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日——哈尔滨二四二医院提醒您早防早治守护认知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9 20:10 1

摘要:每年9月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早防早治,守护认知” ,旨在提高公众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识,推动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早防早治

守护认知

9·21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

每年9月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早防早治,守护认知” ,旨在提高公众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识,推动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阿尔茨海默病,又称为“老年痴呆症”,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65岁以上人群中,年龄每增加5岁,患病风险就会增加1倍。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剧,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数量持续上升,目前已超过1000万例,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一、它不是自然的“老糊涂”,而是一种疾病

很多人认为,年纪大了,记忆下降、脾气变怪是正常的。这是一个最大的误区。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痴呆症”中最常见的类型。它会导致大脑细胞大量死亡,造成大脑功能不可逆的衰退。

它的核心症状不仅是“遗忘”:

记忆障碍:尤其是近期记忆减退,重复提问,忘记刚发生的事情。

执行功能下降:原本熟悉的家务、财务处理变得困难,计划和组织能力下降。

定向力障碍:在熟悉的地方迷路,分不清年月日甚至季节。

语言问题:找词困难,叫不出常见物品的名字,言语空洞。

性格和行为改变:可能变得冷漠、抑郁、多疑、焦虑或易怒。

二、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至关重要

虽然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早期诊断意义非凡:

排除可逆因素:有些记忆下降是由甲状腺功能减退、维生素B12缺乏、正常压力脑积水等可治性疾病引起的,早诊断可避免误诊。

及时药物干预:现有药物可以在早期延缓疾病进展,最大限度保留患者的功能和生活质量。

预留准备时间:让家庭有足够的时间为未来做规划(照护、财务、法律等),并让患者本人也能在认知能力尚可时参与决策。

降低照护压力:早期对家属进行科普和教育,能更好地理解患者的行为,减少照护摩擦和身心负担。

如果您或家人出现以下迹象,建议及时前往神经科就诊:

1.记忆减退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

2.计划事情或解决问题出现困难。

3.完成原本熟悉的任务感到困难。

4.对时间或地点感到困惑。

5.言语表达或书写出现新问题。

6.把东西放错地方且无法找回。

7.判断力下降。

8.退出工作或社交活动。

9.情绪和性格的改变。

三、作为家人,我们可以做什么?

爱与理解是最好的“良药”。

1.正确认识疾病:理解患者的异常行为是疾病所致,并非故意为难。减少争吵,多些耐心。

2.确保安全:管理好药品、电源、刀具,防止走失(可佩戴黄手环、安装定位器)。

3.有效沟通:交流时语速放缓,一次只说一件事,使用简单的词语和句子。

4.鼓励参与:根据患者能力,鼓励其参与简单的日常活动,如叠衣服、听音乐、散步,维护其尊严和价值感。

5.照护者减压:照护者身心压力巨大,请务必给自己休息的时间,寻求其他家庭成员或社会支持资源的帮助,只有照顾好自己,才能更好地照顾家人。

四、健康生活,是守护大脑的最佳方式

虽然年龄和遗传是主要风险因素,但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或延缓发病:

“地中海饮食”模式:多蔬菜、水果、鱼、坚果、橄榄油,少红肉和饱和脂肪。

坚持规律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保持社交活跃:多参与社区活动,与朋友家人保持联系。

持续学习思考:阅读、下棋、学习新技能,让大脑经常活动。

管理好“三高”:严格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胆固醇。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目前,虽然阿尔茨海默病无法完全治愈,但通过药物治疗和非药物干预,可以有效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药物包括胆碱酯酶抑制剂、NMDA受体拮抗剂等,这些药物可以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精神行为症状。非药物干预则包括认知训练、康复治疗、音乐疗法、运动疗法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患者维持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社交技能,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同时,也提醒广大市民,要关注自身和家人的认知健康,定期进行体检,如发现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下降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守护认知健康,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点亮记忆之光。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