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重医学博士体重直逼200斤,遭患者质疑后狠心改变,12周甩肉30斤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15 22:29 1

摘要:三年前的一场车祸导致他脚踝骨折,术后仅休养两周便重返手术台。高强度连轴转的工作下,他只能靠高热量外卖“续航”,深夜下班后累到“倒头就睡”,运动计划彻底搁浅。

每天为患者定制科学减重方案的消化科医生吴天根,从未想过自己会沦为“典型案例”。

三年前的一场车祸导致他脚踝骨折,术后仅休养两周便重返手术台。高强度连轴转的工作下,他只能靠高热量外卖“续航”,深夜下班后累到“倒头就睡”,运动计划彻底搁浅。

短短一年,曾经健硕的身形逐渐被脂肪吞噬——体重直逼200斤,体检报告上“中度脂肪肝”的刺眼诊断,让这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减重专家陷入沉默:“我指导患者时强调“管住嘴、迈开腿”,可轮到自己,连爬两层楼都喘不上气。”

更令他煎熬的是患者的眼神。一次门诊中,一位家长陪同超重的孩子来问诊。交谈过程中,孩子时不时就瞥向他隆起的大肚腩,并上下打量眼前这个“滚圆溜胖”的中年大叔。离开前,孩子竟直言问道:“吴医生,您说的那些方法真的有用吗?”这句话如针刺般扎进他心里。

作为医学博士,他比谁都清楚:脂肪肝若不干预,可能演变为肝硬化;超重带来的胰岛素抵抗,更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隐形杀手”。“如果连自己的健康都守不住,谈何拯救他人?”他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发问。

困境中,一篇刊登在国际顶刊《Nature》上的报告引起了他的注意:比利时研究人员给超重志愿者连续补充AKK菌,12周后受试者胰岛素敏感性(代谢指标)整体提升了42%。

作为科班出身的吴医生深知,代谢修复正是减重的核心,而肠道菌群失衡又是代谢紊乱的重要“推手”。

查阅公开资料,上述AKK菌原名嗜黏蛋白阿克曼菌,是一种肠道自源有益菌,自2004年被发现以来,已有上千篇论文证实其能通过增强肠道屏障功能、调控脂肪储存基因表达,显著改善代谢指标。

不过,由于地域气候、饮食习惯不同,益生菌在不同人种的定植率差异巨大。上述2022年就被欧盟批准上市的AKK菌,经京东、天猫等平台流入国内后,很长一段时间被嘲笑为“智商税”。

后广州医科大学的科研人员发现,主要因为AKK存在地域差异,其在欧洲人体内定植率是中国人的1.5倍。

幸运的是,2023年底中国科学家顺利完成国产AKK001的专利研发和注册。据悉,该菌种源自中国长寿之乡的百岁老人,不但活性更强,且更适合国人体质,又可高效定植。

得知港企生科品牌Timeshop邀请诺奖科学家成功开发出口服版AKK001(又名“肠倍轻”)后,吴医生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亲自试试这款新型的国产益生菌减重高科技

他以比利时实验的12周为参考对象,直接在京东下了3瓶“肠倍轻AKK001”(三个月用量),起初两周,体重腰围几乎纹丝不动,不过吃完饭后的腹胀感有些减轻。转折出现在第30天,他意外发现腰带多扣了一格,再次测量体重整整掉了3公斤。

3瓶吃完后,全院都震惊了:吴天根的体重从200斤降至170斤,内脏脂肪等级从14变成了11,脂肪肝也有所改善。更关键的是,他通过肠道菌群检测发现:体内AKK菌丰度从0.02%(脂肪肝、超重人群)飙升至1.7%,肠倍轻AKK001成功重建了肠道菌群生态。

吴根天表示,准备再继续服用3个月,估计到时候体内AKK菌含量就能达到健康人群水平(3%-6%)了。

如今,他的诊室里摆着一排”肠倍轻AKK001”空瓶,患者们戏称这是“吴医生同款”。不过每当有人追问“吃这个多久能瘦”时,他总会严肃纠正:“它只是代谢帮手,不是减重神药。如果继续熬夜、吃炸鸡,神仙也救不了你。”

体重减下来一些后,吴医生也重新开始运动和控制饮食:早起爬15层楼梯替代电梯,午休时在更衣室做平板支撑,甚至利用手术等待间隙举矿泉水瓶练手臂。

夜班后的烧烤、炸鸡也早已被他拉入了黑名单。“现在吃沙拉都自带糙米饭盒,食堂阿姨看见我就自动撇掉菜里的油。”吴天根笑着说。

前不久来复诊的超重男孩,现在已把吴天根当成了学习榜样。偶尔两人还会电话交流最近的减重心得,而他也反复提醒男孩:“维持长期健康的身材一定不能有偷懒的心态,吃对、吃好,适量的运动,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吴天根的这场“亲身试验”,不仅让他重获患者信任,更让他意识到一线医生既是科研探索者又是实践验证者。

也正因为有吴天根这样的楷模,点燃了我国超3亿超重人群科学减重的希望。此外,随着我国在生物科研领域的巨大进步,相信科技普惠的时代不久将到来。

来源:科技财研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