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满山翠绿的茶园间,侗家儿女哼着山歌采夏秋茶。山下,黎平县中潮镇产业园区现代化加工厂内,两条夏秋茶生产线轰鸣运转、数字屏幕上茶叶加工数据实时跳动——每天有近15吨茶青在这里完成加工,随后发往各地茶饮公司。
满山翠绿的茶园间,侗家儿女哼着山歌采夏秋茶。山下,黎平县中潮镇产业园区现代化加工厂内,两条夏秋茶生产线轰鸣运转、数字屏幕上茶叶加工数据实时跳动——每天有近15吨茶青在这里完成加工,随后发往各地茶饮公司。
看着眼前忙碌的车间,贵州蝉之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吴川平难掩激动:“瞄准行业前景就是干。现在政府干事创业的劲头、办事效率的提升,让我们对未来充满底气。这半年来,企业加速发展,离不开这份鼓励与支持。”
今年以来,黎平县委、县政府在服务企业方面,主动靠前,精准施策,全程跟进服务。
“我们的发展需求能被及时关注,遇到的困境也有部门主动对接解决。”吴川平举例说,今年公司收购茶青需大量流动资金,政府第一时间为企业宣传贴息贷款政策,并协调银企对接,解决了燃眉之急。
时间回溯至2016年,吴川平返乡创业,联合当地茶农等成立合作社,打造茶叶品牌。九年深耕,她创办的蝉之声公司已成长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黎平茶产业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今年,黎平县茶叶种植面积达27.08万亩,年产值13.73亿元,带动12万人次就业。茶产业已成为当地富民兴县的支柱产业之一。
随着“黎从榕”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战略推进,黎平茶产业迎来更多发展机遇。吴川平顺势而为,与广东佛山企业合作,共同投资建设数字化工厂,打造500亩数字化茶园、2条数字化生产线,推动茶叶生产向智能化、精准化升级。
“我们要让每一片茶叶都有‘身份证’,通过溯源系统让消费者喝得放心。”看着数字屏幕上跳动的加工数据,吴川平脸上满是自豪。
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她还牵头创立黎平县数字农业矩阵发展体系,涵盖农业大数据溯源、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供应链整合、电商销售四大系统,让传统茶产业装上“数字引擎”。
“黎平作为茶叶大县,我们需要不断创新,突破传统模式。下一步,我们将瞄准速溶抹茶、中高端药用萃取等领域,全力抢滩康养、医疗保健市场,推动茶产业向高附加值方向转型。”吴川平说。
如今,黎平茶不仅畅销全国,还通过跨境电商平台销往海外。侗族儿女的新茶歌,传播得越来越远。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余光燕
编辑 李丽
二审 陈丹
三审 安通
来源: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