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为掩人耳目,对外宣称是“太原工程队”。据不完全统计,这里曾经关押过中国战俘、劳工数万人,是日军残害中国人民的重要物证。
本报讯 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为掩人耳目,对外宣称是“太原工程队”。据不完全统计,这里曾经关押过中国战俘、劳工数万人,是日军残害中国人民的重要物证。
中共太原市委党史研究室研究人员张楠在采访中介绍,1938年前后,日军为了侵略需要,在太原建立了战俘集中营,被关押者一大部分被送到山西、河北、东北等地乃至日本去做劳工,还有一部分就在太原被日军残忍地用于解剖实验和活体刺杀训练等。新华社记者还在太原市档案馆看到一张抗战时期“太原工程队”入口处照片,照片中关押人员正在日军监视下劳动。
报道通过一系列的图文实证揭示,中国战俘在集中营过着病不得医、饭不得饱的悲惨生活,每天从事长时间的重体力劳动,每天都有死亡。日军对待战俘毫无人性,还用他们进行活人刺杀训练。令人发指的还有活人解剖实验,根据侵华日军军医汤浅谦口述回忆,他奉命到太原接受军医教育,参加了“监狱”中的一场活体解剖实验,极其残忍。即便在这种残酷恶劣的环境中,集中营内的中国共产党员仍通过各种方式对日军展开不屈不挠的斗争。新中国成立后,为集中侦讯、审判日本战犯,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成为关押日本战犯的战犯管理所。
报道最后说,我们铭记“太原集中营”这段历史,不是为了传播仇恨,而是希望各国人民都能明白,侵略与反侵略、正义与非正义战争,是有明显是非曲直的。人类只有以史为鉴,才能走好未来的路。(张秀丽)
来源:太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