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明确!中小学100%开设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17 08:21 1

摘要:4月16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提出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全要素全过程。此前一天,《南京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行动计划(2025—2027年)》发布,其中明确,南京市中小学将100%开设人工智能课程。

4月16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提出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全要素全过程。此前一天,《南京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行动计划(2025—2027年)》发布,其中明确, 南京市中小学将100%开设人工智能课程。

什么是人工智能课程?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如何落地生根?

当AI走进课堂,中小学教师如何与人工智能同行?培养孩子的新方向在哪里?

AI 浪潮汹涌,教育创新如何“驭浪前行”?

南京市电化教育馆马睿老师接受江苏新闻广播《新闻晚高峰》独家专访,在线解答。

我们让每个孩子都去接触AI,但学习的形式有点像搭积木,会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兴趣进行分层, 既有必修课程,也有自选动作,不会增加孩子和家长的负担。同时鼓励不同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设计特色课程。

人工智能进课堂,是按需融入。以语数外三个主学科为例,如语文学科,可以用AI生成增加一些作文素材,老师还可以通过人工智能让古诗变得具象化,可以是一幅图,一首歌。传统的课程关注孩子积累背诵和记忆,古诗和孩子生活经验比较遥远,而通过人工智能,把文字变成图像,也可以把古诗唱出来,甚至创设智能体李白与孩子们面对面。

数学方面,可以使用智能作业平台,根据错题自动生成变式的练习题,这样可以为学生减少百分之三十的作业时间,老师的备课效率也能提升百分之四十。

英语学科现在流行AI口语助手,支持实时对话纠错,让学生通过场景训练,极大地提高口语水平。

总而言之,让AI做擅长的事。

为了给人工智能教育发展勾勒出宏伟蓝图,南京市区校三级从硬件、软件、师资三个方面进行投入。

2022年底,南京启动了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工作,目前已有52所相关实验学校,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实践活动等方面进行了探索。2024年,南京市教育局投入2300万元为全市625所中小学配置标准化实验仪器,覆盖了编程、无人机,智慧物流等发展场景,南京因此成为全国首个人工智能教育实验仪器全域配置到位的城市。今年,南京将建设中小学人工智能实验室、推进教育装备数智化转型等两大项目,为人工智能教育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这里所说的实验室,理解更加宽泛,既有体验也有应用,还有对课程更深入地理解。这个实验室并不一定是一间教室,而是可以将学校作为整体来运用,根据需求灵活协调。比如朝天宫小学就利用AI、VR的技术,做成了一个元宇宙空间,打造了一个虚拟小学。

师资方面,近两年投入近千万元,做好十万名教师的通识培训,一万名骨干教师的专项培训,以及确保每个学校有1—2名的专业AI教师。

当前,人工智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我们的社会,深刻改变着包括教育在内的方方面面。

对孩子说:你将从原有的知识接受者,变成创新的设计者,AI会让你的学习方式更加主动,未来的学习也不再是单纯的背公式,而是利用编程模拟试验的数据,自己来分析其中的规律;在劳动课上,你可以制作校园的环境监测仪,真正解决实际的问题。你的思维将更加立体,在渐进性培养中,形成自己的批判性思维。

对家长说:不要因为孩子过多地接触AI而焦虑,你需要做的是转变观念,并做好陪伴。你应该让孩子知道,与AI在一起,并不是要变成一名程序员,而是培养技术思维,学会如何分析问题、逻辑推理,尤其是具备数字素养,让孩子能够辨别信息的真伪。

对老师说:你需要更加聚焦人的本质,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引导上,不再是单一的课堂引导者,而是知识体系的辨别者。未来三年,你的知识面要从单一学科到多学科、跨学科,去领会多层次的知识。

接下来,南京市教育局将根据行动计划制定详细的年度工作计划,扎实推进八大行动,为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贡献“南京智慧”与“南京方案”,推动南京教育高质量发展。

江苏新闻广播《新闻晚高峰》节目组

编辑:小鱼儿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