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桂花,亦称木樨、木犀,又名岩桂、金粟,雅号仙友。特产于我国西南部、喜马拉雅山东段。栽培历史已有2500余年,早在周秦时的《山海经》中已有记载。18世纪70年代传至英国,后欧洲一些国家相继引种。
★06诗词画里九月花(二.桂花)
桂花,亦称木樨、木犀,又名岩桂、金粟,雅号仙友。特产于我国西南部、喜马拉雅山东段。栽培历史已有2500余年,早在周秦时的《山海经》中已有记载。18世纪70年代传至英国,后欧洲一些国家相继引种。
桂花为木樨科的常绿港木或小乔木,株高二三丈,树姿挺秀,风韵高古,叶对生、椭圆形、油绿色,全缘或上半部疏生细锯齿,因革质而终冬犹秀;秋季开花,花密集集生于叶腋,花小四出,有白、黄、红等色,皎洁清丽,古香清溢,香韵极浓。
桂花为我国传统观赏名花,较为名贵,1987年被评为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因栽培历史上而变种较多,常见的有金桂(丹桂,花橙黄色)、银桂(花黄白色)和四季桂等。
桂花可提取芳香油,或者用作食品、糖果等的香料,如“桂花浸膏”便是,其根、叶、花、果实亦可供药用。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客户端查看)繁花不识风霜苦
◎ 《咏桂树》南北朝.范云
南中有八树,繁华无四时。
不识风霜苦,安知零落期。
☞ 赏读:南山里的桂树很多,四时繁华不知季节转换为何,风雨霜苦无所畏惧,自然不知零落枯败是何时了!四季常繁绿,花迎秋霜绽,众芳零落唯桂花香溢而不枯萎,此为然!
春桂芳华傲秋色
◎ 《春桂问答》唐.王绩
问春桂,桃李正芳华。
年光随处满,何事独无花。
春桂答,春花讵能久。
风霜摇落时,独秀君知不。
☞ 赏读:春天的桂树啊!桃李芬芳花正繁,如此好的年岁光华,你怎么不开花呀?
春天的桂树回答说,春天的花朵怎么能持久呢!在秋天风霜摇落时,是我独自秀丽于寒凉你知不知道?
一问一答,拟人化手法更显桂花独秀于秋风的傲然不群,或为“斗酒学士”酒后自言自语吧!
山桂移来一园香
◎ 《咏桂》唐.李白
世人种桃李,皆在金张门。
攀折争捷径,及此春风喧。
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
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
清阴亦可托,何惜植君园。
☞ 赏读:世上的桃李都种在显耀门庭人家,春风喧嚣时,都成为人们争相攀折的对象。等到秋霜普降时,就再无荣华了。人们怎么知道南山的桂树,绿叶常存,清荫可个,怎么就不能种植在庭院里呢?!花依时而开,非因人而移,时因花而别,乃太白人心思之!
冷霜落珠桂花湿
◎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霜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赏读:夜凉如水,冷霜湿花,月明人尽望,秋思谁无有?怜惜桂花湿,思乡情难忘!“性情在笔墨之外”,妙在感秋而不言己怀秋,超然物外心景自通!
桂花独占小山幽
◎ 《有木诗八首之丹桂》唐.白居易
有木名丹桂,四时香馥馥。
花团夜雪明,叶剪春云绿。
风影清似水,霜枝冷如玉。
独占小山幽,不容凡鸟宿。
匠人爱芳直,裁截为厦屋。
幹细力未成,用之君自速。
重任虽大过,直心终不曲。
纵非梁栋材,犹胜寻常木。
☞ 赏读:丹桂四时有香馥,花团锦绣夜如雪明,绿叶簇拥如春云,风来影清如水,霜至枝冷似玉,常在山中幽放,俗鸟也无宿留。木匠喜欢用方直的木材盖房屋,可是,桂木细小难托重压,但直而不屈,既便不是栋梁之材,但也不是寻常的树木。花木四时,芳华自在,花傲清霜,木落幽山,终各有所用。白乐天藏理于诗中,人有别才木各为材,选其能用自是堪用!
秋风摇曳桂花袅
◎ 《山中桂》唐.雍裕之
八树拂丹霄,四时青不凋。
秋风何处起,先袅最长条。
☞ 赏读:桂树丹华拂风,四时常青不凋,秋风无论从哪里吹来,都先吹拂袅袅婷婷的桂花香秀。绿摇香散花自在,和与秋风舞韶华耳!“楚客”漂泊者,寄情于此也!
秋山桂香落人衣
◎ 《秋山吟》唐.施肩吾
夜吟秋山上,袅袅秋风归。
月色清且冷,桂香落人衣。
☞ 赏读:秋行山上,夜吟和袅袅秋风一起和合,月色清影里凉意袭人,桂花香来如风落秋衣而淡淡悠远,谁谓但名人诗好,此“开发澎湖先驱者”的诗“新奇瑰丽,格高似陶,韵胜似谢,其品格当不在李杜下。”此诗可窥见其诗风神韵!
繁英幽独满目鲜
◎ 《山桂》唐.李德裕
吾爱山中树,繁英满目鲜。
临风飘碎锦,映日乱非烟。
影入春潭底,香凝月榭前。
岂知幽独客,赖此当朱弦。
☞ 赏读:一代名相雅好山中树,是为繁英夺目,如迎风飘来细碎的锦缎,映着太阳纷纭却不朦胧,绿影倒映在清澈的潭水里,花香如凝在清月亭榭前。那知是幽幽孤傲的芳华自在,把这亭榭当做了深红的琴弦,弹出了秋夜满园的香溢紫郡长安城!政治家的清闲自娱于此,文学家的笔下花香自来!
风雨幽隐花亦香
◎ 《山上桂》唐.于武陵
日暖上山路,鸟啼知已春。
忽逢幽隐树,如见独醒人。
石冷花开晚,风多叶落频。
樵夫应不识,岁久伐为薪。
☞ 赏读:春暖山路,鸟啼早知,非是于散客占卜而得。山路十八弯,蜿蜒曲折来,幽然在山间角落里碰见如隐居者的桂树,似人独醒于山野的散逸落落,开花晚至秋凉石冷,秋风渐多叶自飘落,芬芳馥郁因孤独而不为人识,樵夫自然认不得,年年都砍去当柴火。悲也!于武陵是否在借物喻己之廖然坎坷乎?!
桂香开尽桂子露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玉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 赏读:这首诗是否也是唐末“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别人咏桂以花为赞,皮日休为何来赞桂子?还是大殿前拾得的嫦娥掷玉!醉吟先生是否醉在了秋风里?!
晚风不改桂枝香
◎ 《初植松桂》唐.陆龟蒙
轩阴冉冉移斜日,寒韵泠泠入晚风。
烟格月姿曾不改,至今犹似在山中。
☞ 赏读:斜阳慢慢移开了光阴的脚步,丝丝晚风带寒来,月下无限的风姿绰约,还是和山中的芳华自洁一样,丝毫不改本初的清丽模样。江湖散人的心情始终放不下山野的逸兴情怀。
来源:此夜无风也无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