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发展】晋能控股华越机械:“智造”赋能 制造提效

B站影视 2024-12-10 15:42 2

摘要:12月4日,《科学导报》记者走进晋能控股华越机械公司支架制造厂的新铆装车间,焊接机器人们正忙碌地“秀”技术。伴随着一声清脆的电流声响起,变位焊接机器人的两条“手臂”就在焊接线上“起舞”,闪耀的焊花四处迸射。

12月4日,《科学导报》记者走进晋能控股华越机械公司支架制造厂的新铆装车间,焊接机器人们正忙碌地“秀”技术。伴随着一声清脆的电流声响起,变位焊接机器人的两条“手臂”就在焊接线上“起舞”,闪耀的焊花四处迸射。

当工件的一个面焊接完毕后,电焊工杨鹏勇一按操作按钮,翻转平台就自动旋转到下一个焊接面,随后选择相应的程序,变位焊接机器人又继续对工件进行焊接作业。众所周知,焊接作业热辐射大、烟尘多、操作技能要求高,使得这份工作并不好做。杨鹏勇介绍,以前电焊工需要蹲在电焊机旁,一手举着防护面罩,一手长时间端着焊枪,在高温中工作,十分考验工人的体力和毅力。

“这个变位焊接机器人的工件平台可以来回翻转,从放到平台到焊接完毕,工件的每个面都可以翻转到,不必借助外界的力量就能来回翻面完成焊接。”在杨鹏勇看来,一台变位焊接机器人相当于两个熟练的焊接人员,即使长时间持续工作,仍能保证焊接过程的稳定性和质量。目前,华越机械公司已累计投入18台(套)焊接机器人,实现组群式发展、规模化作业,焊接工序自动化率达到60%以上。

在支架制造厂下料车间,一个长约26米的“小火车”映入眼帘。透过绿色的有机玻璃,一个激光切割头正对一块25毫米厚的钢板进行作业,巡边、激光除锈、切割,一会儿工夫,这块钢板就被“裁剪”分成数块大小不等的工件,上下平台一交换,这些钢材被移动到了卸料区。

“这是我们今年3月引进的激光下料切割机,原材料回来之后,第一步就是到这里进行剪裁,在激光作用下,很快就能把料切割成想要的形状。”支架制造厂副厂长孔林俊介绍,这台激光下料切割机可以切割60毫米以下所有板材,下料尺寸精度可以达到正负0.3毫米,而且表面无残渣,切割面光洁度高,变形量小,省去了后续大部分的机加工工序。

近年来,华越机械公司在液压支架、油缸、皮带机、圆环链等生产线大规模、高规格投入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制造设备和应用系统,关键工序装备数控化率超过60%。淘汰传统火焰切割工艺,引进激光切割机、等离子坡口切割机器人等,突破下料、切坡口等关键工序瓶颈,提高了下料精度、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钢板下料能力提升了40%。

在华越机械公司,还有很多看不见的“神经系统”,在该公司调度中心,大屏上实时显示现场生产人员的工作情况。华越研究院技术人员潘琪元刚打开系统,就看到一条弹窗信息,“看,显示红框框的这里,是职工在工作区域使用手机被抓拍到了。”潘琪元展示的是由华越机械公司搭建的AI视频监控系统,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调试与改进,近期正式投入使用。

该系统可对现场生产人员不戴安全帽、使用手机、未穿工作服等10余种特定情景进行自动识别、自动抓拍,同时具有报警、统计、信息报送等功能。该系统的使用,推动安全监管监察模式向远程化、智能化、可视化转变,提高安全监管监察效能的同时,不断提升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安全生产水平。

CAXA MES智能制造系统、ERP系统、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大功率设备在线检测系统、智能供配电系统……一个个看似独立,却又相互关联的数据化网络,实现了生产过程用数据“控制”,品质检测用数据“说话”,能源消耗用数据“管控”,以数据的高效应用为公司创造价值。

下一步,华越机械公司将以智能化、数字化为重要抓手,引领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推动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加快推动由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不断打造竞争新优势。

■ 科学导报记者 王小静 通讯员 侯文周

来源:科学导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