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第二季∣ 靳朝晖:聆听空间的“暗处参数”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0 08:39 3

摘要:《聆听——最具影响力创造者的声音》系列访谈第二季,我们通过深度对话记录设计行业的变革轨迹,探寻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与未来方向。2025年,《聆听》继续携手施耐德电气以“小在意大意义(Little Things, Big Impact)”为主题全新启航,聚焦那些微

《聆听——最具影响力创造者的声音》系列访谈第二季,我们通过深度对话记录设计行业的变革轨迹,探寻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与未来方向。2025年,《聆听》继续携手施耐德电气以“小在意大意义(Little Things, Big Impact)”为主题全新启航,聚焦那些微小却能重塑行业的创新力量。

当设计超越视觉的喧嚣,空间中那些看不见的“暗处参数”——光的温度、空气的流速、材质的声息——便开始诉说真正的体验。在她看来,“设计最动人的奖章,是用户说不清、却不愿舍弃的体验”。她以感知为笔,编织空间与情感的共振,让每一次不经意的触碰与呼吸,都成为与空间的深刻对话。

对话

【010期嘉宾】

靳朝晖

北京靳朝晖设计有限公司

董事长/总设计师

01

“暗处参数”

设计中最隐秘的支点

“‘Little Things, Big Impact’中的‘Little’, 从来不是视觉的点缀,而是藏在空间褶皱里、能撬动整体感知的隐性变量。”她如此定义那些常被忽视的细节。“它们是空间的DNA,是品牌的情感签名。”光在晨昏间的角度偏移、空气中浮动的隐约香息、材质的混响尾音——这些“暗处参数”比显性视觉更能左右情绪阈值,在时间的沉淀中悄然生长,最终汇聚成撼动体验的洪流。设计的意义,正是“让每一处细微都成为情感的锚点,盛满那些说不出却忘不掉的重量。”

02

微调的力量

三亚中免的“光影河流”

在三亚中免二期项目中,一个微小的改变引发了连锁反应。当甲方原计划的LOGO投影造成视觉混乱时,靳朝晖提出一个精准的转向:“将投影替换为动态水纹灯,搭配哑光金属与透光板。”步道瞬间化为一条“流动的光影廊道”,行人脚步不由自主地放缓,身影与“波光”叠印成画。这一调整不仅降低了视觉干扰,更意外创造了“情境美学”,触发用户的“自传播效应”,最终提升了人流停驻时长,并带动整体租金水平的增长。事实证明,真正有效的微调,是基于行为路径与感知心理的精准校准,也是空间转化商业价值的关键。

三亚中免二期项目

03

可持续的温度

当环保成为情感经济

可持续设计在靳朝晖手中,从技术指标转化为情感语言。在人民文学出版社“朝花夕拾”项目中,旧家具经修旧如旧处理,“当访客指尖抚过木痕,尘封的记忆被重新唤醒。”回收砖料铺就的不仅是地面,更是“时光的拼图”,在裂痕中藏下再生的故事,同时实现了显著的成本节约与空间的情感加法。在厦门湿地公园,回收渔网化作翩跹鹭鸟,废弃金属经非遗锡雕技艺蜕变为艺术羽翼。她让环保脱离冰冷的计算,成为“情感经济的支点”,重构人与资源之间的信任关系。

人民文学出版社“朝花夕拾”项目

04

看不见的细节

赢得未来的设计奖章

“空间的打磨,从来不是为了惊艳第一眼,而是为了在第十次造访后,依然留有余韵。”靳朝晖尤其钟情那些“看不见却持续发生”的细节。在书店项目中,书架层板下隐藏的“3毫米倾角”,让书籍如被春风托举般微微前倾,极大提升了取阅便利性与整洁度,更实质降低了运营成本。没有标签与提醒,却让用户在长期体验中默默受益。“看得见的细节赢得当下,看不见的细节赢得未来。”这种被使用者无声认可的感受,正是设计最深层的成就感。

图 / 文:ID China

来源:美国室内设计中文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