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研究员Dan Wang,长期研究中国制造业与科技能力,在新书《Breakneck: China’s Quest to Engineer the Future》中指出,中美竞争中,美国犯了地缘政治错误,让律师们在贸易与科技问题上,与中国摊
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研究员Dan Wang,长期研究中国制造业与科技能力,在新书《Breakneck: China’s Quest to Engineer the Future》中指出,中美竞争中,美国犯了地缘政治错误,让律师们在贸易与科技问题上,与中国摊牌。
Dan Wang认为,中国依靠专家与工程师治国,视建设项目与技术领先为解决所有问题的良方。美国政府是律师主导的政府,超过一半总统与参议员有法律背景,行政机构沉迷程序正义,忙于制定规章,最终一事无成。
中美为首的新一轮载人登月竞赛加速展开,近期中国长征十号火箭、揽月月面着陆器等,取得关键试验成功,中国有望在2030年前,抢在美国阿尔忒弥斯计划之前,实现载人登月。
美国航天作家埃里克·伯格,发表最新报道《中国测试捷报频传,或率先击败美国,重返月球》指出,中国如果捷足先登,美国不仅是丢掉一场太空技术对决,更是亲眼见证美国例外论崩塌,从地缘政治版图重绘,到北京共识对华盛顿共识的凌厉反击。
中国问题专家成斌指出,这将颠覆地月空间规则制定权,甚至让中文主导太空交通管理标准。
本期长期主义,选择工程师治国的中国、中国似乎会先于美国重返月球两篇文章,文化纵横、三体引力波发布,六合商业研选精校,分享给大家,Enjoy!
正文:
全文7,097字
预计阅读15分钟
为何律师治国的美国,打不服工程师治国的中国
时间:2025年8月21日
字数:3,673
Dan Wang是长期研究中国制造业与科技能力的分析家与作家,现任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历史实验室研究员Research Fellow。
Dan Wang的写作,以从产业一线出发的观察著称,代表作是新书《Breakneck: China’s Quest to Engineer the Future》,此文A Nation of Lawyers Confronts China’s Engineering State是《Breakneck》节选。
导读
近日数据显示,特朗普4月宣布对等关税政策以来,美国制造业已损失3.7万个工作岗位,招聘人数降至近10年最低水平。
特朗普关税政策,旨在让制造业回流美国,遏制工业强国中国。
美国政府理解中国制造业崛起的关键吗?美国制造业衰落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Dan Wang认为,中国依靠专家与工程师治国,视建设项目与技术领先为解决所有问题的良方。
美国政府是律师主导的政府,超过一半总统与参议员有法律背景,行政机构沉迷程序正义,忙于制定规章,最终一事无成。
Dan Wang指出,中美竞争中,美国犯了地缘政治错误,让律师们在贸易与科技问题上,与中国摊牌。
无论是特朗普、还是拜登,都倾向用法律手段对付中国。美国因过度注重程序、忽视结果,丧失高效执行的能力。
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将中国公司列入黑名单;拜登政府制定《两党基础设施法》与《降低通货膨胀法案》。
中国依靠工程实力与产业创新政策,实现经济转型,改善人民生活,生产全球1/3的制造业产品,日益增加对美竞争的筹码。
Dan Wang警告,若美国继续排斥建设,缺乏自我完善动力,将难以应对中国挑战。
正文
当律师治国的美国,遇上工程师治国的中国
2025年春季,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征收高额关税后,中国凭借日益增强的技术实力,成功迫使特朗普做出让步。
4月2日,特朗普宣布加征关税后不久,中国突然暂停稀土磁铁的出口。
全球汽车制造商顿时陷入恐慌。这些在中国工厂生产、关键金属原料也主要来自中国矿山的磁铁,已成为汽车制造不可或缺的关键部件。
福特汽车,随即暂停芝加哥一家工厂生产。
美国与欧洲的汽车行业团体发出警告,称汽车公司距离停产仅剩几周时间。
据报道,一些公司甚至考虑将部分生产线转移到中国,确保供应。
5月12日,白宫同意降低对华关税。
值得注意的是,此时中国尚未宣布与欧洲、加拿大、日本、或其他盟国达成任何贸易协议。
中国生产全球90%稀土磁铁,这并非中国唯一能对其他国家断供的产品。
凭借数10年产业政策与蓬勃的创业精神,中国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强大的制造业引擎。
中国企业是众多先进药物、电池材料、各类电子元件核心供应商。
智能手机、家用电器、玩具等美国消费者依赖的制成品,生产高度集中在中国。
中国可以轻而易举切断稀土磁铁供应,只要愿意,他们甚至有能力重创美国经济的关键领域。
为何美国在生产能力上与中国差距悬殊,最终陷入如此被动的局面?
不妨这样理解,中国更像工程师治国,将建设项目与技术突破视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美国更像是律师治国,更热衷通过制定规则,而非实际生产来维护财富地位。
历届美国政府习惯运用法律手段应对中国,例如征收关税、设计日益严苛的制裁制度;中国对工程的偏好,致力通过制造更优质的汽车、建设更高效的城市、更大型的发电厂来塑造未来。
工程师治国,塑造专家治国的中国。许多高层领导,拥有工程师背景,近年来,具有航空航天等领域专业背景的官员比例也在上升。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是当今中国的显著特征。
交通为例,1993年,中国建成第一条现代化高速公路之年出生的人,到18岁,2011年达到法定驾驶年龄时,中国公路网总里程,已超过美国州际公路系统。
作为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一环,中国政府主导建设众多大型桥梁、水坝、发电厂,乃至全新的城市。
在政府鼓励制造业发展的政策驱动下,中国企业全力投入生产。
据估算,中国制造业产出,占全球总量的约1/3,涵盖结构钢、集装箱船等众多关键产品。
美国政府,是由律师组成、由律师治理、并为律师服务的政府。超过半数的美国总统,在职业生涯中,曾从事法律工作。现任美国参议员中,拥有法学学位的约占一半。
仅有两位美国总统,具有工程师背景。赫伯特·胡佛,通过采矿业积累巨额财富;吉米·卡特,曾担任海军潜艇轮机工程师。
值得注意的是,两人常被认为缺乏政治敏锐性,总统任期以选举失利告终。
乔·拜登经济政策,充斥律师本能,摒弃看不见的手,通过政府强力干预来调控经济。例如为特定企业提供补贴,或对另一些企业发起反垄断诉讼。
拜登希望通过《两党基础设施法》与《通胀削减法案》标志性法案,推动美国再工业化,政府浓厚的程序主义作风,常常掣肘实际建设进程。
行政机构往往过度沉迷规则制定,以至最终一事无成。在选民再次选择特朗普之前,诸如农村宽带普及、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建设等计划,进展极为缓慢。
特朗普虽非律师出身,他与众多美国富豪一样,深谙利用法律诉讼谋取私利。他的商业生涯与总统任期充斥诉讼,针对商业伙伴、政治对手、新闻媒体,有时甚至针对他自己的律师。
特朗普的执政风格,带有浓厚的诉讼策略色彩,频繁发起指控、恐吓反对者噤声、在舆论场上抹黑对手。
拜登表现为拖延与程序主义,特朗普自然倾向赤裸裸的法律斗争。
这种律师社会模式确有优势,如果没有律师来建立让富人得利的投资环境,不可能打造价值数万亿美元的公司。
美国仍然是全球大多数最有价值公司的所在地,部分原因是律师保护这些公司从知识产权中获利。
富有的公司与个人,能够轻松在法庭上维护自身利益,这很难保证一个社会取得广泛的经济进步。
美国在地缘政治上犯了一个错误,试图依靠法律手段,与中国在贸易与科技领域摊牌。
特朗普在首个任期内,率先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将数十家中国科技企业列入贸易黑清单。
拜登政府进一步强化技术出口管制,精心编织一张覆盖中国芯片制造商、电信企业、所有意图发展AI公司的限制网络。
与此同时,中国领导人更务实,身边围绕科学家与工程师。
中国持续推进的现代化建设,使中国大多数人口的物质利益得到保障。
过去40年来,中国民众生活条件实现巨大飞跃,中国已发展成为能源超级大国。
20年前,中国发电量约为美国一半,如今已翻了一倍。
中国一方面致力降低对石油进口依赖,另一方面引领全球推行全覆盖能源战略,大力发展煤炭、核能、风电、规模惊人的太阳能等多种能源。
中国近期宣布将修建雅鲁藏布江大坝,水泥用量预计将是胡佛大坝60倍,规模之大,甚至让三峡大坝相形见绌。
预计到2025年底,中国市场上销售的汽车中,半数以上将是电动汽车,同样是强力政策推动的结果。
这个工程强国,在工业制造领域同样展现出惊人的效率。
中国生产无人机占据全球大多数的市场份额,中国造船能力据估计是美国200倍。
根据美国总审计局GAO报告,美国海军多型舰艇的交付延误时间长达3年。
2024年12月,时任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直言不讳表示,若美国真与中国发生冲突,弹药库存将迅速见底。
美国已丧失支撑一场大规模战争所需的工业生产能力。美国制造业产出,始终未能超越2008年峰值水平;自那以后,制造业就业岗位更是减少100万个。
美国过度注重程序,忽视结果,逐渐丧失高效执行能力。
2008年,被誉为美国经济引擎的加州,居民投票批准连接旧金山与洛杉矶的高铁项目。
2008年,中国启动京沪高铁建设。这条中国高铁,2011年建成通车,耗资约330亿美元。开通后首个10年间,累计客运量已突破13亿人次。
加州项目获批17年后,加州仅建成一段连接中央谷地两座小城,均远离旧金山与洛杉矶的短距离铁路。、
如今,加州高铁的最新预估成本,已飙升至1,350亿美元。
官方估计,首段线路运营时间,将在2030年~2033年间。
这意味着仅时间误差范围就长达3年,刚好相当于当年中国建成整条京沪高铁所用的总时间。
即便是规模小得多的项目,如公共卫生间、公交站遮阳棚等,往往以失败告终。要么尴尬延期,要么严重超支。
如今的美国人,仿佛生活在工业文明的废墟之中,残旧的基础设施,既缺乏维护,更鲜有更新扩建。结果便是,人们普遍深陷于一种诸事不顺的挫败感中。
美国并非一直如此,曾拥有强大的工程实力,建造了漫长的铁路、壮观的桥梁、美丽的城市、惊人的战争武器、登月火箭。
19世纪,美国人口激增,经济增长迅猛,政治精英们一致认为,广袤的土地需要修建运河、铁路与高速公路。
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美国建设热潮逐渐消退。
转折点何在?美国公众开始抗议环境污染、高速公路拥堵、行业监管机构与大企业的利益勾连。
与此同时,法律界悄然生变。
20世纪60年代之前,顶尖律师多投身政府,推动罗斯福新政等项目。
此后,法学院中的理想主义青年,追随拉尔夫·纳德Ralph Nader脚步,致力监督与挑战政府的权力滥用。
起诉混蛋,成为那个时代的口号,激励着环保人士、其他活动家将政府机构告上法庭。
在那个时代,正义的冲动,使许多美国人瞧不上体力劳动,这剥夺社会自我完善的能力。
美国最聪明的工程师,没有扩建新的地铁系统、建造核电站或稀土加工设施,没有设计新的输电线路,而是被华尔街与硅谷吸引,在那里,他们可以享受更多乐趣,赚更多的钱。
美国发展速度开始落后中国,美国仍具备自己优势,美国比欧洲更具活力,可以从自身历史中找到未来的道路。
在遍布全国的庞大工业工厂中,还能看到工程之国的遗迹。
美国人可以利用这些遗产,为国家下一轮转型做好准备。
美国需要工程师文化,来建造房屋、公共交通、脱碳所需的能源系统。
如果美国拒斥建设,将受制善于建设的国家。
中国似乎会先于美国重返月球
时间:2025年8月19日
字数:3,424
中美为首的新一轮载人登月竞赛,正以扣人心弦的节奏加速展开。
最近,中国长征十号火箭引擎测试轰鸣,宣告距2030年前载人登陆月球南极更近一步;美国阿尔忒弥斯计划,因SpaceX星舰接连挫败,步履维艰。
美国航天作家埃里克·伯格发表最新报道《中国测试捷报频传,或率先击败美国,重返月球》,如手术刀般精准剖析,中国如果捷足先登,美国不仅是丢掉一场太空技术对决,更是亲眼见证美国例外论崩塌,从地缘政治版图重绘,到北京共识对华盛顿共识的凌厉反击。
中国问题专家成斌,一针见血指出,这将颠覆地月空间规则制定权,甚至让中文主导太空交通管理标准。
After recent tests, China appears likely to beat the United States back to the Moon
中国测试捷报频传,或率先击败美国重返月球
作者:埃里克·伯格Eric Berger
时间:2025年8月19日
一位专家解释这对美国将是巨大灾难
落后局面
中国长征十号火箭,2025年8月15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进行首次静态点火测试
图片来源:VCG via Getty Images
最近几周,中国神秘的航天计划报告了一些重大里程碑,这些进展,旨在实现2030年前将宇航员送上月球表面的目标。
8月6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成功测试重达26吨的揽月月面着陆器的高保真模型。这次测试在北京郊外进行,使用巨型缆绳模拟月球重力,着陆器点燃主发动机与精细控制推进器,在一个布满陨石坑的表面上着陆,并从中起飞。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在官方声明中表示,此次试验是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器地外天体着陆起飞试验,试验工况多、试验周期长、技术难度高,是中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研制工作的一个关键节点。
作为声明的一部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重申计划在2030年之前,将航天员送上月球。
8月15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及国有火箭开发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成功进行长征十号火箭芯级30秒点火测试,该芯级配备7台YF-100K发动机,使用煤油与液氧作为燃料。
长征十号火箭的主要变体,将结合3个这样的芯级,能将约70吨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
这些成功试验,是在2025年6月对新型梦舟Mengzhou载人飞船发射逃逸系统测试之后进行,该飞船一个版本梦舟Y载人飞船计划用于月球任务。
2030年目标稳步推进
中国航天计划在月球计划的三大主要元素上,都取得可观的进展,用于发射载人飞船的巨型火箭,可将人类送入月球轨道;加上将宇航员送至月球表面,并返回的着陆器。这些工作表明,中国正朝着在本10年结束前登月的轨道前进。
对美国及其太空盟友,有理由对此不以为然。
首先,美国宇航局NASA,早在近60年前,通过阿波罗计划,实现人类登月。已经去过,做过。
中国登月计划的初始阶段,看起来是阿波罗衍生品,特别是月球着陆器惊人相似。
NASA可以理直气壮强调自己阿尔忒弥斯计划Artemis Program,并说正在吸取阿波罗教训,该计划被取消是不可持续。
通过新一代月球着陆器,NASA旨在开发太空燃料存储与补给技术,实现更低成本、可重复使用的月球任务,将更多质量带到月球并返回。
这最终会刺激发展月球经济,并启用强大的政府-商业合作模式。
中国揽月月面着陆器,在2025年8月初进行测试
图片来源:CCTV
SpaceX星舰最近接连受挫,这是NASA合同下两款月球着陆器之一,另一款是蓝色起源Blue Origin的Mark 2着陆器,表明这些新技术,还需要几年,才能准备就绪。
现在很可能中国会在本10年,击败NASA,重返月球,并在新一轮太空竞赛初始阶段获胜。
为更全面看待这个问题,我们联系了成斌Dean Cheng,他是中国、太空政策、新一轮太空竞争地缘政治影响方面最受尊重的分析师之一,曾任美国传统基金会亚洲研究中心中国国防、外交政策高级研究员。
他未参与2025项目,原文作者注脚,是为了澄清专家成斌的政治中立性,避免读者产生误会。
现在,用他自己的话说有点退休了,成斌目前是乔治·华盛顿大学太空政策研究所的非驻会研究员。
2025项目Project 2025,是由美国保守派智库传统基金会在2023年推出的庞大政策蓝图,全称为《2025年领导力任务Mandate for Leadership 2025》,厚达900多页,旨在为特朗普第二任期提供路线图,它提出重组联邦政府、扩大总统权力、推进极端保守的社会议程,比如削减环保法规、限制移民、强化基督教价值观在教育中的影响,甚至包括废除某些联邦机构。
这份计划备受争议,被批评者视为对民主的威胁,支持者视之为重振美国的保守愿景。
成斌曾在传统基金会工作13年,专注中国国防与外交政策,文章特意强调他与这个项目无关,很可能是在2025年特朗普重掌白宫后,该项目已成为热点话题,原文作者想突出成斌的分析是基于专业见解,而非政治阵营的宣传,增强报道的客观性与可信度。
简而言之,这是个小小的防火墙,让读者聚焦太空地缘博弈,而非党派纠葛。
这对西方的影响
埃里克·伯格:揽月月面着陆器的演示有多重要,这是否表明中国航天计划仍有望在2030年或之前,将人类送上月球?
成斌:揽月月面着陆器很重要,它是中国人通常采用的爬行-行走-奔跑方法的一部分,用于重大太空与其他科学项目。
中国航天计划,可以从他人经验中受益,NASA的许多信息是公开的,他们仍需自己建造与操作航天器。
测试揽月月面着陆器,无论成功与否,都是这一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请注意,中国人本周还成功进行长征十号火箭的静态点火测试,这是他们月球卫星发射载具。
这与揽月月面着陆器一起表明,中国月球计划正在推进。
长征十号比揽月月面着陆器更重要,这是一款新型发射载具,尤其是在长征五号出现问题、长征九号LM-9,可能相当于美国土星五号被取消之后。
埃里克·伯格:中国在NASA阿尔忒弥斯计划重返月球之前,登月的可能性有多大?
成斌:按照目前速度,可惜,似乎很有可能中国人会在NASA重返月球之前登月。
埃里克·伯格:如果中国领先美国重返月球,地缘政治影响将如何?
成斌:中国人击败美国载人登月,美国是重返月球,地缘政治影响将是巨大的。
埃里克·伯格:为什么?
成斌:意味着美国例外论的终结。
1969年后时代的一个标志是,只有美国能够将人类送上月球或任何其他天体。这注定会结束,美国人不断重复的,我们把人送上月球,我们能做任何事,肯定不再会引起共鸣。
这意味着中国能做大事,美国不能,美国甚至无法复制50多年前的项目。
美国时代逝去的视觉效果将显而易见,反过来绝对会影响其他国家对谁在更广泛的技术与意识形态竞争中获胜/失败的认知。
几年前,有关北京共识作为华盛顿共识替代品的讨论。
华盛顿共识,认为前进的道路是民主、多元主义与资本主义。
北京共识,认为只需经济现代化。如果北京能做大事,美国不能,这种意识形态元素将被强化。
地月空间的语言将是什么,中国人不仅旨在登月。他们的着陆点选择,最可能是南极,表明有意建立长期设施与存在。
如果中国定期派遣月球任务,不仅是第一次,它就有权主张中文应该是地月空间交通管理的语言,如果不是唯一的语言。
更重要的是,中国将在地月活动的技术标准、数据标准等方面拥有巨大话语权。
中国已经表示将部署月球定位、导航与定时PNT网络,并可能部署通信系统,鉴于北斗系统的双重能力。
埃里克·伯格:长远看,美国、还是中国更有优势,即美国国防开支、可重复使用太空架构 vs 中国计划,来主导21世纪中叶前的地月空间?
成斌:理论上,美国拥有大多数优势,美国有更大经济、更丰富太空经验、现有可重复使用太空发射工业能力等。
美国没有程序稳定性,无法长期一致追求同一目标。
在特朗普第一任期,美国表示将在2024年前将人类送上月球,现在已经是2025年中期。
特朗普第二任期,似乎又在从重返月球、到去火星之间剧烈摇摆。
科学与工程进步,在这种剧烈波动与不稳定性面前,无法良好发展。
中国人计划是稳定的、系统的。
他们在几十年内追求既定目标,如载人航天、空间站,具有持久性与程序稳定性,包括预算与目标方面。
我预计中国人将在2030年前,将中国人送上月球,随后建立额外的载人与无人设施。
这将得到完善的月球PNT/通信基础设施支持。
美国几乎肯定会在未来几年内,将人类送上月球进行着陆,然后会如何?月球门户Lunar Gateway会成为现实吗?
当中国人一次又一次去月球时,美国将去多少次?
埃里克·伯格:你对特朗普政府有何建议,以更好与中国竞争,不仅登月,还要在那里占据主导地位?
成斌:特朗普政府需要对某个目标做出程序承诺,无论月球、还是火星,它需要动员国会与公众支持该目标。
它需要为该目标提供资金,同样重要的是,需要高层承诺与监督,如第一届特朗普政府的副总统与国家太空委员会。
目前,几乎没有明显的太空方向与优先事项。
这种缺乏方向,会影响行业,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企业家,支持任何新兴努力的可能性。
如果总统想更多依赖创业型企业,这是合理做法,他仍需提供指示。
有助于提供激励,例如安萨里X奖Ansari X-prize的后续,这确实导致创新的绽放。
请务必阅读免责声明与风险提示
来源:六合商业研选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