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以,读大唐的词,我们可以从中窥见大唐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而大唐词的风格与技巧,更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宋词的发展。
世人皆知,在我国古代的大唐文学中,仅唐诗便占据了大壁江山,其辉煌成就几乎掩盖了所有大唐文学的光芒。
然而,在这璀璨的诗篇背后,大唐的词其实也别有一番风味,而且对后世的宋词产生了深远影响。
大唐的词以婉约、细腻、情感真挚见长。它们或抒发个人情感,或宣泄离愁别绪,或描绘生活百态。
所以,读大唐的词,我们可以从中窥见大唐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而大唐词的风格与技巧,更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宋词的发展。
甚至可以说,没有大唐词的铺垫与启迪,宋词发展的进程不可能有那么快。或者夸张一点说,如果没有大唐词的出现,宋词就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达到其辉煌的巅峰状态。
而在唐朝的诗人中,许多人都曾写下过经典的词作。例如诗仙李白,便写下过了许多流传后世的千古词作,深得人们的赞赏。
中唐时期被人们誉为“诗魔”或者“诗王”的伟大诗人白居易,他虽以诗扬名于古今,但他也同样写下了许多著名的词作。
而且他的词与诗一样,都有着非凡的魅力。其字里行间,更是蕴含着直击灵魂的力量。
使得这些词无论是在遥远的大唐,还是眼前的今天,都堪称是值得一读再读的千古佳作。
比如他的《忆江南·江南好》、《花非花》、《长相思·汴水流》等词,都堪称是唐词中的经典。尤其是《长相思·汴水流》一词,更是令人称赞不已。
在这首词中,他巧妙地刻画了一位深陷相思之苦的女子倚楼远望,盼夫早归的情形。
在这首词中,他将独守空闺的女子内心的缠绵情感描绘得细腻入微,令人深感哀婉,动容不已。其词如下:
长相思·汴水流
唐代: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在这首《长相思·汴水流》中,上阕的“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几句是说:
“汴水滚滚,泗水长流,皆奔向那遥远的瓜州古渡。远望江南那默默无语的群山,它们似乎都在脉脉含情地点头,又似乎都在哀愁凝聚,诉说着无尽的心声。”
这其中的“汴水”源于河南,往东南流入安徽宿州、泗县,最终注入淮河;“泗水”源于山东曲阜,向南流经江苏徐州后,在江苏淮安入淮河。
整个词的上阕,都在描绘女子在倚楼怀人时所看到的风景。然而,在这样的景物描绘中,词人却巧妙地暗寓了怀人女子深深的恋情。
特别是词开篇的前三句,词人以流水为喻,叙述女子的丈夫离家远行,随着汴水与泗水的流向,一路去到了东南的远方,直至天际。
汴水与泗水的远去,隐喻女子的心也随着远去的流水,一同追寻着丈夫的踪迹而去,飘向女子那所不能企及的远方。
这三句词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并巧妙地运用了暗喻与象征的手法,将情感描写毫无痕迹地融合于景物描写之中。
第四句的“吴山点点愁”紧紧地承接了“瓜州古渡头”一句,将读者的视线引入吴地,再到吴山。笔触清雅而深沉,堪称是上阕中的点睛之笔。
此处的“吴山点点愁”一句,词人运用了拟人的笔触,细腻地勾勒出少妇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与哀愁。
“吴山点点”仅是写景之语,故而作者只是轻轻一笔带过,而将重点放在了那一个“愁”字之上。
而这个“愁”字一出,使得整首词的意境瞬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吴山的秀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如山般沉重且繁多的愁绪。
山亦因人的愁绪而愁,仿佛有了生命;山既是愁山,那么上文之水,也自然而然地成了恨水。
此处仅仅使用了一个“愁”字,便点醒了全词的意境。不得不说,词人的笔力,真的是令人叹为观止。
经过上阕的酝酿与铺垫,下阕的“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几句便一下子倾泻而出,道出了女子一腔的思恨:
“自从你羁旅天涯后,我便没有一日不思念绵绵,恨意难消。而这样无穷无尽的思念,真的不知何时是个终结?”
“除非你早日归来,我无穷无尽的思恨才会瞬间止住。也只有到了那时,皓月高悬,我才能与你相依相偎,共赏楼头的月色。”
一到词的下阕,词人便以独守闺中的女子的口吻直抒胸臆,倾诉了她对夫君久别未还的无限幽怨。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三句,则勾勒出她心随流水远逝,身陷幽闭的妆楼,思念远方亲人却难以相见的情形。这三句,真的是思绪无边,怨恨亦无边。
其中的“悠悠”二字的回环复沓,则描写了女子如流水绵延的思念,其深邃的情愫,真可谓是深入人心。
而“恨到归时方始休”一句则与《长恨歌》中的“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笔法相似,却又各有千秋。
所不同的是,在长篇叙事诗《长恨歌》中,“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吟咏的是杨贵妃与李隆基的死别,故称为“无绝期”。
而在此词之中,词人描绘的则是空闺女子与丈夫的“生离”。这样的“生离”在丈夫归家团圆后则一切离恨都会烟消云散,故称“归时始休”。
除此之外,“恨到归时方始休”一句不仅言简意赅,还写得极为自然,毫无修饰,深邃动人,情感真挚,真的是令人叫绝。
最后的“月明人倚楼”一句,既描绘了空独守闺的女子假想与丈夫团圆时的一种景致,也是一种深情的倾诉。
所以,这短短的五个字,不但囊括了全词的意境,还让人明白之前的思水思山、含情含怨,皆是明月下倚楼人的一片心事。
而这样的一幅假想的画面,却让人仿佛看到了思妇正在倚楼远望,她所思念的人却久久未归,使得她的思恨亦无法消除,仿佛要化作一尊山巅的望夫石。
至此,全词在“月明人倚楼”一句处戛然而止。这样的结尾,则在无形之中加重了空闺女子愁思的程度。
这让人不禁联想到,女子这样倚楼思夫的情形,在她的一生当中,不知道经历了多少个这样的数不尽的日日夜夜。
从整体上来说,白居易的这首《长相思·汴水流》真的是深情动人,他细腻地刻画了女子内心的思念之情,令人读之动容。
它不仅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了古人痛彻心扉的相思之苦,而且还让人仿佛亲身经历了女子那份缠绵悱恻的情感。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使得此词旋律悠扬,韵味深远,易于诵读。而那空闺女子的愁绪被词人这样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后,便具备了一种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读了让人不禁感同身受,潸然泪下。
*文中图片皆来源于网络,有不妥之处请告知删除!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