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央视网消息近日,四川省多地持续迎来强降雨天气,多地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对此,总台记者专访了四川省气候中心副高级工程师王春学,对今年秋汛形势、防范要点进行了解读和提示。
央视网消息 近日,四川省多地持续迎来强降雨天气,多地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对此,总台记者专访了四川省气候中心副高级工程师王春学,对今年秋汛形势、防范要点进行了解读和提示。
据王春学介绍,2025年四川省华西秋雨已于8月21日开始,较常年偏早16天。8月21日以来,四川省平均降水量达到232.2毫米,仅次于2021年的257.1毫米,位列历史同期第二。与常年同期相比,全省平均降水量偏多61%,其中盆地大部偏多5成至1.5倍,局地偏多达到2倍以上。从气候预测来看,预计2025年四川省秋雨总体较常年同期偏强。
与夏汛相比,秋汛通常由持续性阴雨天气导致,洪水来势较缓、退水较慢;而夏汛一般是暴雨引发的,来势猛、涨势快。但今年秋汛也有特殊性——降雨强度大,容易引发洪水、城市内涝以及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根据四川省气象台预报,未来三天,盆地20日至21日部分地方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川西高原和攀西地区多阵雨或雷雨,雨量普遍为小到中雨,局地大雨。盆地北部部分地方和攀西地区局地累计雨量大,需防范强降雨可能引发的气象次生灾害风险。
面对严峻的秋汛形势,四川省气象部门迅速采取了一系列防范应对措施。自8月21日至今,四川省气象部门先后发布暴雨预警13期、大风预警1期;发布不定时灾害短时临近预报154期;联合中央气象台、水利厅、防汛办及重庆市气象局、陕西省气象局等单位开展会商、调度35次。全省发布预警次数4112次,推送预警短信1.07亿条,覆盖3247.52万人次。共开展高级别叫应134次,为多轮强降雨过程实现“零伤亡”提供了关键支撑,有力保障了人民生命安全。
持续的阴雨天气对盆地农区大春作物的正常收晒以及晚秋作物的积极生长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气象部门提醒,建议各地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合理安排秋收、秋管以及秋播的备耕工作,以减少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总台记者 杨妮 王玉龙 姜鹏翔)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