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落幕的2025外滩大会上,一支来自上海老年大学的“银发宣讲团”引人瞩目。团队中平均年龄超60岁的成员,不少来自杨浦各个社区,他们正从昔日数字时代的追随者,转变为如今前沿科技的传播者,实现了从杨浦课堂到世界舞台的精彩跨越。
近日落幕的2025外滩大会上,一支来自上海老年大学的“银发宣讲团”引人瞩目。团队中平均年龄超60岁的成员,不少来自杨浦各个社区,他们正从昔日数字时代的追随者,转变为如今前沿科技的传播者,实现了从杨浦课堂到世界舞台的精彩跨越。
植根杨浦社区
老年教育的价值外延
在9月10日至13日举办的2025外滩大会上,上海老年大学的“银发宣讲团”已是第三次受邀亮相。他们身着统一服装,精神矍铄地穿梭在人潮涌动的科技展区。
在“核聚变”展台前,宣讲团成员沉稳而自信地向中外来宾讲解。他们巧妙地将复杂的“可控核聚变”原理比作“人造小太阳”,用生活化的语言和饱满的热情,将尖端科技知识娓娓道来。
“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大家明白,这些看似遥远的科技,其实与我们的未来息息相关”,宣讲团成员中62岁的孔彩珍女士分享道。流利的讲解和亲切的互动,赢得了现场嘉宾的高度评价,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长者“数字赋能、老有所为”的崭新形象。
这支宣讲团的成功并非偶然,它植根于上海老年大学深厚的社区教育土壤。以上海老年大学杨浦分校为例,作为区域内老年教育的重要基地,它致力于为老年人打造“家门口”的优质学习圈。在杨浦,许多老年人正是在这一课堂里初次接触智能手机应用与学习制作短视频,从而推开了通往数字世界的大门。
上海老年大学副校长王敏表示,学校始终坚守“实践赋能+社会服务”的教育理念,组织学员参与外滩大会,正是为了给老年群体搭建一个接触前沿科技、融入数字社会的桥梁。
从杨浦的社区课堂,到外滩的国际展台,变化的只是舞台,不变的是那份“博学厚德、康乐有为”的追求。
从学习者到传播者
书写“智慧养老”新篇章
“银发宣讲团”的成员们正在实现一场意义深远的身份转变——从“数字技术学习者”到“数字技术传播者”。他们不仅自己在拥抱数字化浪潮,更立志成为带动同龄人的“星星之火”。
孔彩珍表示,大会结束后,宣讲团成员们会将此次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带回校园课堂,把最新的科技理念和数字应用知识传递给更多的同龄学员。他们的目标是,努力让“银发力量”成为数字社会发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一行动生动诠释了上海在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和“智慧养老”方面的探索与实践。这些活跃在科技前沿的“银发族”,以亲身经历证明了年龄不应是学习和参与的障碍。他们的讲解丰富了“智慧养老”的内涵,为新时代“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老年生活图景书写崭新的篇章。这群可敬的长者,正在成为连接科技与生活、弥合数字鸿沟的重要桥梁,为上海增添更多温暖人心的力量。
文字 | 沈莹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来源:上海杨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