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员工爆料:发年终奖了,AA=2.5~2.75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7 09:02 1

摘要: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每次公司发年终奖,打工人的第一反应不是开心,而是先预估自己到底能拿多少,再打听别人拿了多少,最后又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被坑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每次公司发年终奖,打工人的第一反应不是开心,而是先预估自己到底能拿多少,再打听别人拿了多少,最后又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被坑了?

这玩意有时候就像是“薛定谔的猫”:公司不公开说具体数字前,你永远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赚了还是被画饼了。

这不,一位小鹏汽车的员工就发帖爆料称:
小鹏4月10号发年终奖了!
绩效分档是这样的:
A+>B+>B>C。
入职谈薪资的时候说是15薪,具体就是:
12个月基本工资+年底双薪(1个月+年终奖2个月。
重点来了:
去年小鹏就很给力,
说发2个月年终奖就真的发满2个月,没打折!
今年看起来也不错,绩效好的能拿更多:
AA档:2.5-2.75个月;
AB档或A+B档:2.5个月;
BB+档:2个月(大部分人在这档);
BB档:1.8-2个月;
BC档:1个月

不得不说,比起那些一毛不拔或者抠抠搜搜的公司,小鹏做的确实太良心了。

只不过,这良心的背后,其实也是反映出了当代打工人对职场的生存焦虑。

很多人之所以会羡慕,其实不是因为这钱多到离谱,而是因为“说多少就给多少”这件事本身,已经成了职场稀缺品。

就像小鹏这次被夸,无非就是因为“没打折”。

但仔细看绩效规则:AA才能拿2.75个月,BB+(也就是“大部分人”)只能拿2个月。

说白了,公司早就算好了账:把标准定高点,让少数人吃肉,多数人喝汤,最后还能落个“大方”的名声。

但就是这样简单的操作,很多公司就是做不到。

不过,这套规则也有弊端:既然对绩效进行了分档,那就注定要有人垫底。哪怕团队全员拼命,也得硬选个C来背锅。

它最阴险的地方就是在于:它让打工人互相撕咬,还觉得理所当然。

你熬夜加班拿了B+,正郁闷呢,转头发现隔壁组有人拿A:这其中的原因可能不是因为他比你强多少,而是领导要“平衡比例”。

所以说,很多时候,绩效这东西其实跟公平没啥多大的关系,它只不过是资源分配的游戏罢了。

总体来说,小鹏这次也确实值得肯定。

只不过,我们作为打工人,就不能单纯地把年终奖当作一场赌局。

在我看来,我们与其去讨论“小鹏今年年终奖发没发满”,还不如多想想为什么打工人的收入要靠年终奖这种不确定因素来支撑。

之所以年终奖会成为救命稻草,不就是因为打工人的月薪低、时薪低。

与其夸企业“守信”,还不如想想怎么让职场规则更透明:比如绩效标准全员公开、裁员补偿按法律顶格给、加班费算进合同里...

等到打工人不再为“本该拿的钱”欢呼的时候,或许我们才算真正站起来吧。

来源:文化小探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