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AB贷是一种针对征信不良人群设计的金融骗局。中介以“需要担保人”“信用背书”等名义,诱骗信用良好的第三方(B)签署贷款合同,实际资金被征信不良者(A)使用,而B需承担全部债务。
AB贷是一种针对征信不良人群设计的金融骗局。中介以“需要担保人”“信用背书”等名义,诱骗信用良好的第三方(B)签署贷款合同,实际资金被征信不良者(A)使用,而B需承担全部债务。
典型话术:
“只是帮忙走流程,不用还钱。”
“银行需要联系人验证信用。”
“签字后立刻放款,不会影响你。”
二、受害者如何维权?
紧急止损
冻结账户:立即联系贷款机构,声明“被诈骗”,要求暂停还款和催收。
截留资金:若贷款已到账,拒绝中介的转账要求,并报警冻结账户。
收集证据
关键材料:贷款合同(标注被诱导签署的条款)、转账记录、聊天截图、通话录音。
技巧:用手机录屏保存电子合同,纸质文件拍照备份云端。
报警立案
报案重点:强调“被欺诈签署合同”,而非“经济纠纷”。
材料准备:身份证、证据复印件、书面报案陈述(按时间线梳理受骗过程)。
法律途径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通过警方追赃,同时起诉诈骗方赔偿。
合同无效之诉:以“重大误解”或“欺诈”为由,请求法院撤销合同。
三、维权难点分析
举证困难
合同有真实签名,手机操作无胁迫痕迹,受害者常因“自愿签字”败诉。
中介常销毁证据,或通过数字人民币钱包转移资金,难以追踪。
执行难题
诈骗方常注销公司、更换法人,逃避债务追偿。
即使胜诉,若诈骗方无财产可执行,受害者仍无法挽回损失。
心理与信用双重打击
受害者因债务焦虑,可能陷入抑郁或二次诈骗(如“反催收”骗局)。
征信受损后,需凭法院判决书申诉,过程漫长(通常需6个月以上)。
四、如何避免AB贷?
警惕“人情借贷”:任何需代签、担保的金融行为一律拒绝。
核实中介资质:通过银保监会官网查询机构是否持牌。
拒绝屏幕共享:中介操作手机时,可能隐藏关键条款。
提示:维权需争分夺秒,建议24小时内完成证据收集并报警。若经济困难,可申请法律援助(拨打“12348”热线)。
来源:小肖寰宇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