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9日,兰考县葡萄家乡赵垛楼村嘉行手工皂加工工坊里,女工们爽朗的笑声伴随着阵阵清香迎面而来,120余名妇女正在制作造型各异的手工皂,她们大多都来自附近的村庄。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史长来
9月19日,兰考县葡萄家乡赵垛楼村嘉行手工皂加工工坊里,女工们爽朗的笑声伴随着阵阵清香迎面而来,120余名妇女正在制作造型各异的手工皂,她们大多都来自附近的村庄。
“这里原来是村子里闲置多年的空心院,现在已经被改造成共富工坊。”赵垛楼村的王大姐激动地说:“以前我在外地打工,一年到头也回不了几次家,现在好了,村妇联为我们开展了手工皂技能培训,让俺在村手工香皂共富工坊里找到了工作,每个月能拿到3500到4000块钱左右的稳定收入,真的特别满足。”
今年以来,兰考县妇联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联合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等部门,把产业建在村、把岗位送到家、让妇女共同富裕,不断丰富共同富裕的基层实践,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强化党建引领 激活妇联组织效能
县妇联始终将党建引领作为工作抓手,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深入推进“领头雁”计划,吸纳优秀女性党员、妇女骨干,通过强化思想淬炼、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着力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秉持“解决妇女就业问题,就能解决家庭80%的问题”,在赋能妇女经济发展上精准发力,采取单独创建、行业统建、区域联建等多种方式,在园区、协会、企业、社会团体等各类“三新”领域建立妇联组织322个,搭建联系和服务“三新”领域妇女的组织网络。
培育头雁队伍 发挥巾帼带头人引领作用
为了发挥女性致富带头人示范引领作用,兰考县积极开展高素质女农民培育“数字化技能应用能力提升专题班”及“文明乡风建设素质素养提升班”,培训选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电商直播从业人员100名,更好发挥妇女在“三农”和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的“半边天”作用。联合组织、人社、商务、工会、乡村振兴等部门,聚焦编织、服装、电商等乡镇特色产业领域,举办行业技能大赛4场,选拔出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行业能手80余名,组建由各行业技术能手为主要成员的共富讲堂宣讲团,精准对接妇女就业需求与产业发展需要,深入基层开展“共富讲堂”技能培训25期,受益人数1500余人,形成“培育一人、带动一片、发展一方”的良性循环。
深化企业联动 构建社会化支持网络
“作为从农村成长起来的女性创业者,我非常理解农村的姐妹们面临的就业难题,她们既要照顾老人孩子,又迫切想为家庭减轻负担。”兰考县辉恒服装有限公司的负责人陈平霞在县里举行的服装行业技能比赛上这样说:“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在老家开一家服装厂,既能发挥农村劳动力优势,又能为群众搭建实现稳定增收的平台。”她依托自己的服装厂,创办了多个分厂及6家合作加工厂,通过“总部+分厂+居家就业”的模式,累计为400人提供了就业岗位。
据了解,为充分发挥女企业家作用,兰考县积极探索并推行“巾帼共富合伙人”机制,联动女企业家群体发挥资源整合与运营优势,引导其精准盘活辖区内闲置学校、废弃老厂房等资产,将“闲置空间”转化为集生产、培训、就业于一体的“共富工坊”。以1个工坊为核心支点,辐射带动“N”名“巾帼共富合伙人”,示范引领“N”个“共富工坊”,形成“1+N+N”共富新格局,为妇女发展持续注入社会资源与市场活力。
立足妇女需求 做实关心关爱服务保障
兰考县妇联始终做好妇女的“娘家人”,结合乡镇共富工坊女性从业者较多的特点,健全县、乡、村各级维权服务网络,常态化为工坊提供普法、调解、心理咨询等服务100余场,覆盖5500余人次;针对性开展健康讲座、义诊等服务40余场,覆盖2100余人次;重点关注留守、困难、患病等特殊妇女群体,积极对接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爱心衣物、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母亲邮包”等,为工坊困境女性带来物质、精神双温暖。同时,丰富精神文化供给,举办家庭教育讲座、文体活动30余场,使妇联组织真正成为妇女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娘家”。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