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咱玩沉香的都知道,奇楠就是圈子里的“顶流”,品质好、价值稳,不管是业内老炮还是明星大咖,都爱收藏。但提到奇楠,绕不开的就是白棋和绿棋——到底哪个更好?怎么才算白棋、怎么算绿棋?不少玩家盯着这俩名字犯迷糊,就连圈里聊起来,也是各说各的理,没个统一答案。
咱玩沉香的都知道,奇楠就是圈子里的“顶流”,品质好、价值稳,不管是业内老炮还是明星大咖,都爱收藏。但提到奇楠,绕不开的就是白棋和绿棋——到底哪个更好?怎么才算白棋、怎么算绿棋?不少玩家盯着这俩名字犯迷糊,就连圈里聊起来,也是各说各的理,没个统一答案。
其实圈里分白棋绿棋,主要就两种说法,今天咱就掰开揉碎了说,别再被名字绕晕。
先说说最直观的分法:按油色。顾名思义,就是看奇楠的油脂颜色——绿棋就是油色发绿的,这个还好说,大家认知差不太多,争议不算大。可白棋就麻烦了,你去市场上逛一圈就会发现,很多叫“白棋”的根本不“白”,这也是新手最懵的地方:到底啥样才算“白”?
你要是翻资料就知道,专家们对这“白”的理解也不一样。有一派说,外表带白花状的就是白棋;另一派则认为,油色黄白的才算。
就像《沉香大地瑰宝》的作者张良维先生说的:“真正的芽庄白棋,外表有白花状,拿刀削开,里面是黑色油膏,放嘴里尝有慢慢上来的温和麻辣感。”这话听着具体,但玩过生结奇楠的朋友都知道,生结奇楠表面基本都裹着层白木,看着就像白花,切开里面也多是黑油膏,味道还特别抓人——那难不成只要是生结奇楠,都能叫白棋?而且“温和麻辣感”这事儿,每个人味觉不一样,主观感受差太多,这标准是不是有点太宽了?更别说那些埋在土里千百年的熟结奇楠,表面早没白木了,那它还算不算白棋?这些问题,仔细琢磨就会发现漏洞。
再看另一派说的“油色黄白”,确实有人能拿出一两块这样的奇楠,香韵还顶级,可架不住这种标本太少了,说不定就是个别变异的特例。拿这么少见的东西当白棋标准,说实话,说服力真不够。
除了按油色,还有人按味道分——这主要是针对白棋来的。毕竟“油色黄白”的白棋没多少参考样本,市场上就慢慢倾向于把“香韵好的奇楠”都叫白棋。
这话听着挺实在,可问题也跟着来:“香韵好”是多好?没个量化标准啊!严谨点的商家,会把断面油脂是紫红油或黑油、味道又拔尖的算成白棋;不那么严谨的,只要绿棋或者其他奇楠味道稍微突出点,也敢叫白棋。可“好味道”本就是主观的,再加上利益掺在里面,大家都觉得自己手里的是最好的,慢慢就变成“白棋满天飞”,标准越拉越低——说白了,只按味道定白棋,其实等于没标准。
比起白棋的“模糊不清”,绿棋在古人那儿早就有明确说法了。陈让的《海外逸说》里就写了:“最好的绿棋叫莺歌绿,颜色像黄莺的羽毛,最难得;其次是兰花结,颜色有点绿又带黑……”还有《粤海香语》里提到,绿棋“掐一下会留下痕迹,松开痕迹又能合上,按的时候能捏圆,放开还能变回方的,锯的时候碎末都能成团”,还叫“油结”,直接归为“上之上”的等级——可见古人早就把绿棋的好认透了。
反观白棋,就没这么足的依据了,更像“空中楼阁”。圈里有说法是,白棋这词是近些年从台湾传过来的,本身就不是一个单独的奇楠品种,在台湾那边也争议不断。甚至有人猜,会不会是为了抬高好香韵奇楠的价格,才编出来的新概念?这事儿没法实锤,但也侧面说明白棋的定义有多模糊。
其实说到底,只要没有统一标准,关于白棋绿棋的争论就不会停。但争论也不是没意义,起码能提醒咱们:玩香别光认“名号”或“产地”,太草率了!市场上有顶级的绿棋,也有一堆徒有“白棋”之名、香韵平庸的货。名字只是个代号,代表不了品质——不管是白棋、绿棋,还是紫棋、黑棋,只要香韵能打,就值得收藏。
来源:沉香收藏品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