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首饰的生态重塑:“Re-Jewellery” 时尚之美当代首饰邀请展开幕!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7 09:22 1

摘要:“旧”事物被留存在古老的博物馆和藏品册页中,也发生在历史经验沙尘的掩埋之下,而“时尚”却有着和旧事物完全不同的革新力量,要求一再推翻昨日的惯例风格和美学范式,不断对当代生活的日常形式全新赋能。但是,这立足于二元对立逻辑结构上的割裂,却没有意识到时尚和旧俗之间的

策展人王泰迪发言

艺术家代表宁晓莉发言

“旧”事物被留存在古老的博物馆和藏品册页中,也发生在历史经验沙尘的掩埋之下,而“时尚”却有着和旧事物完全不同的革新力量,要求一再推翻昨日的惯例风格和美学范式,不断对当代生活的日常形式全新赋能。但是,这立足于二元对立逻辑结构上的割裂,却没有意识到时尚和旧俗之间的互补与统一关系。本次展览“Re-Jewellery”是对看似旧生命的再造,以“re”/重制、重现和重写的概念,对“时尚之美”以材料可持续、⽂化可持续、⼯艺可持续再造,来展现当代⾸饰设计在环保、⽂化传承和美学创新之间的平衡与融合,通过创新理念的引领实现⽂化传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开幕式现场

轻盈之美,首饰材料的可持续沿用

本次展出的许多作品以一种轻盈姿态拥抱过去贵重的、不可再生的首饰材料,并通过使用可持续和环保材料、优化设计与生产过程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为地球的珍贵资源可持续贡献力量。例如品牌MARSEVEN、艺术家程之璐、戴心茹、刘斌、李楠、张楠楠、孙一平,以3D打印树脂、芬达石、亚克力、花刺、合成材料、80年代的PVC材质等,来成全首饰设计的匠心与灵动,并通过呼吁可持续设计的理念来体现品牌和艺术家对首饰珍贵价值、独一性、历时性和可持续之间的思考。可持续材料的使用并未影响作品的轻盈之美,它们或唤醒了少女和童年对可爱事物的探索及好奇心,或者在更多日常场景赋予了首饰更多的时代感、个性化和佩戴者的新锐性。

⽂化传承,以新眼光激活旧美学范式

时尚不仅意味着在旧品味和美学内涵上推陈出新,也代表着延续亘古不变的对美的普遍追求,让历经锤炼、铸造和手中摩挲的人类物质文明智慧得以传承和再造。本次参展艺术家们不约而同以东方古老器物、材质和文化思考中汲取灵感,展现东方美学在新时代的可持续发展。艺术家陈怡的《竹升》寓意节节高升、段燕俪老师的《颂运》、《梦回云冈》系列重塑珐琅彩,张凡教授的《衍异》激活花丝镶嵌技艺,品牌SOUNDER WANG的《园游会》系列、品牌东长珠宝的《金刚红尘》、《梅兰竹菊》系列、艺术家郑志影的龙首胸针系列和转运珠系列、李琴的《慢设计》系列等,都以个人化的创新眼光和设计将委婉、内敛的美学意境和中国艺术精神在当代持续。艺术家倪献鸥的《共存》系列将不同时期的古青花瓷、古白瓷碎片拼接成新物件,经过重构与粘合拼接成新的生命旅程。在工业与自然的交替重合中,古老的瓷片(china)萌发出新趣味和价值。

⼯艺和理念可持续,新手法令人耳目一新

当代生活内容和新工艺生产方式无疑催生了新的首饰创作手法,创意设计结合了艺术家对生活独特的理解,给佩戴者和欣赏者带来认同感和乐趣。艺术家魏开君博士的《寸金·时轨》作品寄托着“可佩戴的时间哲学”,将“一寸光阴一寸金”凝结为可触摸的永恒命题;艺术家谷明的《送你我的动物园》系列富有独创性地将钧瓷工艺列融于当代生活话语,将几何形态重组而成妙趣横生的小动物,带来纯真快乐的感官体验;艺术家吕中泉将雕塑和可佩戴的面饰融于一体,承载着遮蔽与可视、精神与空间的思辨美学;郑文静《价值的幻像》系列探讨着消费社会下价格与价值之间的二元命题;品牌YVMIN尤目通过提炼海盐和宝石的并列,打造集先锋性和诗意浪漫于一体的独特气质;艺术家刘骁则将戒指、胸针的功能性和视觉形态交错,借以叩问首饰佩戴功能及其视觉固定形态之间的张力。展览为观者提供不同于普通首饰的创新思考的同时,还奉上一场时尚视觉感官上的珍馐馔玉。

展览信息

展览主题:“Re-Jewellery”时尚之美—当代首饰邀请展

展出时间:2025.04.12 - 2025.07.11

开幕时间:2025.04.12(16:00)

学术总监_孙捷

艺术总监_蔡杏芸

策展人_王泰迪

策展助理_包一然、陈颖妍

参展艺术家 (按姓氏拼音排序):陈怡、程之璐、戴心茹 刘斌、段燕俪、谷明、黄晓望、黄一川、纪海燕、李楠、李琴、李志众、刘骁、吕中泉、倪献鸥、宁晓莉、时翀、孙一平、魏开君、许嘉樱、张凡、张楠楠、郑文静、郑志影

参展品牌:东长珠宝、尤目YVMIN、MARSEVEN、SOUNDER WANG

主办:JCC国际当代首饰艺术中心

联合主办:FLYING BLIND、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杭州中心

展览地址:JCC_CENTER·杭州中心

来源:世界时装之苑ELLE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