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美日之间的战略局势非常复杂,除了三国本身的战略竞争之外,还围绕了中国台湾、钓鱼岛、澎湖列岛、南海的领土和地域问题在内。美日军事同盟的深度整合与日本军事扩张的步步紧逼,让中国无法再退一步!
美国作家奥尔在美国的军事评论网址《1945》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宣称日本自卫队已经具备了足够的实力,并随时准备跟中国开战!
对此言论,中国解放军则以“导弹攻击”的强硬姿态进行回应。
中美日之间的战略局势非常复杂,除了三国本身的战略竞争之外,还围绕了中国台湾、钓鱼岛、澎湖列岛、南海的领土和地域问题在内。美日军事同盟的深度整合与日本军事扩张的步步紧逼,让中国无法再退一步!
但事实真如美媒所宣称的这般吗?日本真的做好了战争的准备吗?中国的应对是否合理呢?
1945年8月15日正午十二点,日本的裕仁天皇向全日本国民以广播的形式发布了投降宣言,表示愿意接受波茨坦公告,代表日本无条件投降!
到了9月2日,美国的密苏里号甲板上,日本外相重光葵和陆军参谋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宣告着第2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
9月9日上午,在南京的中央军校大礼堂,日本的驻华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国民政府的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代表接受了投降!
投降之后的日本所有军队被要求解散,到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的时候,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之下,组建了一个武装力量“警察预备队”,到了1954年,正式确立了自卫队的名字,并成立了防卫厅,实际上就是自卫队的统帅指挥机构。
从此以后,日本开始不断的试图突破和平宪法的限制。2015年,安倍晋三政府将日本的自卫权解禁,从此之后,日本右翼势力更是通过“小步快跑”的策略持续架空宪法第九条。
到了2022年,岸田文雄内阁期间,更是强行通过三份安保文件,其中包括新版的《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在这份战略中,日本首次提出“反击能力”的概念,甚至允许自卫队对敌方基地实施先发制人打击,这标志着日本彻底推翻“专守防卫”原则。
与此同时,日本防卫预算连续五年增长,2025年达7.95万亿日元(约合520亿美元),占GDP比例突破2%,其中30%用于研发高超音速导弹和无人作战系统,目标直指2028年部署5倍音速武器。
日本的军事化进程本质上是右翼势力对战后国际秩序的挑战。日本前内阁法制局长官阪田雅裕就曾经直言不讳:“宪法第九条已死!”,这就明确说明,如今的日本已经不是“和平国家”了!
其实,日本能够突破和平宪法,主要还是美国在背后的放纵。
冷战时期,美国为了能够在远东对抗苏联,将日本视为至关重要的“桥头堡”,开始不断为日本松绑。
从这开始,美国向日本出售大量先进武器装备及军事技术,使得日本自卫队在法律意义上虽不是正规军队,但其真实实力却在悄然间不断膨胀,逐渐超越了大部分国家的正规军队。
2023年日本与美国达成协议,计划采购500枚射程达2500公里的“战斧”巡航导弹,同时加速研发12式岸舰导弹改进型,将其射程从200公里提升至1500公里。
日本不但在增强自身的实力,还通过武器出口扩大影响力。2024年8月,日本与蒙古国签署国防装备转让协议,首次向非北约国家出口杀伤性武器,此举不仅突破《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限制,更试图在中俄战略缓冲区打入“楔子”。
2025年3月,日本进一步解禁与英、意联合研发的下一代战斗机出口,其军事工业复合体正加速复苏,三菱重工等企业通过技术合作恢复军工生产能力,军火出口额三年内激增60%。
2024年,美国和日本、韩国进行了一场代号为“利刃2024”的联合演习。
这场演习实际上就是以“台海冲突爆发”为背景的,也是以美国为首的几个盟友国家首次将中国明确标注为假想敌,并使用了真实地理坐标进行演习。
美日双方在2024年“利刃”联合军演中实现了宙斯盾舰与F-35战机的数据实时共享,日本自卫队深度嵌入美军印太战略框架之中!
在这次演习中,日方在美军要求下出动了航空自卫队F-2战斗机,向通过台湾海峡的解放军两栖登陆舰队发射空对舰导弹。
日本媒体《产经新闻》中提到,这场演习中自卫队内部也是有争议的,主要就集中在如何应对中国的航母上。如果真的开战,日本是否要首先攻击解放军航母。但最终还是以“威胁程度较低”为由,选择打击登陆舰队。
其实日本还是忌惮解放军的反介入能力,中国航母编队的多层防空体系,加上超音速导弹构成的拦截网,还是让日本不敢直接面对中国的航母编队。
但是,日本仍然计划通过“饱和攻击”战术,以120架战斗机齐射240枚反舰导弹,试图消耗中国舰队的防御资源。
2025年3月,日美成立了“统合作战司令部”,该机构直接对首相负责,整合陆海空自卫队及网络、太空等新型作战领域。
首任司令官南云宪一郎明确表示将“专注于应对突发事态”。但实际上这样做其实是赋予了日本自卫队主动的攻击权限,实际上已经废除了宪法第9条的和平草案。
这种做法实际上非常危险,想当年,日本的军国主义抬头开始,也是将进攻权限赋予军部,这才导致了后来日本的极右翼势力掌控国家。如今“统合作战司令部”的成立,简直就是走上了当年的老路。
更重要的是日本为了突破和平宪法束缚,假想敌便是中国,很多政策都是以“应对中国威胁”为名义的。
2023年日本的新版《国家安全保障战略》中,将中国定义为“最大战略挑战”,并以此为由将军费攀升至GDP的2%以上。
在九州至冲绳一线,日本部署了最先进的12式岸舰导弹改进型,射程延伸至1000公里,直接覆盖中国东海沿岸。而计划换装的F-35战斗机与美制“战斧”巡航导弹,更将赋予日本远程精确打击能力。
但是日本这样大量的军事投入,也加剧了整个东亚地区的安全困境。为了应对日本的军费压力,韩国将国防预算提升至58万亿韩元,菲律宾也加速对美开放军事基地。最终,这会导致整个东亚和东南亚陷入在美国率领下的军事困境中。
同时,日本正通过“灰色地带战术”,不断试探中国底线。2025年的4月5日至7日,日本右翼渔船“鹤丸”号在海上保安厅掩护下,闯入钓鱼岛领海,中国海警则以2303舰艇编队强力驱离,并首次宣布在钓鱼岛“依法行使管辖权”。
更过分的是,日本自卫队近些年不断加大在我国周边的活动力度。定期与美国展开针对中国的军事演习,尤其是针对台湾的行动越来越多。
2021年,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一场线上演讲时,公然大放厥词:“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也就是美日同盟有事”。
这种表态,无疑是对中国主权的直接冒犯,将日本企图干涉台海问题的丑恶嘴脸暴露在全世界面前。
返回头来再看历史,想当年日本曾经占领台湾时间很长,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与侵略罪行,使其在台海问题上背负特殊的历史责任
但是,如今的日本非但未反省历史,反而借台海局势扩军,以台湾为借口突破和平宪法的限制。
日本在台海问题上的行径,早已触动中国核心利益。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2025年3月访日时严正警告:“台湾问题是中日关系政治基础,不容模糊倒退。”
日本甘当美国“马前卒”的姿态,其实是对自身的错误认知,和对美国的错误信任!同时更是对中国实力的错误估算。
根据美日“利刃2024”军演的情况来判断,美日还是试图做到“预案威慑”,来牵制中国的统一进程。
但中国如今早已构建了完善的反介入体系,无帧-7/8无人机与北斗卫星组成的情报网,完全能够实时定位日本舰艇的位置。而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与轰-6K轰炸机形成覆盖“第一岛链”的打击链。再加上最先进的歼20和将问世的轰20,中国的打击能力完全可以在真正的开战前,就让日本失去远程打击能力。
而在海军层面来看,日本的海上自卫队,虽然号称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海军之一,但其重点主要还是集中在防御性行动以及保护日本领土和航道方面。
尽管日本也在开发新的武器和技术,如高超音速导弹,但在整体实力与战略布局上,与中国海军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中国海军近年来的现代化进程可谓是突飞猛进,中国开发并部署了一系列先进的反舰导弹,如东风-21D和东风-26。而在航母战力层面,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的三航母编队实力雄厚。歼-20隐身舰载机与歼-15D电子战机的列装,将彻底压制日本F-35的战术优势。
同时,中国对潜艇舰队也进行了大量投资,开发出了新级别的核动力攻击潜艇。这些潜艇不仅可以用于攻击敌方船只,还能在侦察和监视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同隐匿在深海中的“猎手”,随时准备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从历史上来看,中国和日本之间有着一段无法忘却的仇怨。日本给近代中国带来的伤痛,是中国人民永远无法忘记的!
这段历史时刻提醒着中国,要对日本保持警惕,而如今在美国的利用之下,日本居然敢公然的站出来!
时至今日,面对台湾,中国大陆或许会念及手足同胞的情谊。当面对日本的时候,或许正应了网友的那句话——族谱重开一页的机会,又有谁愿意放过呢!
参考资料:
1.日本做好对华开战准备?中国情报船现身美海域!中国强力反制美国 2023-04-03 央广新闻
2.为与中国冲突做准备?警惕美国在亚太四个新动向 2023-06-29 来源: 环球时报
3.美陆军为与中国开战做准备?"都是生意" 2024年10月30日 观察者网
4.日媒披露“日美模拟攻击中国军舰”细节,中国使馆此前已阐明严正立场 环球网 2025-04-09
来源:元衡防务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