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遇心梗怎么办?日常如何预防? 心血管病专家:把握“黄金120分钟”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17 09:11 1

摘要:4月份以来,泰安市中心医院已收治26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还有一位27岁的年轻患者。这些患者中,有的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有的长期熬夜,有的长期吸烟。市中心医院心脏血管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张焕轶指出,当前心梗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

4月份以来,泰安市中心医院已收治26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还有一位27岁的年轻患者。这些患者中,有的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有的长期熬夜,有的长期吸烟。市中心医院心脏血管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张焕轶指出,当前心梗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建议注意避免不良生活方式,把握心梗“黄金120分钟”的救治时机,以降低心梗发病风险、改善预后。

胸痛警报:这些症状别忽视

61岁的马先生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多年。4月1日,他胸前闷痛20余分钟缓解后反复发作,出汗不止,急至泰安市中心医院就诊,办理住院过程中突发意识丧失、心脏停跳,经紧急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心梗,通过支架植入等救治,转危为安,现已好转出院。

“心梗就是为心脏供血的‘管道’堵塞,阻断了血液流动,心肌细胞就开始缺血缺氧坏死。”张焕轶形象描述,“典型症状是突发性胸痛,通常表现为胸前区有压迫感、紧缩感或难以描述的憋闷感。不过疼痛的部位不局限于胸部,可能会放射到咽喉部、下颌部、上腹部、肩胛骨后等,并伴随出汗、恶心、疲乏无力等其它症状。”

值得警惕的是,也有不少的患者胸痛表现不典型。“尤其是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他们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的不适或消化不良感,这些不典型的症状往往让患者和家属掉以轻心,从而延误最佳救治时机。”张焕轶说,每年大约有万分之十的人患有心梗,但及时救治的可能只有一半,如果患者有胸部不适的症状,一定要重视起来及时就诊。

救治关键:及时拨打120抓住黄金就救治期

一旦出现胸痛,如何快速救治是关键。张焕轶表示,要牢记两个“120”,一是在出现急性胸痛时,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不提倡“自行处理”或“自行来院”,以免贻误救治时机。二是心梗患者要争取在“黄金120分钟”内得到有效救治,这是接受专业救治的最佳时间窗口,能够显著提高存活率,并降低长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据介绍,心梗胸痛发作时,患者应立即停止所有活动,坐下或躺下休息,以减少心脏负担和心肌耗氧量;确保周围环境安全、空气流通,有利于患者呼吸和情绪稳定;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并有效告知医务人员或家人病情状况与准确地址,以便后续救治;如果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停止,提示可能发生了心脏停跳,应立即就地进行心肺复苏,建议非医学人员只进行单纯的胸外心脏按压即可。

到达医院胸痛中心后,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快速病情检查评估,一旦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会启动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或静脉溶栓治疗。尤其是在发病初期的黄金120分钟内完成PCI治疗,可有效恢复血流,显著提高生存率,减少并发症。

据了解,自2023年成立泰安市心电一张网以来,市中心医院已与80余家基层医疗机构形成远程协作关系,患者在基层医院进行心电图检查后,通过网络远程传输至泰安市中心医院心电诊断中心与胸痛中心,由医院专家出具心电图报告,信息双向共享,这对于急危重症的患者,能够大大缩短诊断时间,提升救治效率。

预防为先:从改变生活方式入手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心血管疾病防控形势严峻。“尤其是快节奏生活和高压工作环境下,有些人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情绪中,也可能诱发心梗等心血管疾病。”张焕轶说,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建议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积极干预高危因素,有效降低心梗的发病风险。

生活中要注意戒烟限酒、营养平衡饮食、适量运动、良好作息、保持理想体重与健康心理。根据最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按照蔬菜—肉类—主食的顺序进餐,多吃蔬菜、水果、奶类、全谷物、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盐少油,控糖限酒。同时做到“吃动平衡”,各年龄段人群都应天天运动,采取适宜的运动方式,减少久坐时间,主动身体活动最好每天6000步以上。

干预高危因素方面,除了维持理想体重外,主要是控制高血压、高血脂与糖尿病。对高血压患者,建议定期检测,保持血压低于130/80mmHg以下;倡导成年人检测化验血脂,保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在理想水平,高脂血症与高危心血管病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早期启动药物(如他汀类药物等)治疗。

记者:李皓若

编辑:陈奕如

审核:王天姿

本文来自【泰安日报-最泰安】,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