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亿投向一条鱼:解密乐山沙湾鲟鱼产业的战略逻辑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3 21:29 1

摘要:4月13日,乐山市沙湾区鲟鱼生态健康养殖及鱼子酱加工园区在嘉农镇魏坝村破土动工。这个投资4.5亿元的产业项目,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展现出独特的战略考量。四川润兆渔业有限公司选择将重金投向鲟鱼产业,背后折射出企业怎样的深层商业逻辑呢?

4月13日,乐山市沙湾区鲟鱼生态健康养殖及鱼子酱加工园区在嘉农镇魏坝村破土动工。这个投资4.5亿元的产业项目,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展现出独特的战略考量。四川润兆渔业有限公司选择将重金投向鲟鱼产业,背后折射出企业怎样的深层商业逻辑呢?

沙湾区年均10-25℃的冷水资源,为鲟鱼养殖提供了天然温床。相较于人工控温养殖成本,自然水温调节使企业获得显著成本优势。面积达80000平方米流水养殖池的设计产能,或是企业基于对本地水资源承载力的精确测算。

项目效果图

根据睿略咨询发布的《鱼子酱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分析》,预计到2028年,全球鱼子酱市场规模将达到63.69亿元,在预测期间(2023年至2028年),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预估为9.27%。而润兆渔业有限公司项目规划的年产100吨鱼子酱和鲟鱼肉及副产物600吨产能,瞄准的是每年2.6亿元的产值。

说到这儿,铁成不得不对企业的“金算盘”表示敬佩,构建“养殖-加工”全产业链,玩的就不光是鱼子酱了。起码将鲟鱼综合利用率提升至90%以上,600吨鲟鱼肉及副产物加工能力,是有效对冲单一产品的市场风险的做法,这种垂直整合模式,使单位产值较单纯养殖提高3倍以上。

沙湾的水资源天然禀赋优越

铁成不知道企业后期还会有哪些考量,但在铁成看来,开辟出产业新赛道是完全可行的。参照千岛湖鲟鱼观光模式,未来园区可衍生科普教育、生态旅游等业态。这种“产业+”模式,至少使单位土地产出效益提升40%,可以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能。

从资源禀赋到市场定位,从产业升级到乡村振兴,沙湾区鲟鱼项目展现出现代渔业投资的完整逻辑链。这种以生态价值转化为核心的产业模式,正在重塑传统水产养殖业的商业图景。​​​

来源:魅力乐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