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十八年前抱弃婴回家发现一枚古玉,十八年后她又捡到五根金条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13 18:00 2

摘要:一九八七年的春天,我三十岁,在县城棉纺厂当一名普通女工。我刚离异不久,丈夫嫌我生不出孩子,跟镇上卖布的女人跑了,只给我留下一屋老旧家具和几件衣裳。

那个雨夜,我捡到了两样不该属于我的东西——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和一枚古玉。

一九八七年的春天,我三十岁,在县城棉纺厂当一名普通女工。我刚离异不久,丈夫嫌我生不出孩子,跟镇上卖布的女人跑了,只给我留下一屋老旧家具和几件衣裳。

那会儿,我住在厂里分的一间平房里,两室一厅,虽说不大,但胜在清静。院子里种着一棵老槐树,夏天乘凉,冬天挡风,四季如一地守着这片小天地。

工厂里的人都喊我"林姐",说我心好,肯帮忙。可背地里,我知道她们叫我"命苦的林秀芝"。生活虽不富裕,但也算过得去,每月工资四十多块,省吃俭用,还能攒点钱。

那是五月的一个雨夜,我加完夜班往家走。雨下得不大,却很密,像细针一样扎在脸上。走到厂后的小桥时,我听见了婴儿的啼哭声。

"这鬼天气,谁家的孩子哭得这么可怜?"我心想,四下张望。桥洞黑洞洞的,只有路灯的微光照进一角。

起初我以为是幻听,毕竟半夜三更的,这种地方怎么会有孩子?可那哭声一声比一声急,像是在喊饿,又像是在喊冷。我循着声音走去,心里直打鼓。

桥洞下的草丛里,一个小小的襁褓被雨水打湿了一角。我蹲下身,掀开看时,一张小脸冻得通红,两只小手在空中乱抓,嘴巴咧得老大,哭得撕心裂肺。

"哎哟,谁家的孩子啊?这么点大就丢了?"我慌了手脚,赶紧把孩子抱起来。

衣包里还塞着一个绣花小布袋,打开一看,是一枚泛着青色的古玉,上面刻着细细的纹路,在昏暗的路灯下隐约可见。我不识货,却也知道这不是普通物件。

孩子在我怀里渐渐停止了哭泣,小手抓着我的衣襟,像是找到了依靠。看着这张小脸,我心一软,竟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这么晚了,派出所怕是没人,先带回家去,明天再说。"我给自己找了个理由,可心里明白,这一抱,就有了不该有的牵挂。

回到家,我用脸盆装了温水,小心翼翼地给孩子洗了个澡。是个女孩,大概才三四个月大,白白胖胖的,洗干净后更是漂亮得不得了。

"饿了吧?"我翻箱倒柜,找出一个旧奶瓶,放了点米汤进去。孩子吸得那叫一个香,小嘴一动一动的,像只小馋猫。

那一夜,我几乎没合眼,总怕孩子有个三长两短。一会儿摸摸她额头怕发烧,一会儿又听听呼吸怕有闷着。天蒙蒙亮,我抱着孩子,站在窗前,犹豫着要不要送去派出所。

窗外雨停了,老槐树上的雨滴顺着树叶往下滑,滴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怀里的孩子睡得正香,小手握成拳头抵在嘴边,可爱极了。

"就这么定了,我养你!"我对自己说,心里忐忑又坚定。

我们县城虽小,但人情味重。街道办的李大娘是个热心肠,帮我办了收养手续。她打量着那枚古玉,啧啧称奇:"秀芝啊,这玉不简单,你收好了。孩子身上有这个,说不定有来头哩。"

我把古玉锁进了抽屉最底层,却把孩子领进了心窝最深处。

我给孩子取名叫小雨,因为她是雨夜里来的。厂里的姐妹们都说我傻,捡个孩子回来自找麻烦。可我心里明白,三十岁的我,盼了多少年,才盼来这个"女儿"。

头几年,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小雨刚来时,我把工资几乎全花在了她身上,奶粉、尿布、小衣服,样样都要钱。好在厂里的姐妹们都疼她,谁家有旧衣服都送过来,省了不少开销。

小雨从小聪明伶俐,三岁就能背唐诗,四岁能认不少字,比同龄孩子都强。村里办了幼儿园,我咬牙送她去上学,每月十五块钱学费,虽然不多,但也是我工资的三分之一。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我常挂在嘴边的话。

好景不长,九三年,棉纺厂效益不好,开始减产。车间里弥漫着一股不安的气息,大家都在传,厂子可能要倒闭。我每天战战兢兢,生怕下个月就发不出工资来。

九五年,噩耗终于来了。厂里放了长假,我们这些普通工人,每月只发基本生活费,一百多块钱,连小雨的学费都不够。

那时,小雨上小学三年级,正是用钱的时候。我一筹莫展之际,街道主任李大娘给我指了条路:"秀芝啊,你身体好,手脚麻利,要不去收废品?现在城里人越来越多,废品也多,一天下来,收入不比在厂里差。"

我没有迟疑,跟李大娘借了二百块钱,买了辆旧三轮车,从那天起,走上了收废品的道路。

夏天顶着烈日,汗水湿透衣背;冬天顶着寒风,手脚冻得通红。我推着三轮车,走街串巷,收集纸壳、塑料瓶、废铁,一分一厘地攒钱。

县城不大,走一圈也就十来里路,可来回几趟下来,腿也像灌了铅似的。每天早出晚归,风里来雨里去,日子虽苦,但总算有了着落。

小雨懂事得让人心疼。她放学回家,总是先做完作业,然后帮我分类收拾好的废品。她的小手被废纸划出一道道小口子,却从不喊疼。

"妈,等我长大了挣钱,你就不用这么辛苦了。"她总是这么说,声音小小的,却坚定得让我眼眶发热。

我们住的是单位分的老平房,天热时墙根长出青苔,天冷时窗户缝里往里灌风。夏天蚊子多,小雨经常被咬得满身包,可她从不抱怨,反而总说咱家住得多好,有院子晒太阳,有房檐遮雨。

小雨读书特别用功。入夜后,她常常趴在那盏老旧的台灯下写作业,一写就是几个小时。隔壁王婶家的儿子老是逃学打游戏,王婶看着小雨,常对我说:"秀芝啊,你家闺女真是块读书的料,将来准有出息。"

九七年,我攒够了钱,给小雨买了台二手的收音机,晚上她写作业,我就坐在一旁听戏曲或新闻,那是我们最惬意的时光。

九九年,小雨升入初中,学习压力大了,可她从不喊累。每当我夜里起来看她,总见她在灯下苦读,脸上的认真劲儿,让我既心疼又欣慰。

"雨儿,别太熬了,身体要紧。"我常劝她。

她却笑着说:"妈,你每天推着三轮车那么辛苦都不喊累,我写个作业算什么?"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虽然清苦,但也有滋有味。我们的平房虽小,却被小雨收拾得干干净净。院子里,我种了几棵蔬菜,夏天能吃上自家种的青菜。

二零零零年,我攒了五年的钱,给小雨买了张书桌,虽然是旧的,但很结实。她高兴得一整天嘴都合不拢,说这是她收到的最好的礼物。

邻居们都说我太惯闺女,可我心里清楚,为了这个家,小雨付出得比同龄孩子多太多。她从不向我要零花钱,初中时还偷偷去小店帮忙,挣点补贴家用。

二零零五年,小雨读高三那年,发生了一件改变我们命运的事。

那是个初夏的傍晚,我推着三轮车收完废品回来,经过文化宫后面的一条小巷。那里光线暗,地上有什么东西闪了一下。我停下车,拿手电一照,是个纸包。

"兴许是谁丢的钱包?"我心想,弯腰捡起来。

打开一看,里面整整齐齐地躺着五根金条,在昏暗的光线下也能感受到它们的份量。我差点吓得坐在地上。这么贵重的东西,怎么会出现在这里?我四下张望,巷子里空荡荡的,连个人影都没有。

"得有多少钱啊这是!"我的手都在发抖。这年头,谁见过金条?电视里演的都没这么多!

我赶紧把金条塞进怀里,急匆匆地往家赶。一路上,我的心"砰砰"直跳,生怕被人发现似的。

到家后,我锁上门,小心翼翼地把金条放在桌上。在台灯下,那金光刺得我眼睛都睁不开。

小雨还没放学,我独自一人坐在桌前,盯着那几根金条,心里七上八下。这么多钱,足够把小雨送到最好的大学,足够给她在城里买套房子,足够让她这辈子不为钱发愁。

可是,这不是我的东西啊!

"秀芝,你怎么能有这种想法?"我责备自己,"这些年你教育小雨要做个正直的人,你自己却想贪这不义之财?"

那一夜,我辗转反侧,翻来覆去地想。一会儿幻想着小雨穿着漂亮衣服走在大学校园里的样子,一会儿又想到自己若是私吞金条会不会遭报应。

天蒙蒙亮,我做了决定。

"金条我要上交,良心在我这儿安生,小雨才能长大。"我对着天花板自言自语。

一大早,我就抱着金条去了派出所。值班的小李警官看到金条,惊得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林阿姨,这得值多少钱啊!您这是捡的?"

我点点头:"昨晚在文化宫后面的小巷里捡的,这么贵重的东西,肯定有人找。"

小李警官竖起大拇指:"林阿姨,您真是好样的!这么多钱都不动心,当今社会,像您这样的人不多了。"

上交金条的事儿在县城传开了,不少人说我傻。收废品的老张拍着大腿骂我:"秀芝啊,你真是个愣头青!那金条谁知道是谁的?你上交了,到头来还不是便宜了那些当官的?"

王婶更是直摇头:"傻人有傻福,可你这是有福不会享!那金条拿着,你闺女这辈子还愁啥?"

我只笑笑:"金条是别人的,我拿了不安生。小雨还小,我得给她做个榜样。"

小雨知道这事后,非但没埋怨我,反而紧紧抱住我:"妈,你做得对!比起金条,我更珍惜你教给我的做人道理。"

听了这话,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这么多年的辛苦,没白费!

一周后,派出所通知我,有位老人来认领金条。

那是个七十多岁的老人,面容清瘦,穿着朴素但整洁。见到我,他深深鞠了一躬:"林秀芝同志,谢谢你的拾金不昧。这金条是我一生的积蓄,差点丢了。"

我有些不好意思:"举手之劳,您别这样。"

老人掏出一个红包:"这是酬谢,你收下。"

我连忙摆手:"不用不用,做人应该这样。"

老人执意要给,我坚决推辞。他看着我,目光炯炯有神:"林同志,我听说你有个女儿,今年高考?"

我点点头,有些惊讶他怎么知道。

"警察同志跟我说的。"老人笑了,"你女儿一定很优秀吧?像你这样的好母亲,教出来的孩子不会差。"

我不好意思地笑了:"小雨是个好孩子,就是苦了她,跟着我过苦日子。"

"我想见见她。"老人说,语气里有种说不出的急切。

我不解其意,但还是答应了。临走时,老人郑重地说:"林同志,人生漫长,我们总会有再见的时候。"

回家路上,我总觉得这位老人眼神怪怪的,像是在找什么似的。

第二天,我带着小雨来到约定的茶馆。老人早已等在那里,见到小雨时,他的眼睛亮了一下,随即又黯淡下来。

"小姑娘,听说你学习很好?"老人问。

小雨礼貌地点头:"还行,爱学习是妈妈教我的。"

老人问了些她的学校情况、爱好,然后突然问:"你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物件,从小就带在身边的?"

我心里一惊,想起了那枚古玉。

"没有。"小雨摇摇头,"不过妈妈说,她捡到我时,身边有个布包。"

老人的目光转向我:"布包里是什么?"

我犹豫了一下:"一枚玉。"

老人的手微微颤抖起来:"能让我看看吗?"

我答应了,但没有立即拿出来。那枚玉我一直锁在抽屉里,多年不曾拿出。直觉告诉我,这枚玉和眼前的老人,与小雨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

回家后,我从抽屉底层取出那枚尘封多年的古玉,擦了又擦,犹豫了一夜,第二天又去见了老人。

老人接过古玉,手微微颤抖:"果然是它。"

他长叹一口气,眼中含着泪光:"十八年了,我找了十八年。"

"您认识这枚玉?"我问。

"不只是认识,"老人声音哽咽,"这是我们家的传家宝,传了三代。"

接下来,老人讲述了一个令我震惊的故事。

十八年前,他的好友一家三口准备去外地探亲,临行前将刚满月的女儿和家中传家宝托付给他照顾几天。谁知途中发生车祸,夫妻俩当场去世。老人当时已年过半百,身体不好,无力抚养孩子,又担心孩子被送进福利院,就托人把孩子和那枚象征家族传承的古玉一起,放在了有人经过的地方,希望遇到好心人。

"我每天都在后悔,"老人说,"我应该亲自养大这个孩子,而不是把她托付给命运。这么多年,我一直在找她,却始终无果。"

"那金条呢?"我问。

"那是孩子父母留下的遗产,"老人说,"我一直攒着,想着如果找到孩子,就全部给她。"

我恍然大悟:"所以您是故意把金条放在那里的?"

老人点点头:"我通过打听知道了你们的情况。这么多年,我一直暗中关注着你们。我看着你含辛茹苦把孩子养大,比我想象的还要好。"

原来这些年,每当我们最困难的时候,门缝里总会莫名其妙地出现一个信封,里面有些钱。我一直以为是好心的邻居或同事帮衬,原来是眼前这位老人。

"我本想等她十八岁生日那天告诉她真相,可我等不及了。"老人苦笑道,"医生说我时日不多了,癌症晚期。"

我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只觉得心里翻江倒海。

"小雨知道自己是被领养的,"我说,"可她从来不问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她说,对她来说,我就是她唯一的妈妈。"

老人流下了眼泪:"你是个好母亲,比我想象的任何人都好。"

"我没有子女,这些金条本是要留给她的。"老人又说,"不过现在我想,由你交给她更合适。她即将高考,这笔钱可以帮她完成大学梦想。"

小雨高考成绩出来那天,我把一切都告诉了她。她考了全县第三名,被北京的大学录取了。我把金条和古玉都交给了她,也把老人的故事告诉了她。

我害怕她知道真相后会离我而去,毕竟血浓于水。可小雨听完,只是紧紧抱住我,泪水打湿了我的衣襟。

"妈,我不在乎我是从哪里来的。这十八年,是你把我养大的。你捡到我的那个雨夜,是我最大的幸运。你永远是我妈妈。"

那一刻,我泪如雨下,心里又酸又甜。

老人坚持用那些金条为小雨支付学费和生活费:"这是她父母留给她的,我只是个传递者。这些年,我一直遗憾没有尽到责任,如今能为她做这些,也算弥补一点心意。"

临行前,小雨去看望老人,却得知他已经去世三天了。他留下一封信,信中说他很高兴完成了对朋友的承诺,也很庆幸小雨有我这样的母亲。

"我看着你长大,虽然不能陪在你身边,但心里一直有你。"信上这样写道,"你有一个比亲生母亲还要伟大的妈妈,她给了你无私的爱和正直的品格。好好珍惜她,也珍惜你自己的人生。"

送小雨上火车那天,整个车站人来人往,喧嚣一片。我给她做了一大包她爱吃的菜饼,怕她在学校饿着。

"妈,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你别担心。"小雨说,眼里含着泪光。

我把古玉挂在她脖子上:"带着它,也带着我们的心。这枚玉见证了你的人生,也见证了我们母女情深。"

站台上,小雨紧紧抱住我:"妈,我的根在这里,无论我走多远,都会回来的。"

"傻孩子,妈妈等你。"我抹去眼泪,挤出笑容,"妈不识字多,但你的信我会叫人读给我听。"

火车缓缓驶出站台,我望着小雨在车窗里渐渐远去的脸,心中满是欣慰。十八年前的那个雨夜,我捡到的不只是一个孩子和一枚古玉,还有一份沉甸甸的爱与责任。而今天,我终于可以骄傲地说,我没有辜负这份责任。

回家的路上,我经过那座小桥,雨又下起来了,和十八年前那晚一样。我站在桥上,望着下面的流水,想着这些年的点点滴滴。

县城的人都说,林秀芝的命真苦,丈夫跑了,还捡了个娃来拖累自己。可我知道,我的命比蜜还甜。我有小雨,有一个疼我爱我的女儿,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呢?

那些年,我们穷得叮当响,有时候连肉都舍不得吃,可心里始终装着暖暖的爱。小雨的每个进步,每个笑容,都是我生活的动力。古玉与金条,见证了我们十八年的相依为命,也见证了一个平凡女人的不平凡人生。

日子会越过越好的,我坚信这一点。小雨会有出息,会过上好日子。而我,会一直在这座小城里,收我的废品,等着她放假回来看我。

屋檐下,雨水顺着瓦片滑落,发出"滴答滴答"的声响,像是岁月的脚步,一步步向前走。人这一生啊,拾起的不只是东西,更是命运;付出的不只是辛苦,更是爱的传递。

福气就像这雨水,看似平凡,却滋润了整个人生。你说,我林秀芝,是不是这世上最有福气的人?

来源:文化智慧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