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们的传统认知中,血液中胆固醇升高,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直接因素——多余的脂质在受损的血管内膜下方沉积,引发免疫细胞吞噬,最终形成氧化脂质的泡沫并逐渐融合,最终形成带有脂质核心的动脉硬化斑块。
在我们的传统认知中,血液中胆固醇升高,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直接因素——多余的脂质在受损的血管内膜下方沉积,引发免疫细胞吞噬,最终形成氧化脂质的泡沫并逐渐融合,最终形成带有脂质核心的动脉硬化斑块。
除了高血脂之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问题,同样也是加速动脉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是我们控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靶点,但新的医学研究发现,除了这些传统风险因素之外,高同型半胱氨酸也是一种能够独立导致动脉硬化进展的危险因素。
一项近日发表在Acta Biomaterialia 上的新研究中,研究者使用家兔作为模型,研究了高同型半胱氨酸对于动脉血管造成的重大影响。在研究中,研究者对实验动物模型喂食标准饮食,高胆固醇饮食,缺乏维生素和胆碱的饮食以及注射高同型半胱氨酸等方式,将实验动物分为6个实验组。
研究发现,与标准饮食相比,被喂食缺乏维生素和胆碱饮食的兔子,其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发生了翻倍,而喂食缺乏维生素胆碱饮食加注射同型半胱氨酸的实验动物,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了3.5倍。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体内营养不均衡,缺乏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B6,甜菜碱等重要营养,的确与同型半胱氨酸的升高息息相关。
研究者通过对实验动物腹部主动脉的组织学观察和力学研究测试,发现高胆固醇饮食和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的饮食,都导致了实验动物的主动脉粥样硬化,而更让人震惊的一个现象是,在胆固醇不升高的实验动物中,单纯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也导致了实验动物主动脉弹性的显著下降。
对于喂食升高同型半胱氨酸饮食(缺乏维生素和胆碱)加注射同型半胱氨酸的实验动物,其血液中更高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也导致了更强烈的应激反应和更显著的主动脉血管硬化。
这些研究结果都表明,同型半胱氨酸升高,是独立于高血脂之外的,可导致动脉硬化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简单来说就是,即使没有高血脂,仅仅是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也会导致和加速动脉硬化,进而带来更大的心脑血管风险。
对于同型半胱氨酸,很多朋友都知道它是一种人体内氨基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当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受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就会升高,此前的相关研究发现,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H型高血压)的人群,发生脑卒中的风险会显著升高,而此次发布的新研究则表明,同型半胱氨酸对动脉血管造成的风险和影响,还远不止如此。
一般说来,同型半胱氨酸的正常值为<15μmol/L,而对于本身就有高血压等心血管风险因素的人群来说,这个值超过10μmol/L就应该积极引起重视了。对于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人群,应该如何想办法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而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呢?
想要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我们还是要从它的代谢途径入手,之所以这个指标会升高,多数情况下都是因为其代谢过程出现了阻滞,想办法减少相关导致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风险因素,我们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
之所以把叶酸和甜菜碱放在一起,是因为这两个营养都是同型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重要的甲基供体,在同型半胱氨酸进一步转化为半胱氨酸和蛋氨酸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体所需的叶酸补充剂量通常为每天0.8mg,日常饮食中的新鲜果蔬,特别是绿叶菜中,动物肝脏等食材中,都富含叶酸,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服用补充剂来补充叶酸水平。
甜菜碱大家可能都不太熟悉,我们日常饮食中其实也是可以摄取到的,甜菜汁,全谷物和胚芽米,菠菜,甘蓝等蔬菜,贝类海鲜中都含有这种物质,补充剂一般甜菜碱盐的形式,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补充剂量为每天500到2000mg,具体补充剂量可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为减少胃肠不适副作用,可随餐服用补充剂。
维生素B12,维生素B6,都是同型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的重要辅酶,缺乏这些营养素,同样也会影响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过程,导致同型半胱氨酸的升高。
维生素B6也在多种食材中都富含,中老年人每日摄入量男性推荐为1.7mg,女性为1.5mg,在鸡肉鱼肉等白肉中,全谷物和坚果中,香蕉,土豆,菠菜,胡萝卜等水果蔬菜中,豆类食品中,都富含维生素B6,如果通过膳食补充仍然缺乏的朋友,可以考虑使用补充剂来进行合理补充。
维生素B12是一种需求量不高,但也容易缺乏的维生素,长期服用二甲双胍,消化吸收功能差,长期酗酒,都可能会导致维生素B12的缺乏,在牛羊肉,深海鱼肉,奶制品,贝类海鲜中,都含有维生素B12,同时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使用补剂。
叶酸在同型半胱氨酸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发挥作用的是叶酸在人体内代谢的活性产物5-甲基四氢叶酸,这个代谢过程受阻,有可能是缺乏叶酸还可能是叶酸代谢的酶的活性不足所导致,研究结果显示,5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的基因分析分为CC型,CT型和TT型三类,其中CC型酶活性最高,而TT型活性最低。
因此,如果是TT基因型或CT基因型,即使补充了足量的叶酸,叶酸却不能被有效转化为活性叶酸,同样也无法在同型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发挥作用,对于这类基因分型的人群来说,要么需要补充更大剂量的叶酸,还有一种更好的办法是选择活性叶酸的补充剂来进行合理补充,同时还要注意维生素B2的合理补充,也能够起到提升四氢叶酸还原酶活性的重要作用。
虽然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高低,受生活方式的影响较小,但相关研究也能发现,高脂饮食,久坐不动等因素,也会导致同型半胱氨酸的进一步升高。
因此,想要全面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全面补充各类营养素的同时,也需要我们注意保持低脂低糖饮食,加强运动锻炼,提升身体的代谢能力,这样做不但有助于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还能够对心血管健康带来全面获益,值得我们长期坚持。
希望这4个建议对于有相关问题的朋友调理改善高同型半胱氨酸问题能够有所帮助,也欢迎大家积极转发分享,让更多人看到更靠谱的健康科普知识。#同型半胱氨酸 #叶酸 #心血管健康 #动脉硬化
参考文献:
Homocysteine leads to aortic stiffening in a rabbit model of atherosclerosis, Acta Biomaterialia, Volume 201, 2025, Pages 412-428.
声明:本文内容为健康科普,不可作为用药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来源:李药师谈健康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