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强化医务人员院感防控意识,提升手卫生规范操作能力,筑牢医疗安全防线,9月17日骨二科组织开展院感手卫生知识专项培训,由曹雪娇护士长主讲,科室医务人员参与学习。
为强化医务人员院感防控意识,提升手卫生规范操作能力,筑牢医疗安全防线,9月17日骨二科组织开展院感手卫生知识专项培训,由曹雪娇护士长主讲,科室医务人员参与学习。
一、培训内容:干货满满,直击核心
本次培训围绕四大关键板块,系统讲解手卫生知识,把专业知识转化为可落地的操作指南。
基础知识筑牢根基:明确手卫生包含洗手、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三类操作,清晰区分“常居菌”与“暂居菌”。强调暂居菌易通过接触获取,是医院感染的关键传播源。同时指出不注意手卫生会增加患者感染风险、导致自身携带病原菌,还可能传染给家人、朋友。
现状与目的敲响警钟:培训指出,手卫生的核心目的是清除手部污染物与暂居菌、减少常居菌并抑制微生物再生。研究数据显示,30%-40%的耐药菌感染源于手卫生不当,而规范手卫生可降低30%的医院感染率。但当前仍存在医务人员洗手意识薄弱,操作不规范等问题,需重点改进。
学方法,掌握“该怎么做”:详细讲解洗手需认真揉搓至少15秒,遵循“七步洗手法”;外科手消毒需先洗手后消毒,明确洗手和消毒的具体步骤与要求,还介绍了纸巾、干手机、小毛巾等干手设施的特点。
卫生指征明确场景:列出直接接触患者前后、接触患者体液后等手卫生场景,以及接触传染病患者相关物品后需先洗手再消毒的特殊情况,同时科普10月15日“国际洗手日”的由来,强化大家对于手卫生的重视。
二、培训意义:以“手”护安,共筑防线
培训尾声,骨二科鲁世荣主任,感染管理科赵花科长对本次培训做总结:此次培训让医务人员深刻认识到手卫生是“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院感防控措施”,有效提升了规范操作能力。今后,我们将持续加强手卫生宣传与监督,推动“正确洗手”成为每一位医务人员的职业习惯,从细节处守护患者与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为打造更安全的医疗环境不懈努力!
编辑:党政办韩柳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