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楼道堆物一直是社区治理的“老大难”,如何以“公益”“环保”等为切入点,为建设美好社区交出一份满意答卷?近日,长海路街道用一场“馨绿长海·‘塑’战速决——‘益’起环保吧!”公益游园会给出答案。
楼道堆物一直是社区治理的“老大难”,如何以“公益”“环保”等为切入点,为建设美好社区交出一份满意答卷?近日,长海路街道用一场“馨绿长海·‘塑’战速决——‘益’起环保吧!”公益游园会给出答案。
活动以公益游园会的形式,通过倡导环保理念、减少资源浪费、号召参与公益,为居民家中“减负”,更为小区楼道“减负”,助力攻克楼道堆物的基层治理难题。
1
环保游园,旧物获得新生
“一个塑料瓶加打卡,就可以兑换一个环保杯!”“带来旧书,可以免费换蔬菜。”“套圈赢奖品来了”……
下午2点,国华广场一楼热闹起来,公益游园会从以物换物,到爱心义卖,再到免费义诊,每个摊位都吸引了不少居民前来参与。其中,“给个好‘瓶’,有口皆‘杯’”区域人气颇高,居民们拿着空塑料瓶,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完成线上互动打卡,即可换取实用的环保饮水杯。一旁,以书换“蔬”摊位前,居民们拎着一袋袋旧书来兑换新鲜蔬菜,收获满满。
“家里囤了一些旧书,尤其是童书,孩子长大已经不太会读了,占地方又舍不得扔。这个活动既处理了旧书,又换回了晚餐的食材,一举两得。”居民李女士笑着说。
游园会现场还设置了多个功能性服务区。例如,环保手作达人展示区邀请了彩绘师前来面部彩绘;“记忆花园”由社区老年志愿者教大家用扭扭棒编制“记忆之花”;上海淞衍堂中医则现场提供免费健康咨询服务……
“这次活动是‘馨绿长海’行动系列活动的一部分。此前,我们已经将以物换物市集开进社区,如今还开进了商区。未来,我们将把馨绿长海一直办下去。”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2
亲子联动,培养环保意识
活动特别设置的亲子义卖专区,成为了游园会最热闹的一角。各家社区居民带来了整理好的闲置物品、玩具和旧书,铺开台面、明码标价,摆出了“跳蚤市场”的气势。
在家长的帮助下,孩子们个个认真对待,不仅细心地布置自己的小摊位,还忙着定价、叫卖、打折“促销”,每个环节都忙活得有模有样。摆摊过程中,大家还不忘四处“串门儿”,到别家摊位上买一些喜欢的好物。这些平日里可能被堆放在楼道或角落的闲置物品,在当天找到了新的归宿。
“很高兴能参加这次义卖活动。孩子通过自己摆摊,学会了旧物利用,还锻炼了交流能力。”一位参与活动的家长表示,“更重要的是,他们从小就能树立起环保和公益的意识。我们家也腾出了更多空间!”
不仅如此,在国华广场四楼,还开启了一场“人生海海”可持续艺术工坊活动,让亲子家庭用废旧矿泉水瓶、镜子进行艺术创作。有的孩子用颜料在镜面上画出蓝天白云、艳阳高照的大自然,有的孩子则用半个矿泉水瓶绘出了一片“海洋”……一件件充满童真与创想的作品诞生,现场欢声笑语不断。
“我们希望让废弃物重生,并借助这个艺术性的过程,给亲子家庭带来联结善意、启迪生态意识的沉浸式体验,真正将环保、可持续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心中。”活动负责人表示。
3
攻克难题,为楼道减负
长海路街道辖区内有不少老旧小区,楼道堆物问题成为基层治理“顽疾”。废旧家具、自行车、纸箱、儿童玩具等各种物品挤占公共空间,不仅影响环境卫生,还存在安全隐患。传统整治方式往往效果有限,容易回潮。
通过开展“馨绿长海”行动,长海路街道正尝试探索一条新路径:不是简单清理,而是让闲置物品流动起来,实现价值再生;不是强制命令,而是通过倡导环保理念,引导居民主动参与。
“许多堆放在楼道的物品,对物主来说可能已经失去使用价值,但又觉得丢弃可惜。”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通过搭建置换平台,让这些物品找到需要的人,从而从源头上减少楼道堆物。这样能够实现治理关口的前移,变‘清存量’为‘控源头’。”
从社区到商区,“馨绿长海”行动在不断创新和拓展,激活社区自治的活跃动能。据了解,本次游园会由长海路街道的社区公益基金会、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共同主办,引入了多元化的参与主体,包括企业、社会组织、学校和志愿者队伍,进一步扩大了公益环保号召力的覆盖面。
来源:上海杨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