摘要:1975 年夏,重庆歌乐山金刚坡,一位老农在附近一处废弃碉堡内刨土时,发现一具戴着手铐的女尸骨。老农报案后,公安、民政、文保三组人同时赶到,现场只挖到半截木牌,依稀辨出 “吴铭” 二字, 那是她被捕时用的假名。
1975 年夏,重庆歌乐山金刚坡,一位老农在附近一处废弃碉堡内刨土时,发现一具戴着手铐的女尸骨。老农报案后,公安、民政、文保三组人同时赶到,现场只挖到半截木牌,依稀辨出 “吴铭” 二字, 那是她被捕时用的假名。
三天后,四川省公安厅法医室给出鉴定结论:女,身高一米六三,年龄三十七岁左右,死亡时间为 1949 年 9 月中下旬,死因系 “绳索勒颈窒息”。
杨汉秀
几乎同一时间,重庆市公安局在档案库翻出 1950 年问话记录:国民党特务张明选供述,杨汉秀,由我亲自押至金刚坡,在车上勒死,就地掩埋。
两条信息一碰头,省厅连夜向北京拍去加急电报:疑找到杨汉秀遗骸。
中央组织部、民政部、红岩革命纪念馆成立的联合专班,26 年来第一次收到 “活证据”,回电只有八个字:“立即复检,确认身份。”
杨汉秀
11 月 27 日,歌乐山烈士陵园小会议室,鉴定组把遗骨平铺在白布上:腕骨处的铁链磨损痕迹与长期佩戴手铐的特征完全吻合,与审讯记录中激烈反抗的描述吻合。
这与 1949 年相关审讯记录中 “杨汉秀被捕后戴铐关押、遇害前曾激烈反抗” 的描述完全吻合;
齿列模型与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集中营幸存者证实的口腔特征吻合;
最后比对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集中营幸存者口述:女囚 “杨大小姐” 右手中指第一节缺失,而掘出的手骨恰恰少了那一截。
铁链、木牌、缺指,三重证据锁死,据红岩革命纪念馆馆藏档案记载,她出身于川军将领家庭,经朱德、王维舟同志介绍入党的女战士、在四川从事统战和情报工作的共产党员杨汉秀。
消息传回北京,老红军李坚真当场落泪:“当年派她回四川,是我送的行,没想到再见只剩骨头。”
1980 年 11 月 25 日,重庆市民政局和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在歌乐山举行迁葬仪式,灵车经过七星岗时,自发站在街边的市民聚集送行,人们想看一看,能让周恩来多次过问 “找到没有” 的女烈士,到底长什么样。
遗像用的是她 1939 年在延安抗大的毕业照:齐耳短发,笑得像山里的杜鹃。
杨汉秀迁葬仪式
很多人第一次听说杨汉秀,是因为 “杨森亲属” 这四个字,但她用一生践行了忠于信仰,背叛富贵的誓言。1912 年 8 月 15 日,她出生在四川广安龙台寺大院,父亲杨懋修是川军将领,家境优渥。
16 岁,她烫着卷发穿洋装,读重庆第二女子师范,国文老师正是《红岩》里 “成岗” 的原型 —— 陈然。
在此期间,共产党员朱挹清成为她的家庭教师,引导她阅读左翼书籍,介绍进步书籍和革命理念。
杨森
1927 年重庆 “三三一” 惨案,军阀刘湘枪杀爱国学生,她虽未亲历,但听闻同学牺牲的惨状后深受震动,回公馆后第一件事是把高跟鞋扔进嘉陵江。
那晚,她在日记里写:“出身豪门不是特权,而是为人民服务的责任。”
1931年后,她偷了家里三千块银元,坐船去上海找共产党,船到汉口就被兄长拦截押回。
家里给她安排门当户对的婚姻,她当众撕了庚帖:“要我嫁,先抬棺材来。”1938 年,八路军在武汉设办事处,她带着丫鬟 “逃婚” 到西安,在七贤庄见到朱德,只说两句话:“我是杨森的亲属,但我要跟家族决裂。”
朱德同志鼓励她以实际行动投身革命,她当场剪掉长发,投身革命事业。1942 年 3 月,她在延安正式入党,介绍人栏里签名:朱德、王维舟。
抗战后期至解放战争时期,她主要在四川从事党的统战和情报工作。1945 年日本投降,中央急需派人回四川开展工作。
杨汉秀主动请缨,因身份特殊需谨慎开展工作,她向组织郑重表态:“若因身份暴露陷入险境,绝不出卖组织与同志”。
1946 年 1 月,她以 “杨森亲属” 身份飞回重庆,公开身份是《新民报》副刊编辑,暗地却带着电台住进曾家岩周公馆,这处承载着红岩精神的革命据点。
三年里,她利用身份优势搜集和传递情报,也曾尝试接触杨森身边人员传递进步思想。
少年时期杨汉秀
1948 年夏,川东秘密组织被破坏,杨汉秀她本可撤回解放区,却坚持把最后一份 “西南军政长官公署作战计划” 发完,而因特务早已对曾家岩周公馆区域实施监控,并通过线人锁定活动轨迹,最终暴露了位置。
1949 年 9 月 2 日深夜,她在枣子岚垭被逮捕,在狱中,敌人对她施以刑讯,又以 “恢复杨家千金身份” 利诱,但她始终坚贞不屈, 坚定地拒绝了利诱。
1949 年 9 月 17 日,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当局下达杀害命令,执行了对亲侄女的杀害。那晚,歌乐山浓雾弥漫,行刑者用绳子勒住她脖子前,据后世传颂她留下最后一句话:“告诉朱德,我守住了我的信仰。”
26 年后,当工作人员把遗骨交给她女儿李继业时,只递过去三件东西:一副锈手铐、一块刻着 “吴铭” 的木牌、从掩埋现场清理出的少量衣物残片。
李继业捧着母亲的骨匣,心情沉重地下山,她说:“妈妈回到四川时带了三箱书,走时只剩三样东西,可这三样比金山银山都重。”
今天,如果你去歌乐山烈士陵园,会在红岩魂广场右侧看到一座没有墓室的衣冠冢,碑面只刻一句:忠于信仰,背叛富贵。
讲解员会告诉你,墓里埋的不是衣冠,而是那副手铐和木牌,真正的遗骨,早已融进巴山夜雨,融进这座城市的灯火。
每当夜幕降临,嘉陵江上的游船拉响汽笛,声音像极了一声杜鹃 —— 那是杨汉秀用生命发出的黎明号角:天快亮了,请守住黎明。
来源:千秋史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