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者通过分析4670万英国人的数据发现:到50岁之后,大约有三成多的糖友会同时患有至少三种的长期疾病,并且,这些疾病能陪患者很长时间,至少20年打底,并且,这一变化可能会影响寿命长短,学者发现,共病数量每+1,寿命就会减少4年!
大家,对于糖尿病的印象可能比较浅显,比如说要控制饮食,要吃药或者要注射胰岛素之类的;但是,糖尿病对我们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呢?
今年8月份,发表在《自然·医学》上的一项研究让我们对此有一个更明确的认知。
学者通过分析4670万英国人的数据发现:到50岁之后,大约有三成多的糖友会同时患有至少三种的长期疾病,并且,这些疾病能陪患者很长时间,至少20年打底,并且,这一变化可能会影响寿命长短,学者发现,共病数量每+1,寿命就会减少4年!
这一研究数据的发布,让我们对糖尿病有了更深的认知,也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共病对于糖友的影响是真不少!
73岁的李大娘就是其中一个受害者。
最近一段时间,李大娘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李大娘发现自己常常感到疲惫无力,连以前喜欢的花园劳作也提不起兴趣。
变化之大,连家人都注意到她的行为异常,李大娘不再像以前那样主动参与家庭聚会,甚至连外孙来看她时,她也只是敷衍地笑笑。晚上,她的睡眠变得极差,总是翻来覆去无法入睡,白天则因为乏力和低落情绪而整天呆坐在沙发上。
这样的状态,持续的时间不算短了,满打满算大概有一个月了,刚开始家人还只以为李大娘心情不好,但是,现在,他们只希望李大娘真是心情不好,而不是身体出问题了。
医生详细询问了李大娘的糖尿病管理情况,以及最近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在得知她的情绪低落、失眠、兴趣丧失等问题后,医生建议她进行心理评估。
中度抑郁症!
这个结果让她的家人感到意外,而且,更让他们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医生说李大娘出现抑郁症,可能背后有糖尿病的“功劳”?为什么糖尿病会和抑郁症扯上关系呢?
其实,像李大娘这样长期患病的老年患者,这种双重疾病或许并不是偶然现象。
一些研究表明,高糖环境会干扰大脑中5-羟色胺和多巴胺的分泌,而这些物质正是调节情绪的关键。长期的炎症和神经递质紊乱可能是李大娘抑郁症状的生物学基础。一项发表于《Lancet Psychiatry》(2020年)的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中约有20%-30%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这远高于普通人群的比例。
再者,慢性疾病本身带来的压力也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一大因素。
糖尿病管理需要患者长期坚持严格的生活方式,例如控制饮食、定期运动和频繁测量血糖,这些都可能让患者感到身心疲惫。尤其是像李大娘这样,年龄增长导致身体活动能力下降,再加上糖尿病的复杂性,可能让她感到力不从心,甚至产生挫败感。
并且,抑郁症的出现,可能还会反过来也会影响糖尿病的管理。
抑郁患者常常缺乏动力去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不愿运动、饮食不规律,甚至对按时服药感到抗拒。这些行为会导致血糖波动加大,加重糖尿病的病情。
一项发表于《Diabetes Care》(2021年)的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的血糖控制能力显著低于没有抑郁症的糖尿病患者。
面对这种复杂的疾病交织,医生为李大娘制定了一套综合治疗方案,包括调整降糖药物、增加抗抑郁药物,并建议她参与心理咨询。
并且,在最后,医生还和李大娘的家属强调了陪伴的重要性!
比如说每天抽时间陪她散步,帮助她重新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同时通过小步调节方式慢慢恢复她对日常生活的兴趣,这对于李大娘的情况来说可能大有好处。
像李大娘这样双重疾病的发生并非个例,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需要提高警惕,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以免形成恶性循环。
正如研究所示,50岁时确诊糖尿病的患者中,有三分之一会同时患有至少三种共病,而这些共病的出现不仅增加了治疗的复杂性,还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那么,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提前避免呢?
医生提醒大家:减少糖尿病共病的发生,关键在于科学管理和预防。
第一步是严格控制血糖水平,这是减少共病风险的核心所在。例如,每日三餐定时定量,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和全谷物,可以有效避免血糖快速升高。
其次,要注重检查!许多共病在早期并无明显症状,但通过定期的血压、血脂、肝肾功能和眼底检查,可以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干预措施。
例如,高血压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共病之一,而控制血压不仅能预防心血管疾病,还能减轻肾脏的负担。一项发表于《The Lancet》的研究表明,通过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糖尿病患者的共病发生率可以降低约25%。
心理健康管理同样不能忽视!
长期患病可能让患者感到压力重重,而这种心理负担会加重血糖波动,并增加共病风险。
李大娘被确诊的抑郁症,和焦虑症是糖尿病患者中较为常见的心理问题,但通过心理咨询、正念疗法以及家人和朋友的支持,患者可以有效缓解心理压力。一些研究表明,情绪稳定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更好,心血管疾病和其他共病的发生率也更低。
新型药物的合理应用是另一个减少共病的重要手段。
一项发表于《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研究显示,使用SGLT2抑制剂的患者,其心血管疾病发生率降低了约20%,慢性肾病进展风险降低了约30%。当然,这些药物的使用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此外,改善生活方式是预防共病的重要基础。
不吸烟、不喝酒的同时,患者还应注意控制体重,因为肥胖不仅会增加胰岛素抵抗,还与多种共病如高血压、脂肪肝和关节炎密切相关。通过平衡饮食、规律运动和充足的睡眠,患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代谢健康,从而减少共病的风险。
最后,建立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是减少共病的重要策略。例如,对于心血管风险较高的患者,可能需要在降糖的同时强化血压和血脂的管理;对于已有肾病的患者,则需特别关注肾功能的保护。这种因人而异的治疗方案能够更好地控制病情,减少共病的发生。
正如医生常说的,“糖尿病管理是一场持久战,而减少共病就是在这场战斗中争取更高的胜率。”通过科学的血糖控制、定期的健康检查、心理支持、新型药物的应用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坚持,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可以大幅降低共病风险,为自己赢得更健康的未来。
然而,如果我们能从源头,也就是未确诊糖尿病之前,就开始注意改变生活方式,效果会更好!
健康饮食、规律运动、注重体重管理、关注心理健康、保持良好睡眠等等都是不错的举措,这些传统的方式,在糖尿病预防中占比不少,但是,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医生今天想给大家讲一些比较新颖的说法。
预防糖尿病需要更多元化的策略,从关注微生态系统到优化生活节奏,许多新颖的手段正在被逐步认可,就好比:从肠道微生态入手,为身体建立“免疫屏障”。
健康的肠道菌群可以帮助调节血糖代谢,增强胰岛素敏感性,而菌群失衡则可能引发慢性炎症,增加患病风险。一项发表于《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2022年)的研究指出,特定益生菌如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能够降低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血糖水平。
另外,还有学者主张“优化生活节奏”;人体内的生物钟调节着代谢、激素分泌和能量利用,但现代社会的高压和不规律生活让这一系统变得紊乱。
也有学者提倡探索个性化精准干预;糖尿病的发生往往与遗传背景、生活环境和个人行为密切相关,因此“千人一方”的预防策略并不适用于所有人。随着基因检测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科学家或许能够更精确地评估个体的糖尿病风险,进而制定量身定制的干预计划。例如,某些基因型的人群对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反应更好,而另一些则适合增加特定营养素的摄入。
心理健康的管理也是新兴的预防方向。
长期慢性压力会通过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导致血糖升高和胰岛素抵抗。一项发表于《Diabetes Care》(2021年)的研究发现,通过正念训练(mindfulness training)和认知行为疗法,糖尿病前期人群的血糖水平显著降低。这种方法不仅简单易行,还能改善睡眠质量和总体健康状况,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糖尿病预防手段。
不过,这些新颖的方法上没有全面推广,希望以后真的能实现更为精准的疾病预防!
来源:内科专家董延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