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副校长在全体班主任会上的讲话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0 08:10 1

摘要:今天把大家聚在这里,不是开一场 “任务部署会”,而是想和大家坐下来,聊聊咱们每天都在面对的 “琐碎”—— 那些早自习的叮嘱、课间的谈心、深夜的家长消息,还有藏在这些琐碎里的 “教育真心”。看着在座的面孔,有刚踏上讲台、眼里满是冲劲的年轻老师,也有陪着学校走过多

《以爱唤醒生命本真,以坚守托举学生未来》

--德育副校长在全体班主任会上的讲话

各位班主任同仁:

大家好!

今天把大家聚在这里,不是开一场 “任务部署会”,而是想和大家坐下来,聊聊咱们每天都在面对的 “琐碎”—— 那些早自习的叮嘱、课间的谈心、深夜的家长消息,还有藏在这些琐碎里的 “教育真心”。看着在座的面孔,有刚踏上讲台、眼里满是冲劲的年轻老师,也有陪着学校走过多年、把经验酿成温暖的老同事,我总觉得特别踏实:有你们在,学生的成长就多了一份靠谱的托底。

班主任这个称呼,听着普通,实则重千钧。你们是课堂之外的 “引路人”,是学生委屈时的 “避风港”,更是家长把孩子送来时,心里那份 “放心” 的来源。今天想和大家聊的,都是咱们工作里最实在的事,也都是关于 “如何把这份‘放心’,变成学生成长的‘底气’”。

一、看清教育的 “变” 与 “不变”,做懂时代的教育者

现在常说 “教育在变”,到底变在哪?不是课本多了几页新内容,而是 “培养什么样的人” 这个核心目标,正在悄悄转舵。

以前我们常说 “知识改变命运”,现在更要认清楚:能力决定未来。不是知识不重要,而是单纯靠背书、刷题的 “应试能力”,已经跟不上这个时代了。前阵子我看到一份职场调研,HR 筛选简历时,“成绩单” 早就不是首要标准 —— 他们更在意 “这个孩子能不能和同事配合完成项目”“遇到问题会不会主动想办法”“有没有勇气尝试新的工作方式”。这说明什么?社会要的不是 “会考试的机器”,而是 “能扛事、会思考、有温度的人”。

所以咱们的班主任工作,绝不能困在 “管纪律、催作业、找家长” 这三件事里。要学会 “跳出来” 看学生:所谓 “高维度”,是看到学生现在的错题时,更要想 “这个错题背后,是他没掌握方法,还是没养成细心的习惯,这对他以后做事有什么影响”;所谓 “全景式”,是关注他的数学分数时,也关注他会不会主动帮同学捡文具,会不会在班会里说出自己的想法 —— 这些 “软实力”,才是他未来立足社会的 “硬支撑”。

教育从来不是 “逆水行舟”,而是 “顺势而为”。咱们看懂了这个 “势”,才能让学生走得更稳、更远。

二、走进学生心里:好的师生关系,是 “看见” 与 “尊重”

常有人问我:“什么样的班主任才算好班主任?” 我的答案一直没变:能让学生愿意主动说 “老师,我想跟你聊聊” 的,就是好班主任。

怎么才能让学生愿意开口?关键在 “真心”—— 不是把 “把学生当自己孩子” 挂在嘴边,而是落到具体的小事里:是学生迟到时,先问 “是不是早上没赶上公交,饿不饿,我这有面包”,而不是先劈头盖脸批评;是学生考试失利时,先拍他的肩膀说 “我知道你这段时间每天都在刷题,肯定不好受”,而不是说 “你怎么又没考好”。

有位名师说过 “假如我是孩子”,这五个字值得我们每天琢磨。如果我们是学生,被老师当众点名批评 “你怎么总是走神”,会不会觉得脸上发烫?被老师动不动就叫家长,会不会觉得 “老师根本不想听我解释”?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 “管理手段”,其实是在一点点推开学生。

真正的教育,是 “润物细无声” 的。表扬要 “走心”,不是泛泛地说 “你真棒”,而是具体到 “你今天主动帮同桌补笔记,还把难点标得特别清楚,这份细心特别难得”;批评要 “有温度”,不是盯着 “你错了”,而是盯着 “怎么改”—— 比如学生上课说话,与其说 “你再说话就出去”,不如笑着说 “你刚才和同桌聊的话题,是不是比课本还有意思?要不站起来跟大家分享分享,咱们一起聊聊?” 幽默不是 “开玩笑”,是用学生能接受的方式,点出问题,又不伤害他的自尊。

有人说 “现在的学生不好管”,其实不是学生难管,是我们的 “方法没跟上”。现在的孩子见多识广,你敷衍他,他一眼就能看出来;你真心待他,他也会掏心掏肺。就像照镜子,你用善意看他,他就会用善意回应你 —— 这就是师生关系里最朴素的 “真诚法则”。

三、家校协作:不是 “捆绑”,而是 “并肩”

家校关系,是班主任工作里绕不开的 “课题”。很多老师觉得 “和家长沟通累”,其实问题不在 “沟通多”,而在 “没找对方向”—— 沟通要讲 “技巧”,更要守 “边界”。

什么是 “有技巧” 的沟通?核心是 “目标明确”。不是想起什么说什么,而是沟通前先想清楚:“我今天找家长,是想让他知道孩子最近的进步,还是想请他配合监督孩子的作息,还是要解决孩子情绪低落的问题?” 比如你想让家长配合阅读,就别说 “您多让孩子看书”,而是说 “孩子最近对科幻故事特别感兴趣,您晚上可以和他一起读 15 分钟《三体》的片段,读完聊聊天,他肯定会更有兴趣”—— 目标具体了,家长才知道 “该做什么”,沟通才有效。

什么是 “有边界” 的协作?就是要分清 “老师该做的” 和 “家长该做的”。不能把所有事都揽在自己身上:比如家庭作业的批改,是家长的责任,老师不用每天帮家长检查;但学生在学校的情绪变化,是老师的责任,要及时和家长沟通。守住边界,不是 “推活”,而是让大家都 “不越位、不缺位”—— 你不用因为 “没帮家长改作业” 而焦虑,家长也不用因为 “没管好学生在学校的纪律” 而不安,这样才能形成 “1+1>2” 的合力。

四、守好自己的 “能量”:先照顾好自己,才能温暖学生

各位老师,咱们每天围着学生转、围着家长转,很容易把自己 “熬成陀螺”—— 我见过有的老师凌晨 1 点还在回家长的消息,有的老师因为学生一次调皮就失眠到天亮,还有的老师把 “学生没进步” 当成自己的 “失败”,越逼自己越累。但大家要记得:一个连自己都 “亏电” 的班主任,很难长久地给学生 “充电”。

怎么守住自己的 “能量”?首先要学会 “给工作划一条‘停损线’”。比如晚上 10 点后,除了 “学生安全” 这种紧急情况,家长的消息可以第二天上班再回 —— 这不是 “不负责任”,是为了让自己有时间 “回血”;每周留半天 “专属时间”,不用想学生、不用想工作,哪怕只是在家煮碗面、看半集剧,也是对自己的 “善待”。

咱们学校的李老师,有个特别好的习惯:每天下班前,她会拿个小本子写三句话,还要画个小符号:“今天最欣慰的事(画太阳)—— 小浩主动帮同学搬书了”“明天可以改进的事(画星星)—— 班会可以多留 5 分钟让学生发言”“提醒自己别焦虑的事(画月亮)—— 每个学生进步的节奏不一样”。她坚持了两年,说现在很少因为学生的事 “内耗”,反而能更清醒地找解决办法。

其次要接受 “不完美”。咱们总希望 “每个学生都听话、每个家长都配合”,但现实里总有偏差:有的学生这次进步了,下次又退回去;有的家长可能暂时不理解咱们的工作。这时候别跟自己 “较劲”—— 就像种地,不能指望每颗种子同时发芽,教育也是 “慢功夫”。

去年初三的张老师班里,有个学生三次顶撞老师,张老师没急着批评,而是找他聊 “你最喜欢的篮球明星是谁”。聊着聊着才知道,孩子是因为父母吵架,心里憋得慌才故意 “找茬”。后来张老师帮他疏导情绪,还让他组织班级篮球赛,那个学生不仅不顶撞老师了,还成了班级的 “凝聚力担当”。你看,允许事情 “慢一点”,反而能看到不一样的结果。

五、点亮学生的 “微光”:教育的本质,是 “看见” 每个孩子

之前咱们说要 “全景式” 看学生,其实 “全景” 不在 “考多少分、拿多少奖” 里,而在那些不起眼的 “小细节” 里:有的学生成绩平平,但每天都会把教室的窗台擦干净;有的学生上课不爱发言,却能写出 “夕阳像给云朵裹了层糖” 这样细腻的句子;有的学生看似调皮,却在运动会上跑最后一名,还坚持冲过终点 —— 这些都是学生心里的 “微光”,咱们要做的,就是 “看见” 这些光,再帮它 “亮一点”。

咱们年级的王老师,有个 “成长闪光点本”,每个学生名字下面,记的都不是分数,而是这样的小事:“3 月 12 日,小宇主动帮值日生倒垃圾,还把垃圾桶擦干净了”“5 月 8 日,萌萌给生病的同学补笔记,还画了可爱的插图”“6 月 15 日,小杰虽然没参加运动会,但给每个运动员都递了水”。每次开班会,她都会念几条,很多学生说:“没想到老师连这点小事都记得。” 就是这份 “记得”,让很多原本自卑的学生,慢慢抬起了头。

真正的教育,不就是让每个学生都知道 “我值得被看见” 吗?

还有一次,我路过教学楼,看到李老师蹲在地上,跟一个哭着的学生说话。后来才知道,那个学生因为没考好,怕家长说他 “没用”。李老师没说 “下次加油”,而是说:“我知道你这次复习到半夜,没考好肯定比谁都难受。咱们一起看看卷子,哪些是‘不小心错的’,哪些是‘还没学会的’,下次咱们把‘不会的’变成‘会的’,好不好?” 你看,比起空洞的鼓励,这种 “接住学生的情绪”,才是更实在的爱。

六、以爱为帆:教育不是 “管教”,是 “唤醒”

今天一开始,我提到 “真正的爱会激发人的兽性”,可能有的老师会疑惑:“兽性” 不是个贬义词吗?其实我想说的 “兽性”,是生命本真的力量—— 是学生面对难题时,咬着牙再试一次的 “倔强”;是看到班级需要时,愿意牺牲自己时间的 “热忱”;是面对未知时,敢说 “我想试试” 的 “勇气”;也是咱们班主任在疲惫时,依然愿意蹲下来听学生说话的 “耐心”;在不被理解时,依然坚持 “为学生好” 的 “执着”。

教育从来不是 “把学生管得服服帖帖”,而是 “唤醒” 他们心里的力量。咱们就像学生成长路上的 “点灯人”:既要给他们照亮前行的路,也要允许他们偶尔停下来,看看路边的花;既要教他们 “规则和责任”,也要保护他们 “眼里的光和心里的热”。

在座的各位,有的年轻老师带着 “想把所有知识都教给学生” 的冲劲,有的老教师带着 “知道怎么陪学生慢慢走” 的沉淀,但不管教龄多久,咱们的使命是一样的 —— 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校里感受到 “被爱”,都能在咱们的陪伴下,长成 “有能力扛事、有温度待人、有担当做事” 的人。

最后想跟大家说:咱们不用总把 “辛苦” 挂在嘴边,因为咱们做的是 “值得” 的事。可能现在觉得 “累”,觉得 “没人懂”,但多年后,当有学生回来跟你说 “老师,当年你跟我说的那句话,我一直记到现在”,你就会知道,所有的付出都有意义。

希望咱们一起,以爱为帆,以责任为桨,把班主任这份 “琐碎又伟大” 的工作,做成一份有温度、有力量的事业!谢谢大家!

《德育副校长(德育主任)讲话材料汇编》(2025版)需要的朋友私信!!

(一)全体教师会议

01.《明职、暖情、实做、优育》

02.《立德树人固根本,凝心聚力谱新篇》

03.《把心放进教育,把爱融进细节》

04.《德为根,安为本,心为灯,家为桥》

05.《以德育为基,以安全为盾,共筑育人新征程》

06.《三心共育时代少年,播种品德之光照亮未来》

07.《凝心守德育初心,聚力走师生成长路》

08.《拨开德育迷雾,点亮成长心灯》

09.《破解“3+1”德育密码》

10.《三维聚力强根基,四措并举育新人》

11.《三维聚力育新人,德育铸魂筑根基》

12.《凝心聚力抓德育,携手共筑成长路》

13.《用 “三心” 赋能,点亮学生品德之光》

14.《德育需要奉献》

15.《九句箴言,照亮德育之路》

(二)班主任会议

01.《AI助力班级管理》

02.《铸魂育人,扬帆起航》

03.《揭秘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秘籍》

04.《七个抓,助力轻松打造和谐班级》

05.《筑牢班级管理基石,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06.《聚焦常规抓落实,凝心聚力谱新篇》

07.《“六耕”助跑,培育学生“六力”成长》

08.《做学生成长航道上的灯塔》

09.《用爱点亮心灵之灯,用坚守托举成长之光》

10.《以爱唤醒生命本真,以坚守托举学生未来》

11.《知责、润心、力行、善育》

12.《金秋启新程,聚力育新篇》

13.《从‘知责’到‘善育’,这4步你做到几步》

14.《守好育人初心,担好时代使命》

来源:学校工作材料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