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集团控股董事会改组“8退3进”,开启一轮资本化助跑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6 15:54 1

摘要:没有任何前兆,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于4月中旬启动了新一轮董事会改组,最大变化就一个:8人退出,3人新进。最有意思的是,新进董事会的三位董事,背后都有资本与投行的背景,社会资源丰富。这将为海信集团未来的发展,注入了哪些新的变数和惊喜?

没有任何前兆,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于4月中旬启动了新一轮董事会改组,最大变化就一个:8人退出,3人新进。最有意思的是,新进董事会的三位董事,背后都有资本与投行的背景,社会资源丰富。这将为海信集团未来的发展,注入了哪些新的变数和惊喜?

孙力||撰稿

山东当地媒体率先披露了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信集团控股”)董事会的改组一事。

其中的最大变化,公司原独立董事张亚勤、董事陈彩霞及刘鑫,监事许晓蓉、夏峰、杨馨、曲俊宇、刘振顺等8人同时退出,新增JIAO SHUGE、王新宇、金志国等3人为董事。

海信集团控股董事长贾少谦、副董事长杨绍鹏,以及董事总经理于芝涛、董事刘克诚、孙明铭、高燕则保持稳定。

公开资料显示:海信集团控股公司此次新增的三位董事,背景不简单、实力非凡。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名称为JIAO SHUGE(焦树阁)公开身份为鼎晖投资董事总经理。作为中国最早由专业的投资与金融人士,联合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创立的专注于中国市场的另类资产管理公司,鼎晖投资近年来相继投资了美的集团、九阳、顺丰、百丽、晨光文具、李宁、JS环球生活等一大批中国知名公司。JIAO SHUGE(焦树阁)虽然已经是新加坡籍,却是地道的山东人。

金志国曾是青岛本土企业青岛啤酒的董事长,离职后又陆续加盟顾家家居、新华都、乐居等多家公司,出任高管。如今,金志国不只是拥有多家投资公司、网络公司,还是张小泉、山东信得等公司董事,以及深圳宝通、兰州泰和水烟等公司董事长。

王新宇,10多年前曾担任过海信集团控股旗下海信家电的独立董事,以及MBKPartners(安博凯直接投资基金)高级副总裁,并拥有一家在香港注册的私人股权投资公司,名为JPCapitalInvestmentLimited,重点关注金融、科技、医疗健康、消费和TMT(科技、媒体和电信)等领域投资。

退出海信集团控股董事会的独董张亚勤曾任微软(中国)董事长、百度总裁,董事陈彩霞曾任海信集团总裁办公室主任、工会主席、人力资源部总经理,海信集团控股公司董事会秘书长、人力资源部总经理,现为公司高级副总裁。董事刘鑫,曾任海信国际营销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总经理、海信集团控股财务负责人等职。

海信集团控股公司内部管理层的2位董事退出,引进来自外部投行和机构的3位董事,在家电圈看来,这一动作的背后释放出海信集团控股公司下一步的经营战略和发展思路,迎来新的转折点。外部投行资本的持续,将会为海信集团控股的发展转型注入更多的资本力量和外部资源,增加了更多的业务拓展想象空间。

这应该是海信集团控股新一轮变革的起点。比如说,已经启动多年的海信C端业务整合,至今推进缓慢,只是市场端的联合营销与推广,并没有在供应链、产业链实现全面协同。背后,则是受制于旗下两家独立的上市公司海信视像与海信家电,分别负责黑电和白电的运营,很难在现有的上市公司管理规范和制度之下拉通。那么,C端打通必然要解决两家上市公司的体制问题,是合并还是有其它选项?海信管理层都不能再等待了!

同样,在B端,海信集团控股旗下地产、半导体、能源、汽车电子、网络信息、金融、医疗健康等业务四处扩张,各目前多是处在“产品公司为主体”的各自发展阶段,不同业务之间的协同性、关联性并不强。下一步,哪些B端业务拥有做大做强的空间和机会,哪些业务还需要调整和优化,单靠海信集团控股多年以来在消费电子电器行业的经验、人脉和资源,是不足以支撑其B端业务的快速发展,这就需要来自外部的资本和资源对接。

来自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目前海信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股东,包括周厚健等106名自然人,以及海信集团有限公司、青岛新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青岛恒信创势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海丰航运有限公司、青岛员众兴投资中心(有限合伙)、青岛员利信息资询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员享一号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直至青岛员享十九号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等。

可以看到,青岛国资委100%持股的海信集团有限公司,已经不是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这一轮海信集团控股的董事会调整纳新,无疑为公司新一轮的全球化扩张、多元化拓展注入新的力量和资源。

家电圈所有标注为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