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四月春光融融,宜宾屏山县中都镇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万亩高粱迎来播种关键期。在黎明村高粱种植基地,旋耕机正来回穿梭平整土地,翻起的黄土散发着湿润的气息;田埂上空,无人机载着肥料往返飞行,精准投放至指定区域。农户们紧跟机械作业节奏,有序开展高粱播种,传统农

四月春光融融,宜宾屏山县中都镇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万亩高粱迎来播种关键期。在黎明村高粱种植基地,旋耕机正来回穿梭平整土地,翻起的黄土散发着湿润的气息;田埂上空,无人机载着肥料往返飞行,精准投放至指定区域。农户们紧跟机械作业节奏,有序开展高粱播种,传统农耕与现代科技在春日田野上交织出动人画卷。 
无人机往返运输肥料 
农户旋耕机平整土地 据中都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杨秀忠介绍,今年全镇订单高粱种植面积达1万亩,覆盖4800余户农户,采用“公司+村集体经济+农户”模式,除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外,更引入旋耕机整地、无人机运输肥料等机械化作业手段,大幅提升春耕效率。目前,海拔400至700米区域的播种工作正借助机械力量加速推进,预计5月上旬全面完成。“以往人工整地施肥费时费力,现在旋耕机一天能平整几十亩地,无人机运输肥料更是‘空中跑腿’,省时又省力。”正在地头指导播种的杨秀忠说。
近年来,中都镇以省级三星级农业粮油园区创建为契机,在扩大酿酒专用高粱种植规模的同时,持续强化科技赋能,推广优质品种、新型肥料、绿色防控技术的基础上,重点普及旋耕机、无人机等农业机械应用,构建“机械整地—无人机运肥—标准化播种”的全流程机械化生产体系。通过提前与企业签订订单、实行保护价收购,不仅让农户“种得出、卖得畅”,更通过机械化降本增效,进一步拓宽增收空间。据测算,全镇高粱预计产量2500吨,产值2000万元,户均增收1.4万元以上。 
田垄间,旋耕机的轰鸣与无人机的嗡鸣合奏着现代农业的乐章。中都镇正以机械化、科技化赋能传统农业,让万亩高粱田不仅成为粮食安全的“聚宝盆”,更成为乡村振兴的“加速器”,绘就产业兴旺、农民富足的新图景。 来源:你的山野盆友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