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起蒋介石那段败走台湾的日子,总让人觉得历史的车轮转得太快,转眼间就把他从大陆的掌权者挤到岛上的一方诸侯。1949年12月,他正式宣布引退,带着一船黄金和残兵败将渡海而去。那时候的国民党,表面上看兵强马壮,手里握着美式装备,飞机大炮样样齐全,美国人还不停地援助
说起蒋介石那段败走台湾的日子,总让人觉得历史的车轮转得太快,转眼间就把他从大陆的掌权者挤到岛上的一方诸侯。1949年12月,他正式宣布引退,带着一船黄金和残兵败将渡海而去。那时候的国民党,表面上看兵强马壮,手里握着美式装备,飞机大炮样样齐全,美国人还不停地援助钱粮。可偏偏就是打不过对面那支小米加步枪的队伍。
蒋介石自己也纳闷,杜聿明、王耀武这些黄埔出来的嫡系将领,怎么一到关键战场就掉链子。淮海战役一败涂地,几十万大军灰飞烟灭,西北战场上彭德怀带着部队节节推进,国民党守军只能节节败退。蒋介石越想越不是滋味,最后归结到一个点上:对面老毛的手下太能打了,尤其是彭德怀,那指挥风格硬朗得像块铁板,国民党这边所有将领加一块儿,也未必顶得住他一个。
这事儿不是蒋介石头一回这么想。早在抗日时期,他就对彭德怀的能力有点眼热。彭德怀这人,出生在1898年的湖南湘潭,家里穷得叮当响,早年当过煤矿工人,还混过湘军。1928年他领导平江起义,拉起一支红军队伍,从那以后就一头扎进革命里头。长征路上,他带着部队翻雪山过草地,到陕北安营扎寨。抗日一爆发,他当上八路军副总指挥,平型关那仗打得漂亮,堵住日军去路,缴获不少辎重。蒋介石那时候名义上是大元帅,可实际对共产党军队总抱着三分用七分防的心思。
1938年春,日军在台儿庄吃了个亏,丢了两万多人,赶紧调30万兵力想围徐州。蒋介石坐不住了,赶紧从延安请来朱德和彭德怀,商量怎么联手打。彭德怀二话不说,答应从华北出兵,骚扰日军后方,帮国军争取时间。蒋介石听了心里乐开花,可散会后,他私下里想拉拢彭德怀,开口问家里有没有难处,说要派人特殊照顾。彭德怀没客气,直戳痛点,说自家老家早被国民党部队祸害过,何键的手下不光抢粮,还挖了祖坟。蒋介石脸一红,赶紧变卦,从兜里掏出10万块支票想砸过去。彭德怀看都不看,推回去说,你要真有心,就把八路军的军饷补上,部队十万人只领了四万五的饷银,弹药全靠打仗抢。这话堵得蒋介石哑口无言,拉拢计划就这么黄了。
彭德怀走后,八路军还真兑现承诺。5月上旬,他们在华北平原上动手,袭击补给线,烧火车,炸铁路,日军援兵卡在那儿动弹不得。国军这边李宗仁指挥第五战区,总算在徐州外围喘了口气,守住了门户。蒋介石亲赴前线督战,电报发个不停,可这事儿也让他更清楚,彭德怀这人不是好收买的。抗日后期,国共摩擦越来越多,河北那边的冲突闹得挺大,彭德怀又去重庆找蒋介石理论。蒋介石一口咬定八路军搞独立王国,彭德怀顶回去,说真正敌人是日本人,你们自己内部不团结才出问题。俩人争到扩军上头,彭德怀要加兵解决军饷弹药,蒋介石死活不松口,说一切听上级指挥。
宋美龄那时候插进来劝架,说大家都是抗日,别伤和气。蒋介石勉强答应河北的事派人查查,扩军以后再说。彭德怀甩袖子走了,蒋介石私下里跟宋美龄嘀咕,要是彭德怀这种人才在他手下,共产党早灭了。宋美龄也没客气,提醒他彭德怀、周恩来、朱德、叶剑英这些人,早年北伐时都在国民革命军里干过,本来就是他的部下。这话等于扇了蒋介石一耳光,他当时就没接茬。
转眼抗战胜利,蒋介石以为机会来了,马上发动内战,想一举消灭共产党。1946年6月,国民党大军百万雄师渡江,气势汹汹。可彭德怀在西北战场上不慌不忙,1947年夏天发起攻势,部队穿越沙漠,夜里摸营,国民党据点一个个拔掉。延安外围很快就解放了,国民党守军扔下仓库就跑。蒋介石急了,派胡宗南带20万精锐反扑,可彭德怀玩起了运动战,边打边退,诱敌深入,最后在青化砭、羊马河、蟠龙三战中,把胡宗南部打残了。国民党损失几万人,士气低到谷底。
1948年,彭德怀指挥西北野战军,解放了榆林、延安,国民党在西北的根基彻底动摇。淮海战役那会儿,彭德怀坐镇后方,协调全局,黄伯韬兵团被围得死死的,几十万大军投降。蒋介石在南京遥控指挥,可电报发出去如石沉大海,他手下的将领要么投降要么被俘,杜聿明在雪地里冻得直哆嗦,最后也成了阶下囚。
1949年春夏,解放军渡江,南京、上海相继解放。蒋介石跑到重庆,又跑到成都,最后在12月10日坐船去台湾。那船上,他望着大陆的海岸线,脑子里全是这些败仗。到了台湾,住进草山宾馆,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国民党带过去的黄金储备是救命钱,可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蒋介石每天翻战报,琢磨失败的根儿在哪儿。武器不缺,美国援助源源不断,黄埔学生遍布军中,怎么就输了。他越想越气,最后得出结论:老毛的手下太猛了,尤其是彭德怀,国民党所有军官加一块儿,也斗不过他。
要是自己有这么个大将,早翻盘了。这话他没少跟身边人念叨,1949年底到1950年初,台湾的国民党高层圈子里传得沸沸扬扬。宋美龄听着听着,就忍不住了。她出身宋家,早年在美国念书,嫁给蒋介石后帮他跑外交,抗战时去美国演讲,拉来不少援助。可她对蒋介石的这些牢骚看得很清。有一天蒋介石又抱怨,宋美龄直接点破:彭德怀这些人,本来就是你北伐时的下级,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哪个不是从国民革命军出来的。你自己清党,把他们逼到对立面,现在后悔有什么用。这话戳中蒋介石的软肋,他当时就闭了嘴,长叹一口气,摇头晃脑地走开。从那以后,他再提这事儿就少了。
蒋介石这辈子,野心不小,从黄埔建军开始,就想一统天下。1927年清党后,他把共产党人赶出国民党,杀了不少人,彭德怀那时候还在红军里头,家里遭殃也是那会儿的事。抗日时他不得不拉国共合作,可骨子里总防着。内战一开打,他就以为靠美援和嫡系能赢,谁知彭德怀的西北野战军像把钝刀,慢慢磨掉他的主力。彭德怀打仗不花哨,讲究实打实,部队纪律严,官兵平等,士兵吃饱了才有力气冲锋。
国民党那边呢,将领腐败,士兵逃兵多,仗打到后头,很多人宁愿投降也不想白送命。蒋介石败退台湾后,1950年3月又复职,搞土地改革,发展经济,台湾总算稳住了。可他心里那根刺拔不掉,总觉得大陆丢了是天大的遗憾。彭德怀呢,1950年入朝带志愿军,抗美援朝打得漂亮,1953年签停战协定,立下大功。回国后当国防部长,1954年授元帅衔。蒋介石在台湾听到这些消息,更堵得慌。
这事儿说白了,就是蒋介石自己种的苦果。北伐时国民党吸纳了大批人才,共产党人占了不少,可他一搞清党,就把这些人全推走了。彭德怀这种硬骨头,本来有机会为国民党卖命,可国民党自己的作风问题一大堆,贪污、克扣军饷、欺压百姓,士兵谁愿意拼命。彭德怀在红军里头,部队靠群众支持,发展快,战斗力强。蒋介石拉拢失败后,还想过几次统战,可国共摩擦不断,到内战就彻底撕破脸。
宋美龄那句话,不是简单怼人,而是点出国民党的人才流失根源。她自己在美国长大,看问题透彻,知道蒋介石的独断专行害了不少事。蒋介石晚年写日记,常反思这些,可也改变不了事实。1975年4月5日,他在北京时间算,在台北病逝,享年87岁。彭德怀1974年11月29日在北京去世,76岁。宋美龄活得长,2003年10月23日在纽约过世,106岁高龄。
来源:孔甲丙丙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