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唐诸多皇帝,解决藩镇最彻底,为何是唐宪宗?3品格直追太宗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16 16:12 1

摘要:小僮今天要跟大家聊个"职场逆袭"的故事。话说唐朝安史之乱后,各地藩镇就像分公司架空集团总部,皇帝说话还不如节度使放个屁响。可偏偏到了唐宪宗李纯这儿,硬是把这些"地头蛇"收拾得服服帖帖。那么问题来了:晚唐那么多皇帝,为啥就这个"80后"小伙儿能把藩镇问题解决得最

小僮今天要跟大家聊个"职场逆袭"的故事。话说唐朝安史之乱后,各地藩镇就像分公司架空集团总部,皇帝说话还不如节度使放个屁响。可偏偏到了唐宪宗李纯这儿,硬是把这些"地头蛇"收拾得服服帖帖。那么问题来了:晚唐那么多皇帝,为啥就这个"80后"小伙儿能把藩镇问题解决得最彻底?

要说唐宪宗这人,从小就不是个省油的灯。小僮翻史料时发现个有趣的故事:小时候爷爷唐德宗把他抱在腿上逗着玩,问他:"你是谁家孩子啊,怎么坐朕腿上?"结果小屁孩张口就来:"我是第三天子!"这话把老皇帝惊得一愣一愣的。您品品,这霸气侧漏的劲儿,活脱脱一个"天选之子"啊!

登基后的李纯更是把"学霸"人设立得稳稳的。别人当皇帝忙着选妃享乐,他倒好,天天抱着贞观、开元时期的实录研究。小僮想象那个画面:深更半夜,烛光下年轻皇帝皱着眉头做笔记,活像现在考研的学生。这学习劲头,难怪后来能成为"晚唐最佳CEO"!

单枪匹马可干不过藩镇。唐宪宗最厉害的地方,是组建了一支史上最强的"削藩梦之队"。小僮给您数数这些狠角色:

头号军师李吉甫,这位可是个"多边形战士"。白天在朝堂上怼宦官、削藩镇,晚上回家还写地理书。《元和郡县图志》这书厉害啊,相当于给皇帝做了个全国藩镇的"体检报告",哪儿兵力空虚、哪儿钱粮充足,写得明明白白。

硬骨头武元衡更绝,明知藩镇要暗杀他,照样该骂骂、该削削。结果真被刺客当街捅死,临死前还喊着"削藩不能停"。这气节,比现在某些见风使舵的官员强到天上去了!

还有那个被刺成重伤还不忘工作的裴度,活脱脱一个"唐朝版钢铁侠"。小僮读到他被刺客砍中脑袋还坚持上朝的记载时,差点以为在看武侠小说。就冲这份拼命三郎的劲头,藩镇不灭都没天理!

打仗就是打钱粮,这个道理唐宪宗门儿清。他爷爷唐德宗搞的两税法,到他这儿被玩出了新花样。宰相裴垍在江淮减税,李绛在北方屯田,四年开垦4800顷,收了4000万斛粮食。小僮换算了一下,差不多够十万大军吃一年!

最绝的是元和六年(811年),全国粮食大丰收。您想啊,老百姓吃饱了,当兵的粮饷足了,国库充盈了,这不就是古代版的"经济内循环"吗?有了这底气,唐宪宗腰杆挺得笔直:打!往死里打!看谁还敢跟中央叫板!

唐宪宗的军事策略,简直就是教科书级的"精准打击"。小僮总结了他的"削藩三板斧":

第一斧叫"杀鸡儆猴"。刚登基就碰上西川节度使刘辟造反,二话不说派高崇文带兵镇压。这仗打得干净利落,把刘辟押到长安咔嚓一刀。其他藩镇一看:嚯!新皇帝是个狠角色!

第二斧叫"重点突破"。淮西吴元济闹得最凶,那就集中火力往死里打。李愬雪夜下蔡州那一仗,堪比现代特种作战。大冬天顶着风雪长途奔袭,直接把叛军老窝端了。这战术水平,放现在都能上军事学院教材!

第三斧叫"乘胜追击"。收拾完淮西,马上调转枪口打淄青李师道。裴度带着大军一路平推,打得叛军内部分裂,最后李师道被自己人砍了脑袋。这套组合拳下来,藩镇们彻底蔫了。

唐宪宗最让小僮佩服的,是他深谙"打一巴掌给个甜枣"的道理。对负隅顽抗的往死里打,对服软的该赏赏、该安抚安抚。河北三镇实力强?那就先放着,等时机成熟再说。这政治智慧,比他那动不动就硬刚的爷爷唐德宗强太多了!

您看后来河朔三镇的节度使,虽然还是世袭,但都得乖乖来长安走个任命流程。表面功夫做到位,大家面子上都过得去。这套"中国式管理智慧",唐宪宗玩得那叫一个溜!

小僮读到唐宪宗晚年有些昏聩时,不禁扼腕叹息。要是他能保持前半段的英明神武,说不定真能再造一个大唐盛世。不过话说回来,能在晚唐那个烂摊子里把藩镇问题解决到这种程度,已经堪称奇迹了。各位看官觉得,要是唐宪宗多活二十年,大唐会不会迎来第二次"开元盛世"呢?

来源:无风苦起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