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必吃抗生素?医生急了:这6类人乱吃药等于“投毒”!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3 20:27 1

摘要:医脉通携手各学科临床医生,解答疾病诊疗「十万个为什么」,为广大患友及家属提供就医指导。

特别策划:疾病365问

医脉通携手各学科临床医生,解答疾病诊疗「十万个为什么」,为广大患友及家属提供就医指导。

本期作者 吴倩

湖北省襄阳市中心医院副主任药师

本期要点

1. 什么是感冒?

2. 什么是抗菌药物?

3. 感冒就要吃抗菌药物吗?

4. 如何正确处理感冒?

5. 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

6. 怎么预防感冒?

“感冒了,赶紧吃点抗菌药物吧!”这是很多人在感冒时的第一反应。然而,感冒真的需要用抗菌药物吗?抗菌药物真的是“万能药”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感冒和抗菌药物的关系,避免用药误区,保障健康。

1. 感冒的定义

感冒,医学上称为上呼吸道感染,是指由病毒引起的鼻腔、咽喉等上呼吸道的炎症。感冒是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几乎每个人都会经历。

2. 感冒的症状

感冒的常见症状包括:

鼻塞:鼻腔黏膜充血,导致呼吸不畅。

流鼻涕:鼻腔分泌物增多,初期为清水样,后期可能变为黏稠。

打喷嚏:鼻腔受到刺激,引发反射性打喷嚏。

喉咙痛:咽喉部黏膜充血、肿胀,引起疼痛。

咳嗽:呼吸道受到刺激,引发咳嗽反射。

发热: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轻度发热,通常不超过38.5°C。

全身不适: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等。

3. 感冒的原因

感冒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的病毒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等。这些病毒通过飞沫传播,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容易感染。

1. 抗菌药物的定义

抗菌药物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它们通过杀死细菌或抑制细菌的生长来发挥作用。

常见的有阿莫西林、头孢、左氧氟沙星等药物。如果我们无法识别,可以留意药物名称,有“头孢”“西林”“霉素”“沙星”这些字样的,都属于抗菌药物。

或者我们可以看药品标签或说明书的适应症和药理毒性,凡说明可以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疾病,或是说明有抗菌、抑菌作用,就是抗菌药物。

2. 抗菌药物的作用范围

抗菌药物只对细菌感染有效,对病毒感染无效。这意味着,如果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抗菌药物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3. 抗菌药物的滥用

近年来,抗菌药物的滥用问题日益严重。滥用抗菌药物不仅无法治疗病毒感染,还可能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增加,使得原本有效的抗菌药物逐渐失效。此外,滥用抗菌药物还可能引起副作用,如过敏反应、肠道菌群失调等。

1. 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

大多数感冒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抗菌药物对病毒无效。因此,感冒时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

2. 抗菌药物的副作用

滥用抗菌药物可能导致以下副作用:

引起副作用:

抗菌药物滥用可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等,也可能造成某些器官的损伤,例如大环内酯类药物正常剂量时对肝脏的毒害作用较小,但长期大量应用可引起胆汁郁积、肝酶升高。

引发二重感染:

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时,敏感菌受到抑制,原本不致病的不敏感菌及真菌趁机繁殖生长,诱发二次感染,如青霉素类、克林霉素等可引起伪膜性肠炎、白色念珠菌感染等。

引起细菌耐药:

长期使用抗菌药物,细菌不断发生变异,一旦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了耐药性,就需要更大剂量或者新的抗菌药物才能杀灭或者抑制它们,长此以往,对现有抗菌药物都不敏感的“超级细菌”随之产生,增加治疗难度。

3. 如何判断是病毒还是细菌感染?

感冒通常由病毒引起,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可能是细菌感染,需要就医:

持续高烧:

体温超过38.5°C,持续不退,且退烧药效果较差,部分患者出现寒战。

脓性分泌物:

如黄色或绿色的鼻涕、痰液,甚至难以咳出。

严重喉咙痛:

伴有扁桃体肿大、脓性分泌物或脓点。

其他症状:

如耳痛、面部疼痛、呼吸困难等。

1. 对症处理

休息:保证充足的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

多喝水:多喝水有助于稀释分泌物,缓解鼻塞、喉咙痛等症状。

退烧药:如果体温超过38.5°C,且伴有不适,可以适当使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但要注意剂量和用药间隔,避免过量使用。

缓解症状:可以使用一些非处方药缓解症状,如鼻塞喷雾、止咳药、喉咙喷雾等。

2. 注意饮食

清淡饮食: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如粥、汤等。

补充维生素: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如橙子、柠檬、西红柿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3.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空气污浊。

加湿:使用加湿器或放置水盆,保持室内湿度,有助于缓解鼻塞、喉咙痛等症状。

1. 遵医嘱使用

抗菌药物的使用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体重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和剂量。

2. 足疗程使用

即使症状有所缓解,也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完成整个抗菌药物疗程。过早停药可能导致细菌未被完全消灭,增加复发和耐药性的风险。

3. 注意副作用

使用抗菌药物期间,应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副作用,如皮疹、腹泻、呕吐等,一般停药可恢复,如果出现严重副作用,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1. 增强免疫力

均衡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增强免疫力。

充足睡眠:保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

适量运动:进行适量的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2.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勤洗手: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

避免接触病原体:尽量避免接触生病的人,减少感染的机会。

3. 接种疫苗

按时接种疫苗,预防常见的传染病,如流感、麻疹、水痘等。

▍结语

感冒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但并不是所有的感冒都需要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只对细菌感染有效,对病毒感染无效。

在面对感冒时,应保持冷静,观察症状,及时就医,遵医嘱用药。同时,通过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接种疫苗等措施,预防感冒的发生。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感冒和抗菌药物的关系,避免用药误区,保障健康。记住,合理用药,科学护理,才是健康生活的关键。

本期专家

吴倩药

◇ 湖北襄阳市中心医院,副主任药师

◇ 小儿用药专业临床药师

◇ 擅长感染性疾病及儿童相关疾病的合理用药及健康科普

来源:医脉通呼吸科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