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扶林真敢说!因唐国强被投诉到中央电视台,揭开李某耍大牌真相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15 23:27 1

摘要:1991年央视点名要翻拍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而选角自然就成为翻拍流程中的重点,央视点名的剧本,自然是个演员都想去试一试,把握机会,然而作为“曹操”一角的候选人李某,却在开拍前耍起了大牌直接撂担子走人了。

1991年央视点名要翻拍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而选角自然就成为翻拍流程中的重点,央视点名的剧本,自然是个演员都想去试一试,把握机会,然而作为“曹操”一角的候选人李某,却在开拍前耍起了大牌直接撂担子走人了。

并且当时选角的争议还不止于此,导演王扶林因为选定唐国强出演诸葛亮,直接被群众投诉到中央,扬言只要是唐国强演的他们就不看了,直到多年之后导演王扶林提及此事,也是不禁感叹如果不是当初自己的抉择,或许这版的《三国演义》就不会成为一代人的经典。

那么唐国强究竟为何不被群众接受?李某又是怎么回事?

上世纪90年代初,央视决定投拍《三国演义》,这一消息在当时的影视圈引起了巨大轰动,作为一部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的名著,如何将其搬上荧屏并完美呈现,成为了摆在剧组面前的一道难题。

尤其是主要角色的选角,更是慎之又慎,当时剧组对每个角色都进行了广泛的筛选和严格的试镜,力求找到最贴合角色的演员。

其中曹操的选角过程就引起了不少争议,曹操作为《三国演义》中最为复杂多面的人物之一,王扶林导演心中对曹操一角有着明确的构想,他希望找到一位既能展现曹操的雄才大略,又能诠释其奸诈多疑性格的演员。

经过一番寻觅,剧组将目光投向了当时颇有名气的演员李某,李某有一定的表演实力,并且形象和气质也与曹操有几分契合,因此被剧组视为曹操一角的热门人选。

然而,当剧组与李某接触并安排试镜时,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状况,李某提出了“不试戏直接进组”的无理要求,这让导演组感到十分为难。

在影视行业,试镜是选拔演员的常规流程,这样能够确保演员与角色的适配度,王扶林导演耐心地向李某解释试镜的重要性,但李某态度坚决,甚至放言:“直接让我演就来,试戏就不去!”

这种傲慢无礼的态度让王扶林导演十分气愤,当场怒斥:“如此狂妄的演员,不要也罢!”双方僵持不下,最终李某在试镜前夜临时辞演,撂下一句“大不了换人”,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而李某突然的撂担子走人,让剧组陷入了巨大的困境,随着距离开机时间越来越近,曹操一角却突然空缺,王扶林导演急得在宾馆走廊来回踱步,烟灰缸里堆满了烟头。

剧组紧急召开会议,商讨应对之策,他们不得不重新在茫茫人海中寻找合适的曹操扮演者,在这关键时刻,有人向王扶林导演推荐了鲍国安。

鲍国安当时是一位资深的话剧演员,虽然在影视圈的知名度相对较低,但他在话剧舞台上有着深厚的表演功底,抱着试一试的想法,王扶林导演观看了鲍国安的一些话剧演出视频后,被他的表演所震撼,决定亲自登门拜访。

王扶林导演见到鲍国安后,与他进行了长达一小时的深入交谈,在交谈中,鲍国安对曹操这个人物的独特见解和深刻理解,让王扶林导演眼前一亮。

他感受到鲍国安对这个角色充满了热情和敬畏之心,于是当场决定让鲍国安试镜,试镜当天,鲍国安全身心投入,他那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仿佛让曹操穿越千年,从历史的长河中走来。

他的眼神、神态、语气,无不展现出曹操的霸气与奸诈,六位导演集体起立鼓掌,王扶林导演激动得手抖,当场拍板:“这不就是活脱脱的曹孟德吗?”

鲍国安成功获得了曹操一角,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松,为了更好地诠释这个角色,他开启了一段“疯狂”的准备之旅。

他不仅一字一句地研读《三国志》《后汉书》等史书,还在马路上拉着路人随机采访:“你心中的曹操到底是什么样的形象?”他收集了大量关于曹操的资料,从各个角度去揣摩曹操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在拍摄过程中,鲍国安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角色中,他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经过精心设计,在拍摄“割发代首”那场戏时,他完全沉浸在角色中,“传我将令:踏麦田者,斩!”他抽出佩剑,剑锋直指空气,“我曹操……今日割发代首!”

导演喊停后,他仍跪在地上发抖,仿佛真的成了曹操,而他的这种敬业精神和精湛演技,为曹操这个角色注入了灵魂,也为《三国演义》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诸葛亮选角争议

与曹操选角的波折相比,诸葛亮的选角同样充满了争议,当时剧组选定唐国强饰演诸葛亮,这一决定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唐国强在之前的作品中多以奶油小生的形象示人,观众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帅气、阳光的层面。

当他的诸葛亮定妆照流出后,立刻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反对,许多人认为他过于年轻、帅气,不符合他们心中足智多谋、沉稳大气的诸葛亮形象,一时间,投诉信如雪花般纷纷寄到中央电视台,甚至惊动了广电部领导。

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王扶林导演却始终坚信自己的选择,他认为诸葛亮不仅要有智谋,还应具备仙风道骨与俊美外貌,而唐国强恰恰符合这些特质。

而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唐国强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拍摄“借东风”戏份时,正值寒冬腊月,片场温度低至零下十几度,唐国强光着脚站在寒冷的户外,这场戏拍完后,唐国强冻得重感冒,但他毫无怨言,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经典的诸葛亮形象,让观众从最初的质疑转变为认可和赞赏,最终斩获飞天奖最佳男主角。

小结

如今,距离《三国演义》首播已经过去了三十年,这部剧依然在观众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成为了华语影视的经典之作,也为后来的历史剧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王扶林导演在访谈中揭开的这段往事,让我们看到了一部经典作品诞生背后的艰辛与不易,在当今的娱乐圈,流量明星充斥,一些演员追求名利,忽视了对演技的打磨和对角色的敬畏。

相比之下,《三国演义》剧组的演员们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演员精神,他们为了塑造好角色,不惜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深入研究角色,用心去演绎每一个细节。这种敬业精神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正是当下娱乐圈所缺失的。

希望通过这段往事,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经典背后的故事,也希望广大影视从业者能够从中汲取力量,回归到表演的本质,用心去创作更多优秀的作品,为观众带来更多的精神享受。

本文信源:中国新闻网《王扶林谈拍"三国演义":翻拍名著能及格就不易》

新京报《《三国演义》25年后重聚,看看那些年你崇拜过的英雄们》

来源:梦城娱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