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货赚不赚钱看主播?如何招到能赚钱的稳定主播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9 16:08 1

摘要:做直播带货,老板和运营最头疼的不是缺流量、缺爆款,而是招错主播 —— 培训花了几万,档期空了半个月,最后要么主播卖不动货,要么闹着跳槽,所有投入全打了水漂。

做直播带货,老板和运营最头疼的不是缺流量、缺爆款,而是招错主播 —— 培训花了几万,档期空了半个月,最后要么主播卖不动货,要么闹着跳槽,所有投入全打了水漂。

今天这条内容,主播可划走(可能戳中痛点),但直播公司老板、运营一定要看完:教你用 “3 个核心筛选维度 + 7 天观察期”,快速锁定 “人货匹配、会卖货、听话照做” 的潜力主播,再也不做 “无效招人”。

很多老板觉得 “招错了大不了换”,但实际上,错误的主播会带来连锁损失:

时间成本:培训 1 个月,主播连产品卖点都讲不清,黄金带货期全浪费;资源成本:配了专属运营、投了流量预算,最后 GMV 连成本都覆盖不了;团队成本:主播 “反骨” 不服管,还会带动其他同事消极怠工;机会成本:大促前招错人,看着竞品爆单,自己只能干着急。

更扎心的是 “错配型” 主播:明明很努力,你也花了心思,但就是和产品不搭 —— 比如卖高端茶具,主播透着 “廉价感”;卖母婴用品,主播连育儿常识都不懂。这种情况下,再培养也难出业绩,最后只能 “放过彼此”,但损失已经无法挽回。

所以,筛选比培养更重要—— 与其花 3 个月 “拯救” 不合适的人,不如花 3 天筛出 “潜力股”。

筛选主播不是 “看眼缘”,而是有明确的评分标准。我们团队招主播,始终按 “人货匹配>播感分享>脚本逻辑” 排序,每个维度都有打分线,避免凭感觉决策。

第一维度:人货匹配(零容忍,80 分以下慎选)

“人货匹配” 是底线 —— 主播和产品不搭,再厉害也卖不动。怎么判断?两个核心标准:

内部看:公司同事看过主播后,还 “想再看”(比如卖国风服饰,主播穿汉服有古典气质,同事愿意多停留);行业看:对比同行业主播,用户看过你的主播后,还 “想再看”(比如卖运动装备,主播有活力,比同行更能让用户有代入感)。

我们给这个维度打分,100 分满分,80 分以下要慎重—— 除非主播状态特别好(比如主动研究产品、积极性拉满),否则再便宜也不招。毕竟,“人货不搭” 的主播,再培训也难打动目标用户。

第二维度:播感分享(会分享>只会播,40 分是及格线)

很多主播 “只会念脚本”,却不会 “站在用户角度分享产品”—— 这种主播,100 分最多给 40 分。怎么测试?别让他直接 “播”,而是让他 “分享”:拿一款你的产品,让他说说 “对这个品的看法”“为什么想推荐给别人”。比如卖零食,会分享的主播会说 “这个饼干咬下去有奶香味,不齁甜,我昨天追剧吃了半袋”;只会播的主播只会说 “这个饼干 9.9 元 3 包,大家拍”。前者能戳中用户需求,后者是硬推产品 ——能 “分享” 的主播,才具备做好转化的潜力。

第三维度:脚本逻辑(有 “一二三” 思维,才是可用之才)

主播会不会 “有条理地讲卖点”,决定了用户能不能 “听明白、想下单”。我们通常会出一道题:让他讲 “某款产品值得买的 3 个点”。比如让他讲 “檀香为什么值得买”:

合格的主播会说 “第一,香味自然不刺鼻;第二,颜值高,摆家里好看;第三,耐用,绳子结实不会崩”—— 有清晰的 “一二三” 思维,说话松弛;不合格的主播会说 “这个檀香很好,绳子弹力大,还有和田玉(扯无关信息)”—— 逻辑混乱,想到哪说到哪。没有逻辑的主播,哪怕人货匹配、会分享,也很难让用户记住卖点。但这个维度可培养,只要有基础逻辑,后续能通过脚本优化提升。

有人问:“怎么知道主播后续会不会稳定、听话?” 答案是:7 天足够了。7 天里,重点观察 4 个点:

学习力:教的产品知识、话术技巧,能不能快速掌握?比如第一天教的 “痛点 + 卖点” 话术,第三天能不能用在讲解里?积极性:会不会主动问问题?比如 “这个品的用户痛点还有哪些?”“我昨天的讲解哪里需要改?”,而不是 “推一下动一下”;任劳任怨:需要加班练脚本、调整直播时段,会不会抱怨?听话照做:教的方法能不能落地?比如让他 “讲卖点时加用户案例”,他会不会照做,还是坚持自己的 “老一套”?

如果 7 天下来,主播还是 “稀巴烂”—— 产品知识没记住、话术没改进、还总反驳建议,说明他 “学习力、悟性、积极性都一般”。这种主播就算留下来,后续也会频繁出问题,不如早点淘汰。

很多老板想:“直接找个‘来了就能卖货’的现成主播,不更省心?” 有这种主播当然好,但他们的问题更致命:

成本高:现成的 “能卖货主播”,薪资是新人的 2-3 倍,还可能要高额提成分成;不稳定:觉得 “自己有能力”,随时可能被竞品高薪挖走,你积累的用户、话术,最后都成了 “他人嫁衣”;没信仰:只为赚钱,对你的产品、品牌没感情,不会主动研究卖点,只会 “按脚本念”,遇到问题就甩锅;难管理:觉得自己 “厉害”,不服运营建议,你说 “要优化痛点话术”,他说 “我这么播一直卖得好”,沟通成本极高。

反而 “人货匹配、会分享、有逻辑” 的新人主播,虽然需要 7 天培养,但胜在 “稳定、听话、对产品有热情”—— 他们愿意跟着公司成长,长期价值远超过 “现成主播”。

筛出潜力主播后,怎么避免 “好主播错配时段”“业绩无法量化”?飞瓜智投的 “轮班” 功能能帮你解决 —— 毕竟主播是公司命脉,科学的排班和数据追踪,能让他们的价值最大化。

进入飞瓜智投【控制台】点击【轮班】,可精准切割每位主播的独立数据:比如 A 主播人货匹配度高,早间时段 UV 价值仅 2.1,调整到晚间后涨到 3.5,销售额直接提升 30%;通过 “主播对比” 功能,还能看到不同主播的能力图谱 —— 比如 B 主播擅长 “产品分享”,互动率高,C 主播擅长 “逻辑讲解”,转化率高,结合两人优势优化话术,能带动团队整体业绩。

更重要的是,轮班数据(观看人数、停留时长、成交订单数)能量化主播表现,后续考核、涨薪都有客观依据,避免 “凭感觉评价” 引发矛盾。

做直播带货,从来不是 “有主播就能做”,而是 “有对的主播才能做好”。老板、运营与其花时间 “拯救” 不合适的主播,不如用 “3 个维度 + 7 天观察期” 快速筛选,再用工具科学追踪 —— 这样才能少走弯路,早日打造出能 “稳定赚钱” 的 S 级主播团队。

觉得有用的话,点赞收藏,关注我,后续持续分享 S 级主播的筛选和培养技巧,帮你把直播业绩提上来!

来源:老房子门前的那条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