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女教师在两个三人微信里聊八卦,被拘留2天,如今起诉公安局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9 21:11 1

摘要:最近,杭州一位女教师就因为在两个三人微信群里聊了几句 “八卦”,结果被台州警方给行政拘留了。现在呢,这位女教师气不过,直接把公安局告上了法庭,还觉得“这就是普通人常干的事,没什么大不了”。

最近,杭州一位女教师就因为在两个三人微信群里聊了几句 “八卦”,结果被台州警方给行政拘留了。现在呢,这位女教师气不过,直接把公安局告上了法庭,还觉得“这就是普通人常干的事,没什么大不了”。

这案子马上要开庭了。

事情得从 2024 年 11 月 26 日说起。当事人林女士(化名)在没有核实信息真实性的情况下,脑子一热,就在一个叫 “果冻局长群” 的微信群里,说起了某教师 “卖淫” 的不实信息。这还不算完,她还通过微信,把这消息转发给了赵某某。

您瞧瞧,这行为是不是有点欠考虑?到了 11 月 28 日,林女士好像没长记性似的,又在另一个微信群 “仙女下凡” 里,把这不实信息给说了一遍。您猜怎么着?这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被人截屏扩散开了。这下可闯大祸了,那位被造谣的教师名誉严重受损,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都被搅和得一团糟。

案发之后,林女士可能也意识到事情闹大了,主动跑到公安机关投案。天台县警方经过一番调查,认定林女士的行为构成了诽谤,而且对被造谣教师的工作、生活、身心健康以及名誉,都造成了较大影响,属于情节较重的情况。不过呢,警方也考虑到林女士是主动投案的,态度还算不错,就决定给她减轻处罚,最后给了个行政拘留 2 日的处罚决定。

按说这事儿到这儿,好像也该告一段落了,可林女士心里不服气啊。她觉得自己特别冤枉,这两个微信群,一个是和闺蜜的群,一个是和父母的家庭群,总共就三个人,就是大家坐在一起闲聊唠嗑,哪能算传播谣言呢?她觉得自己根本没有主观上的故意,也没有那种在大庭广众之下传播谣言的客观行为。林女士还说,当时在天台中学工作的时候,当地就已经有各种传言了,她在群里说这些,就是小范围的亲密人员之间的闲聊,具有私密性和隐蔽性,怎么可能导致对方的社会评价降低呢?

林女士回忆,2024 年 12 月 3 日凌晨,天台县公安局城西派出所的民警突然赶到杭州,把她带到了就近的派出所询问情况。她为了配合警方工作,很配合地把手机解锁,一五一十地把所有聊天经过都跟民警说了。折腾了一晚上,她疲惫不堪地回到家。结果到了 12 月 24 日早上,城西派出所一位邱姓民警又打电话来,让她立刻从杭州赶到台州天台县,说是 “领导要找你谈话”。她满心疑惑地去了派出所,没想到,突然被告知要实施拘留,这可把她给打了个措手不及。

在这起事件里,还有一些让人觉得挺奇怪的地方。和林女士一起在群里聊天的另外两名闺蜜,情况却不一样。其中一个在培训机构教音乐,就没被实施拘留;另一个也是天台当地的编制内教师,和林女士一样,被行政拘留了 2 日。

还有一位和林女士私下微信聊天谈论这事的老师,被行政拘留 4 日,不过因为人家有孕在身,这拘留就没执行。您瞧,同样一件事,不同人的处罚结果却不一样,这也难怪林女士心里犯嘀咕,觉得不公平。

林女士认为,警方认定她违法的主要依据是把不实信息发布在两个微信群,还私发给个人,然后导致不实信息扩散,对被造谣的施某某名誉造成不良影响。但她觉得,这不实信息扩散的责任可不能全算在她头上啊。她自己又没在公开场合或者微信大群里大肆宣扬,就是跟闺蜜之间一次再平常不过的日常聊天,换做普通人,可能也会这么做。警方就这么简单粗暴地把影响都归责于她,实在是不合理。

后来,澎湃新闻联系到始丰派出所(原城西派出所)相关负责人,询问这事儿,人家表示有关案情不方便透露。再说说被谣言影响的那位教师,她是天台中学的老师,平时工作表现挺不错的,还是班主任,刚入职不久。出了这档子事,她情绪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在学校同事的陪同下,第一时间就去派出所报案了。学校也很关心她,尽可能地给她提供帮助。好在目前她的教学工作还没受到影响,还能正常开展。

从天台县有关部门了解到,现在这案件已经进入司法程序了,一切就等着法院的判决结果了。

此事一经曝光,立刻在网络上引发了轩然大波。有人惊讶于法律的“严苛”,有人质疑“言论自由”的底线,但更多的人开始反思:在这个信息爆炸、言论自由逐渐被放大的时代,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界定“言论的边界”?

有支持者认为:老师作为公众人物,更应慎言,不能因为一时的口无遮拦而触碰法律底线。另外,谣言已致受害者“社会性死亡”,后果严重。

而反对者则觉得:这是不是“过度执法”?在网络时代,言论本就应当自由,何必用法律来惩罚一句“八卦”?

9 月 24 日上午,这案子就要在台州市天台县人民法院开庭了,到时候又会有怎样的结果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特别读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