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7日,抖音电商正式发布《关于修订〈抖音电商创作者入驻管理规范〉的意见征集通知》,针对电商创作者带货规则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调整。
赚大钱的机会来了。
抖音再降带货门槛
近年来,电商直播行业持续升温,各大平台纷纷调整策略以吸引更多创作者入局。
其中,抖音则选择了降低带货门槛,加快了全民带货时代的到来。
4月7日,抖音电商正式发布《关于修订〈抖音电商创作者入驻管理规范〉的意见征集通知》,针对电商创作者带货规则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调整。
根据新规,抖音将依据个人创作者粉丝量(200、500、1000)设定三档带货准入门槛,并对有效粉丝≥200的创作者新增开放直播带货权限。
具体而言,修订前的规范对个人创作者的要求是:有效粉丝数量<500时,仅可获得橱窗带货权限;粉丝数量≥1000(达到数量要求的次日)时,可开通直播间带货权限。
而修订后的规范则更为宽松:有效粉丝数量≥200(达到数量要求的次日)时,即可开通直播间带货权限;有效粉丝数量≥500(达到数量要求的次日)时,可开通视频带货权限,并可在个人主页及评论区展示橱窗进行带货;有效粉丝数量≥1000(达到数量要求的次日)时,可开通图文带货权限。
该规则将于4月17日起正式生效。这一调整对于众多渴望尝试直播带货的普通人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它降低了入局门槛,让更多人有机会通过抖音平台展示自己的才华,实现商业变现。
另外,对于非个人账号,如企业或品牌账号,抖音的带货规则则略有不同。若粉丝不足1000,这类账号只能获得橱窗带货的权限;而当粉丝数达到1000或以上时,它们便能同时开通直播间和短视频/图文带货的权限。
图源:抖音电商学习中心
事实上,抖音对带货权限的调整并非首次。
早在去年4月,抖音就曾对带货权限进行了调整,将个人号视频/图文电商带货的粉丝要求从“粉丝量≥1000”调整为“有效粉丝量≥500”。
这一调整在当时便引发了广泛关注,不少创作者因此受益。
图源:抖音电商学习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两次调整中,有效粉丝量的要求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有效粉丝是指创作者通过持续发布符合平台要求的优质内容所吸引的真实关注粉丝,且有效粉丝数将每天更新。
这意味着,抖音不仅关注粉丝的数量,更强调粉丝的活跃度和互动性,从而更加注重个人号的创作价值。
不过,或许是试行有误,又或许是抖音有所顾虑,在去年8月,抖音曾一度将带货门槛提高,将个人账号通过图文内容推广商品的有效粉丝数量要求从500人调整为1000人。
图源:抖音电商学习中心
但仅仅过了一个月,抖音便又打出“0元0粉,人人都能带货”的slogan,规定不满1000粉丝的抖音创作者也能开通电商权限。
这一变化不仅降低了橱窗带货的难度,还让一些新注册的账号只需完成实名认证和缴纳保证金,即可在个人橱窗中展示商品或进行带货。
图源:抖音
归根结底,抖音频繁调整带货门槛的背后,是电商行业进入存量竞争时代的现实。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用户需求的多样化,抖音需要不断调整策略以吸引和留住创作者,从而保持平台的活力和竞争力。
尽管这一过程中平台政策显得有些捉摸不定,但对于用心做内容的群体而言,终归是利好的。
带货权限的调整为不断输出高质量内容的创作者提供了更多的变现可能,有利于调动其更高的创作积极性。同时,这一举措也有助于清除通过买粉、刷粉、互粉等投机手段浑水摸鱼的创作者,为抖音尾部生态进行一轮洗牌,进一步优化平台内容生态。
对于广大达人而言,面对抖音带货门槛的调整,应如何应对?
有专家指出,达人应根据自身优势,培养和放大自我特长,优化内容创作,做好品控,并时刻保持创新的学习能力。“有了自己的‘稀缺性’,并不断增强粉丝粘性,什么时候都不用担心被市场所淘汰。”
在全民带货时代即将加速到来的今天,每一位创作者都应珍惜这一机遇,用心做好内容,实现自己的商业梦想。
抖音电商加速变革,重塑直播生态新格局
从另一个维度审视,抖音此次对带货规则的调整,也透露出明显的“去中心化”意图,旨在减少对单一头部主播团队的过度依赖,进而构建一个更为稳固、多元的直播电商生态系统。
当前,抖音电商的达人生态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2024抖音电商达人成长报告》数据显示,过去一年间,平台达人带货总销售额实现了43%的同比增长,总直播时长也同步增长了40%。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新增带货达人数量高达528万人,同比激增74%。
在年销售额介于50万至500万的创作者群体中,粉丝量不足1万的达人占比达到30%,粉丝量在1万至10万之间的达人占比更是高达51%。2024年上半年,抖音电商的中小、腰部、头部日均带货人数分别突破56万、17万、3000大关。
这一系列数据充分表明,在抖音平台的积极扶持下,中小达人正逐步崭露头角,成为电商生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图源:抖音
与此同时,抖音店播也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据抖音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2月至2025年1月期间,通过直播带货获得收入的商家中,店播动销商家占比高达69%。其中,超过1000个商家的店播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2.1万个商家的店播销售额也超过千万元。
有知情人士透露,2024年货架场景和店播在抖音电商GMV大盘中的占比合计超过70%;而剩余约30%的GMV则主要来源于达人直播。尤为值得关注的是,百万粉丝以上的头部达人贡献占比已降至9%,而中小达人的贡献占比则上升至21%。
此外,在抖音整个直播GMV中,店播的贡献已经连续两年超越达人直播,成为推动抖音电商增长的核心动力。
图源:抖音
得益于达人生态的繁荣和店播的崛起,抖音电商实现了爆发式增长,甚至打破了电商行业长期由“猫狗拼”(天猫、京东、拼多多)主导的格局。
36氪媒体指出,2024年抖音电商GMV总额约为3.5万亿元,同比增长30%。
在2月13日的字节跳动全员会上,电商业务负责人康泽宇表示,抖音电商的市场份额已跃居行业第三,仅次于天猫和拼多多,后两者的GMV总额分别为8万亿和5.2万亿。
尝到甜头的抖音,也进一步明确了自身的业务发展策略。
在字节跳动2025年全员会上,字节CEO梁汝波明确提出了今年抖音电商的三大目标:一是扩大用户覆盖范围,二是增加直播电商规模并充分发挥内容电商的优势,三是提升搜索产生的GMV。
图注:字节CEO梁汝波
简而言之,抖音电商将坚持货架电商为主、内容电商为辅的发展路径,以更好地实现平台的商业价值。
为确保这一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抖音在组织结构、业务细节层面进行了全方位的适配调整。
前不久,有媒体爆料称,巨量千川将整体并入抖音电商,成为其二级部门。同时,千川与抖音电商的两个算法团队也将进行整合。
这一调整意味着,原本仅负责电商业务广告收入的巨量千川,如今需与电商产品、运营等部门紧密协同,共同对GMV负责,尤其是要对商家投流ROI负责。
随着两大流量池的联动并轨,抖音电商的流量大盘有望实现进一步扩容,同时也更加贴合抖音电商今年初发布的商家扶持政策,为优质内容和商品提供更多曝光机会。
图源:微博
与此同时,抖音电商也有意通过控价手段来反向作用于达人,倒逼其提升内容质量。
近日,抖音电商面向商家推出了自主管控达人券功能,支持商家自主决定店铺商品是否能够使用达人券。
具体而言,商家在开启此功能后,达人在带货相关店铺商品时将无法新建达人券。对于此前已针对相关商品创建的达人券,则不受此管控影响,仍可按原有规则正常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由商家承担成本的达人专属券(商品券)、达人粉丝券外,即便是由达人自行承担的达人主播券也纳入商家自主管控达人券功能的范畴。
图源:抖音电商学习中心
换言之,未来达人即便想自掏腰包补贴用户,也需事先征得商家同意。这一举措无疑变相收回了达人券的肆意发放权,使达人难以再凭借一己之力搅动商品价格体系。
而当发放权回归商家后,达人也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定位,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内容生产力和情感连接价值的提升上,而非仅仅扮演“中间商”的角色。
这将有助于推动抖音电商生态的健康发展,实现平台、商家、达人、消费者的多方共赢。
电商行业步入发展新拐点
当前,中国电商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加速演变,市场竞争已全面进入存量博弈阶段。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除了抖音电商,其他赛场选手都在倾尽全力,持续优化调整战略,方能在这场激烈角逐中稳住阵脚,继续留在牌桌之上。
其中,淘宝率先锚定品质消费领域,积极布局高品质消费业务。近日,淘宝正式上线“淘严选”(即国货严选)业务,以“好国货、放心买”为口号,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兼具高性价比与卓越品质的优质商品。
据官方介绍,“淘严选”平台上的商品均经过100%严选流程,确保品质上乘。同时,这些商品还支持100%溯源,让消费者能够清晰了解商品的来源与生产过程。
更为贴心的是,平台为消费者提供假一赔十和30天包退的售后服务,全方位保障消费者的购物权益。
图源:淘宝APP
作为“低价”策略的先行者,拼多多也在积极寻求变革与突破。
4月3日,拼多多“商家权益保护委员会”宣布推出惠商计划——“千亿扶持”。未来三年内,拼多多计划投入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流量等资源,全力加码高质量电商生态建设。
而在过去几日,拼多多的“千亿扶持”首批惠商新举措也已落地。
在供给侧,拼多多正式启动“2025多多好特产”专项行动。该行动将深入全国各地的农特产区,充分发挥平台的数字化优势,助力全国“土特产”融入大循环,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
在需求侧,百亿补贴频道新增“100亿商家回馈计划”。针对报名参加百补特定营销活动的商家,平台将发放100亿元优惠券,有效协助商家拉动订单增长,促进交易活跃。
在平台生态建设方面,拼多多在“百亿减免”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大幅下调大家电、二手数码等类目的店铺保障金,切实降低商家的运营成本,为商家创造更加宽松、友好的经营环境。
综合来看,随着电商行业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低价竞争的浪潮逐渐退去,行业的竞争逻辑正悄然发生深刻变革。
平台们不再将目光仅仅聚焦于“谁更便宜”,而是更加注重“谁更值得”。这一转变意味着,电商行业的竞争已从单纯的价格比拼,升级为涵盖产品品质、服务体验、品牌价值等多维度的综合较量。
对于商家而言,这无疑是一次重新定义自身竞争力的宝贵机遇。与其在价格内耗的泥沼中苦苦挣扎,不如将精力投入到产品创新、服务升级和品牌沉淀上,在细分市场中精准定位,找到属于自己的立足之地。
而平台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倾斜措施,本质上是在为“长期主义”发展理念铺路。只有让商家在平台上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实现可持续盈利,整个电商行业才能走得更远、更稳。
或许未来,电商江湖将告别“全网最低价”的喧嚣与浮躁,转而涌现出更多关于信任、效率和价值的动人故事。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时代,电商行业正以更加稳健、成熟的姿态,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来源:电商新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