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合作先锋 | 首都师范大学京疆学院以首善标准振兴乡村教育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9 18:29 1

摘要:在祖国辽阔的版图上,边疆地区的教育发展始终牵动人心。首都师范大学京疆学院(以下简称“京疆学院”)自2012年成立以来,以教育为纽带,积极服务国家对口支援与乡村振兴战略,将北京市的优质教育资源输送至边疆,让知识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孕育新的希望、绘就美好未来。

在祖国辽阔的版图上,边疆地区的教育发展始终牵动人心。首都师范大学京疆学院(以下简称“京疆学院”)自2012年成立以来,以教育为纽带,积极服务国家对口支援与乡村振兴战略,将北京市的优质教育资源输送至边疆,让知识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孕育新的希望、绘就美好未来。

作为全国首个专注于新疆少数民族教师培养的教育援疆基地,京疆学院历经十余年,构建出一条横贯东西的教育长河。在这里,文化交融体现在日常细节中,教育的温度不仅源于课堂,更源于责任与情怀。

京疆学院立足边疆教育实际需求,依托首都师范大学“师”姓特色,将服务范围延伸至新疆各地州,特别是对口支援的新疆和田地区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以及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等地区。

作为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牵头单位,京疆学院支援拉萨师范专业学校本科建设,实施京和职业教育协作项目,推动和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开展教育管理干部及骨干教师来京培训,组织北京专家送教讲学。

京和职业教育协作项目

京疆学院将理想信念与“五个认同”融入核心培养要素,形成独具特色的培养方案。通过整合全校及首都教育资源,建立专业师资队伍,完善管理制度,实施“1+1互助成长”计划,开展跟岗观摩、顶岗实习、社会实践与文化交融活动,全面提升学员融入感、获得感与社会贡献力。

自2020年起,京疆学院就与“双优云桥”项目组合作,探索线上线下融合培训模式,依托“首都教育远程互助工程”,推动教育援疆与互联网、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已为新疆和田地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1100余名中小学教师提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及教学能力培训,创新实践了“在京跟岗”“线上云跟岗”和“反转式跟岗”的复合式培养路径。

2024年11月,京疆学院联合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双优云桥”项目组,组织36名教育专家赴新疆和田多地开展送教活动,涵盖36所学校、130余场听评课、50余场教研,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广泛传播,显著提升当地教师教学能力。

在京疆学院和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支持下,“石榴籽工作室”于新疆和田英巴格中学成立,引入优质资源,开发维汉双语特色课程,促进民族团结与教育共享。

2024年6月,和田第一所本科高校——新疆和田学院成立,京疆学院积极参与了新疆和田学院的筹建。目前,首都师范大学作为对口援建“双组长”单位,联合7所北京市属高校开展“组团式”帮扶,助力新疆和田地区高等教育发展。

“组团式”帮扶新疆和田学院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2021年2月,京疆学院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2022年,京疆学院总结凝练的《“用心用情 志智双扶”——对口支援新疆中小学教师职后培养模式构建与应用》荣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2023年,京疆学院牵头的“首都教育远程互助工程—双优云桥·首师优字”强基铸魂工程,荣获首都高校师生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二等奖。

京疆学院核心使命在于培养扎根边疆的教育者,构建可持续的“造血式”教育体系。十余年来,累计为新疆培养3500余名少数民族教师,许多人已成为当地教育骨干。

十余年来,京疆学院以“首师大模式”架起教育协作桥,借“云培训”打破地域局限,更着力培育“造血式”的边疆教师队伍。未来,京疆学院将继续以首善标准赋能边疆教育,让知识之光持续照亮民族交融与发展之路 。

来源:发展北京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