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届中国重阳书画摄影展“中国重阳奖”获得者(5)·吴丙忠作品名家集评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9 18:25 1

摘要:杨天才(中国书协书法评论与传播委员会委员):学古人,趋稳适蕴藉,得蕴藉则求气魄骨力。吴丙忠的行书“行到坐看”对联,线性丰富而凝练,注意字与字意气贯注,有节奏和清新之感。写行草,落笔处要有力量,作书用笔在使尽笔势,结字在得其真态。行草书用笔关捩在起笔、行笔与收笔

吴丙忠 1967年出生。湖北省书画家协会沙洲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作品获第十七届中国重阳书画摄影展“中国重阳奖”。



吴丙忠书法作品名家集评

杨天才(中国书协书法评论与传播委员会委员):学古人,趋稳适蕴藉,得蕴藉则求气魄骨力。吴丙忠的行书“行到坐看”对联,线性丰富而凝练,注意字与字意气贯注,有节奏和清新之感。写行草,落笔处要有力量,作书用笔在使尽笔势,结字在得其真态。行草书用笔关捩在起笔、行笔与收笔这三个环节。观其行书条幅作品,乍徐还疾,注下牵上,一正一偃,一藏一露,力求笔笔送到。作行草贵虚实并见,笔不虚,则欠圆脱;笔不实,则欠沉着。专用虚笔,似近油滑;仅用实笔,又形滞笨。虚实并见,即虚实相生。希望创作中刚柔相济,避怒张之弊。

杨吉平(中国书协书法评论与传播委员会委员、山西师范大学教授):吴丙忠书法具有一种阳刚之气,不像是江南人的笔墨,这说明其天性豪爽。而米芾书法恰有这种气象,吴丙忠可谓得米芾之一面。

与前面提到的作者范振斌不同,吴丙忠书法是以北碑笔法写帖,或者说以碑法写米芾,这就形成风格上的差异。其行书“行到坐看”对联,方笔顿挫,大笔挥洒,厚重而刚劲,气象非凡,观之令人振奋。这种气象不仅在正文中表现明显,在落款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有小中见大的审美效果。难能可贵的是,这件对联又能做到放中有收,可谓张弛有度。唯一不足之处在于“行”字的左右间距过大,使该字显得有些松散。

相对而言,另一件草书条幅则显得有些粗糙,水平无法和行书对联相提并论。这件作品的结字大部分都有问题,只有个别字比较严谨到位,这恐怕与作者对草书的理解有关。草书其实是一种笔法最讲究、结字最严谨的书体,这需要先从单字开始练习,逐字临帖,毫不懈怠,否则只能是一种粗疏的书写。当然,其草书的风格依然是大气,这一点不可否认,但大气应该建立在精到的基础上,否则,这种大气便没有什么价值可言了。

吴丙忠书法作品选刊

吴丙忠 行书行到坐看联

吴丙忠 草书条幅 我与春风皆过客,你携秋水揽星河。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

来源:书法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