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事关城市发展活力与社会和谐稳定。作为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近年来滨州市锚定“双型”城市建设目标,以人才引育为抓手,创新实施“百名高端专家、千名硕博士、万名大学生进滨州”工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就业促进体系,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动能。
高校毕业生就业事关城市发展活力与社会和谐稳定。作为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近年来滨州市锚定“双型”城市建设目标,以人才引育为抓手,创新实施“百名高端专家、千名硕博士、万名大学生进滨州”工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就业促进体系,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动能。
实践成效:多措并举稳就业
产业聚才,夯实就业基本盘。滨州以五大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为依托,构建“产业-人才”协同发展格局。魏桥创业、渤海活塞等龙头企业年均吸纳高校毕业生超3000人,带动上下游企业发挥人才“磁吸效应”。以铝产业为例,滨州职业学院机电专业毕业生65%进入本地重点企业工作,薪资水平较传统制造业高出20%。2024年,全市制造业岗位需求占比达42.3%,现代服务业岗位需求增长31.5%,产业结构升级为毕业生提供了广阔舞台。
政策引才,优化就业服务链。创新实施“1+5+N”政策体系,即以《滨州市人才发展促进条例》为核心,配套就业补贴、创业扶持、安居保障等专项政策,推出“青鸟计划”“渤海英才”等特色项目。2024年,滨州累计发放就业补贴近7亿元,惠及毕业生1.8万人;市县两级联动开展“千企万岗·就在滨州”招聘活动269场,提供岗位8.7万个。
服务留才,提升就业获得感。打造全周期就业服务体系:建立“智慧人社”平台,实现岗位智能匹配、政策精准推送,求职周期缩短至17天;建设青年人才公寓2000套,提供3年房租补贴;在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设立“青年创客中心”,累计孵化大学生创业项目142个。2024届高校毕业生张磊坦言:“从职业指导到安居保障,政府部门的全程服务让我安心扎根滨州。”
现实挑战:亟需破解三重矛盾
供需错位:高技能人才缺口亟待填补。当前,滨州人才市场呈现“两难”现象:一方面,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能人才缺口达25%;另一方面,部分传统行业岗位应聘比高达3:1。这种供需矛盾折射出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的严重脱节。据统计,职业院校新能源材料专业招生规模仅占工科类的8%,难以满足行业企业年均30%的人才需求增速。
观念偏差:就业选择与区域发展不匹配。调研显示,滨州85%的毕业生首选济南、青岛等中心城市,县域工业企业岗位空缺率超30%。部分学生仍将制造业岗位视为“流水线劳动”,导致技能人才供给不足。与此同时,2024年,滨州事业单位招考竞争比达38:1,民营企业技术岗却存在20%的空缺,反映出择业观念与市场需求的结构性错位。
能力短板:数字化技能不足制约发展。数字经济岗位要求与毕业生技能存在明显差距:仅28%的求职者掌握Python等编程技能,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新兴领域人才储备不足。某智能制造企业人力资源总监指出:“毕业生理论功底扎实,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仍需加强。”
破题路径:构建四位一体新格局
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教育链对接产业链。一是动态调整专业设置。政行企校共建专业建设委员会,每季度发布《重点产业人才需求白皮书》。试点“专业设置负面清单”,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缩减招生。二是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推广魏桥创业集团与滨州职业学院共建的“校中厂”模式,将企业生产标准融入课程体系,力争2025年实现重点专业校企联合培养全覆盖。
拓宽就业空间,释放县域经济新潜能。一是实施“县域人才振兴计划”。对到乡镇就业的毕业生给予安家补贴,试点建设“大学生就业服务驿站”,提供岗位对接、技能培训等一站式服务。二是挖掘新兴业态潜力。支持毕业生投身农村电商、智慧农业等领域,2024年已培育“乡村振兴合伙人”项目56个,带动就业1200余人。博兴县草柳编电商产业园吸纳毕业生创业团队23个,年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
提升服务效能,打造数字化就业新模式。一是建设“滨州职达”智慧平台。集成AI面试模拟、VR企业探访等功能,实现岗位精准推送。2024年线上招聘会参与企业3670家,直播带岗观看量突破200万人次。二是完善职业发展支持体系。推行“就业导师制”,按1:50比例为毕业生配备企业导师;开展“技能提升百日行动”,2025年前完成1万名毕业生数字技能培训。
强化政策保障,营造安心就业好环境。一是加大补贴支持力度。提高企业吸纳毕业生补贴标准,对招收博士生的企业给予相应研发资助。二是健全权益保障机制。设立“人才权益保障中心”,提供劳动仲裁、法律援助等服务;推行“标准化就业合同”,明确薪资增长、培训晋升等条款。
促进大学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社会的协同发力。滨州市通过产业聚才、政策引才、服务留才组合拳,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就业促进之路,让更多青年学子在这片热土施展才华、成就梦想,为品质滨州建设注入澎湃青春力量!
作者单位:滨州职业学院
来源:掌握滨州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