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克 900 的数字底盘,大家有了解过没?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17 09:30 1

摘要:不怕各位笑话哈“数字底盘”这四个字在我这里是个陌生的词语,在没接触过领克900之前,我压根就没听说过底盘竟然还有这种。之前的认知觉得底盘就应该是一台车的核心,轴荷比,各种悬架配置,全绿材质之类。可现在才知道,底盘竟然也存在黑科技了。

不怕各位笑话哈“数字底盘”这四个字在我这里是个陌生的词语,在没接触过领克900之前,我压根就没听说过底盘竟然还有这种。之前的认知觉得底盘就应该是一台车的核心,轴荷比,各种悬架配置,全绿材质之类。可现在才知道,底盘竟然也存在黑科技了。

刚开始的时候我还挺疑惑,这到底是啥厉害玩意儿?深入了解后才发现,这二哥数字底盘还是有点技术含量,融合了 SPA 架构的安全基因和 SEA 架构的智能化优势。用官方的话来讲就是给底盘注入了 “智慧” 和 “安全” 的双重灵魂。可在我看来,这应该是把底盘调校技术+智能化结合了。虽然我也没开过领克900不知道驾驶感受什么样,可这样组合感觉一下子就把领克 900 的档次给提起来了。

这个价位的车,说到底盘那就一定得涉及到空悬。之前看的其他几款车虽然也都是空气悬挂,可用的是单腔空悬,而领克900用的是闭式双腔空悬搭配 CDC 阻尼控制,听起来就很高级,但具体是怎么回事完全不清楚。后来我专门去研究了一下,才知道它能主动调节悬架刚度,调节范围特别宽可以在单腔和双腔之间切换。

而且它还运用了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结合道路 VR 识别和预瞄功能。通过摄像头、雷达这些传感器,能实时分析路面信息,然后提前调整悬架和动力输出。就好比车子有了 “预知未来” 的能力,提前为不同的路况做好准备。基于 AI 算法来预判路面情况。比如说遇到颠簸路段,它能自动切换到双腔模式,把震动吸收得干干净净。到了弯道,又能切换到单腔模式,增强车身的支撑性,防止侧倾,不管啥路况都能平稳应对。

这意味着啥呢?就是说在运动模式下,它能把悬架调硬,让车子在过弯的时候支撑性更强,驾驶起来更有激情。而在舒适模式下,又能变软,过减速带或者颠簸路面的时候,能把震动过滤得很好,坐在车里的人就不会觉得颠。起初我觉得这个底盘可以自己结合路面信息自动调节悬挂的强度,这就算数字底盘了,可实际上远不止此。

领克900还在后轮转向加上双 P4 电机的组合,这样设计能让后轮最大能转 20°,配合双电机扭矩矢量控制,转弯半径居然只有 5.25米,如果说领克900是一台思域或者卡罗拉那级别的车,有这样的灵活性没问题,关键领克900车身都5米多长了。依然能够这么灵活,就觉着这个设计的确实有点技术含量,即便那种狭窄的街道掉头、转弯也都特别轻松。

此外还有蟹行模式、原地掉头和灵巧转向这些功能,我第一次听说的时候都惊呆了。蟹行模式下,车子能像螃蟹一样横着走,以后在狭窄的车位停车,或者在拥挤的地方挪车,就方便太多了。原地掉头功能,之前只是在仰望U8上看到过,没想到领克900也拥有了。虽然这功能平时使用的频率不是很高,可关键时刻能用就很牛X了。

现在也没试过领克900, 不知道真正驾驶起来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体验,不过从领克以往的车型来看,底盘调校的都很优秀。而这次又匹配上了数字底盘,再我来看应该是1+1大于2的存在。

横向的对比了一下同价位的其他车型,领克 900 的数字底盘优势太明显了。就拿理想 L9 来说,它用的是单腔空悬,调节范围有限,还没有后轮转向功能。领克 900 的双腔空悬加上后轮转向,在操控灵活性和舒适性上,和它完全不是一个级别。再看看问界 M9,虽然它依赖华为 ADS 3.3 智驾系统,但底盘机械素质,像悬架技术、转向能力这些方面,还没达到领克 900 的集成化水平,特别是在狭窄场景的机动性上,差距很明显。忽然就觉得领克900的性价比还是蛮高。

不知道各位怎么看,反正我已经被它的 Super AI 数字底盘深深吸引了。它这种机械性能和智能控制深度融合的设计,真的很让人期待,就想看看实际开起来是不是真的像介绍的这么好。不过目前也有个顾虑,按道理所有机械设备组合都越简单越好,现在领克900的数字底盘虽然非常先进,可觉得略微有点复杂了,稳定性怎么样还是未知。不知道论坛里的各位对领克 900 的数字底盘有

啥看法?欢迎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来源:汽车茶话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