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好共富路上,仙居政协连续多年建言助力!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17 11:20 1

摘要:“中国杨梅看浙江,浙江杨梅看仙居,仙居杨梅数步路。 ”步路乡是仙居杨梅的起源地和最大的集散中心,有“仙梅之乡”的美名。 近年来,当地 构建起杨梅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现代化体系,推动杨梅产业多元化发展,杨梅种植面积达13500多亩,年产量1.2万余吨、产值约

“中国杨梅看浙江,浙江杨梅看仙居,仙居杨梅数步路。 ”步路乡是仙居杨梅的起源地和最大的集散中心,有“仙梅之乡”的美名。 近年来,当地 构建起杨梅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现代化体系,推动杨梅产业多元化发展,杨梅种植面积达13500多亩,年产量1.2万余吨、产值约1.2亿元,杨梅种植户约1900户, 入选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 “梅”好共富路上, 有着仙居政协连续多年的建言助力。 2022年,县政协深入步路乡考察调研“杨梅小镇”建设,推动杨梅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在委员们的建议下,梅农王洪友在承包的7亩杨梅地里搭建大棚,引进全乡首套杨梅智能化管理设备,通过控温控湿实现精准管护。“大棚杨梅成熟时间早半个月,品质好、效益高。”王洪友说,第一年鲜果销售收入就达50余万元。

王洪友的成功,让许多梅农也产生了建大棚的想法。但是每亩杨梅大棚的搭建造价约10万元,高昂的成本让不少梅农望而却步。

2023年,县政协以“做强杨梅产业 助推山区共富”为主题成立课题组,深入 调研走访步路乡2家杨梅龙头企业、11家专业合作社、28户杨梅种植户,梅农们希望政府支持补助大棚建设的呼声被写进了调研报告中。 在围绕该主题举办的专题协商会上,课题组结合前期调研,建议加大杨梅产业发展扶持力度,用好用活财政专项激励政策,补助支持智能杨梅大棚等新技术。县政府主要领导现场点赞, 相关部门把协商建议吸收进了 《仙居杨梅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十条》,明确智能大棚建设补助政策,落实6000万财政资金进行杨梅智能大棚面上推广,每亩补助3万元。 在政府的政策补助以及各大银行“杨梅贷”惠农贷款加持下, 全乡目前已建杨梅大棚160亩,亩均效益超过8万元,每亩产值达10万元。 作为季节性水果,怎样延长产业链,增强产业的发展后劲,让杨梅创造出更高收益,一直是梅农们的心 病。 “梅农想不到的办法,我们来想。” 步路乡委员履职小组组长周伟洪和小组成员深入调研,围绕打造杨梅种质资源保护样板区和乡村农旅融合示范区等主题,先后举办7场民生议事堂活动。 2024年2月,在以“杨梅产业‘开门红’”为主题的民生议事堂专题协商会上,委员提出开展杨梅产业链展销会的建议,得到相关部门负责人积极回应:“我们十分支持,会后马上研究,切实考虑活动的可行性和效果。” 农业无人机、气调保鲜包装封口机、空压机、清洗机、杨梅爬梯……3个月后,首届仙居杨梅全产业供应链展销会在步路乡西炉村举行,吸引103家参展企业、3000多个梅农,达成合作意向800多单,现场成交额超千万元。 “重建乡镇杨梅‘巡逻队’‘竹竿队’”“开展杨梅统防统治”“对轨道机等农机购置予以补贴”等协商建议也被采纳落实,全国首家杨梅科技小院和杨梅种质资源圃项目先后在步路乡落地建成。 除了为杨梅产业高质量发展鼓与呼,步路乡委员履职小组还依托委员工作室积极解民忧、助共富。4年来,共为梅农开展杨梅种植技术培训5场,电商直播培训9场,助力开通“杨梅贷”白名单77户、贷款240余万元。 近日,《2024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声誉评价报告》发布,仙居杨梅位列声誉评价第28位,全国果品排名第九,浙江第一。 杨梅已成为推动仙居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也是仙居政协委员的履职靶心之一。今年初举行的 县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委员们围绕建立杨梅等级 区分与价 格指导体系、推进全冷链当日达产业升级、构建智能无人机运输体系等,通过提案、大会发言、小组讨论等形式积极建言献策。 县政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持续跟踪助力,深入开展调研,广泛汇智聚力,让杨梅果成为名副其实的“共富果”。

来源:豁达精灵NUziw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