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看呼吸》近日推出的直播节目“呼吸慢病患者如何在黄金期打对疫苗?”中,一个个问题接连不断地在留言区里弹出。许多观众既想尽快预约疫苗接种,又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允许。
“我正在用免疫制剂,会和疫苗冲突吗?”
“肺纤维化患者能不能打疫苗?”
“我最近过敏很严重,要等等再打吗?”
……
在《看呼吸》近日推出的直播节目“呼吸慢病患者如何在黄金期打对疫苗?”中,一个个问题接连不断地在留言区里弹出。许多观众既想尽快预约疫苗接种,又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允许。
“呼吸慢病患者正是我们优先保护、鼓励接种的人群。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确实要慎重考虑。”中日友好医院保健部(老年医学科)二部科主任陈欣帮大家梳理了需要暂缓或者不建议接种疫苗的情况。
“一般来说,在急性感染期间我们通常都不提倡接种疫苗。因为疫苗是在人体相对健康的状态下,通过模拟病原体刺激免疫系统,从而激发产生保护性的抗体。”
“在急性感染阶段,免疫系统往往处于一种应激或者功能紊乱的状态。此时接种疫苗,免疫系统可能无法作出充分、有效的应答,导致产生的保护性抗体水平较低,疫苗的保护效果会大打折扣。”
“另外,疫苗本身对于免疫系统而言是一种外来挑战,它会施加一定的免疫压力以促使抗体生成。而在急性感染期间,身体已经正忙于应对真实的病原体,免疫系统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此时如果再额外增加疫苗带来的压力,无异于雪上加霜,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免疫系统的负担。”
因此,陈欣主任建议大家在感染完全恢复之后再接种疫苗,并且最好在康复后至少等待一个月,确保免疫系统恢复到稳定状态,此时接种才能更安全、更有效地发挥疫苗的保护作用。
“一些朋友患有免疫系统功能紊乱、过度亢进的疾病,比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等等。为控制疾病进展、减轻免疫亢进对身体的损伤,他们需要长期规律服用激素(如泼尼松、甲泼尼龙)或者其他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环孢素),而这些药物会直接抑制免疫系统的活性。”
“这里存在一个关键矛盾,这类患者的抵抗力本就比健康人弱,确实需要增强防护以避免感染,但因为免疫细胞活性已被药物抑制,所以即便接种疫苗,也无法有效识别疫苗中的抗原成分,自然难以形成足量的保护性抗体,常规疫苗也就难以对他们发挥作用。因此,这类患者更适合通过‘非疫苗方式’增强抵抗力,比如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某些免疫调节药物、注射丙种球蛋白,或是通过营养支持、避免接触感染源等措施,来降低感染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吸入性激素和口服激素有所不同。吸入性激素的给药剂量非常小,以微克为单位计算,并且其作用主要集中在气道局部,真正能够进入血液循环、可能影响到全身免疫功能的药物剂量微乎其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规范使用吸入性激素并不会对免疫系统产生实质性的抑制,与疫苗接种之间不存在冲突。大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在稳定使用吸入激素的同时按计划接种疫苗。”
慢阻肺病、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呼吸道防御功能较弱,比健康人更容易发生感染,一般建议这类人群接种疫苗以增强对流感病毒的防护。
“但肺纤维化患者的情况更为特殊,不能直接套用上述建议,必须根据具体病情和用药情况个体化评估。一些肺纤维化患者因合并结缔组织病或者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也要长期用免疫抑制剂,前面提到过,这类药物会抑制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此时接种流感疫苗往往难以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保护性抗体,因此接种的意义有限。这些患者也要考虑其他方式来提升免疫力、预防感染。”
“反之,如果肺纤维化患者并没有使用免疫抑制类药物,免疫功能基本正常,则仍然建议接种流感疫苗,以有效降低因流感引发肺部并发症的风险。”
“对于高度过敏体质的人而言,疫苗接种要格外谨慎,疫苗中一般会含有多种蛋白质类成分,或者稳定剂、防腐剂等其他辅料,高度过敏体质的人很可能对其中某一成分产生过敏,引发皮疹、喉头水肿甚至过敏性休克等严重反应。临床上确实常见这类患者表示‘每打必过敏’,他们显然不适合在过敏状态下接种疫苗了。”
陈欣主任提醒我们,“即便不属于长期高度过敏体质,如果正处于过敏发作期,比如正在经历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发作,此时体内炎性细胞很活跃,过敏相关抗体水平上升,这种情况下接种疫苗可能会叠加刺激免疫系统,会增加疫苗过敏的概率,也可能加重原有的过敏症状。建议先控制过敏症状,比如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缓解鼻炎,或是吸入支气管扩张剂稳定哮喘,等到症状完全消退、相关指标恢复正常后,再咨询医生何时接种为宜。”
“对于每年固定季节过敏的患者朋友,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在预期发作前预防性使用抗过敏药物。尤其是在北方地区,春秋两季树木和草类花粉浓度升高,过敏的症状非常典型,若是提前用药控制,不仅可以减轻过敏发作程度,也能更加安全地接种疫苗。”
“有一类相对小众但需严格警惕的情况,既往确诊过神经脱髓鞘疾病的人群不要打疫苗。这类疾病是怎么发生的呢?我们可以把神经系统中包裹、保护神经纤维的髓鞘想象成电线外的绝缘层,当髓鞘损伤或脱落,会导致神经信号传导受阻,可能引发肢体无力、麻木、感觉异常,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呼吸肌功能和中枢神经功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便是格林-巴利综合征。”
“虽然疫苗诱发神经脱髓鞘疾病的概率低于普通感染、自身免疫异常等其他诱因,一旦发生可能导致既往疾病复发或是病情加重。为了避免这种高风险的情况出现,无论疫苗类型,只要曾有明确的神经脱髓鞘疾病病史,均不建议接种。”
来源:看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