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白酒,又称烧酒,是世界六大蒸馏酒之一,中国的酿酒史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但当时的酒是低度的发酵酒,类似今天的黄酒或米酒,酒液浑浊,故古诗词中常有“浊酒”一词。
白酒,又称烧酒,是世界六大蒸馏酒之一,中国的酿酒史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但当时的酒是低度的发酵酒,类似今天的黄酒或米酒,酒液浑浊,故古诗词中常有“浊酒”一词。
成熟的蒸馏技术始于元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这项革命性的技术,通过“蒸馏”从发酵酒醅中提取出清澈透明、酒精度更高的酒液,“白酒”因其色泽而得名,真正登上了历史舞台。
明清时期,白酒工艺在全国遍地开花,因各地水土、原料和曲药差异,形成了风味各异的地方性名酒。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数届“评酒会”,正式确立了茅台、汾酒、泸州老窖、西凤等名酒地位,并科学地划分了酱香、浓香、清香等香型,白酒产业与文化由此走向繁荣。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让山西杏花村的酒香飘荡了上千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的豪迈,“俯仰各有志,得酒诗自成” 的旷达,“醇香典雅、甘润挺爽”的苍劲,都是古代文人墨可对酒的赞许。
古人说“青梅煮酒论英雄”,那么那时候的人们为什么要煮酒呢?不能直接喝凉的吗?
有人觉得天冷温酒更暖身,也有人认为温酒是为暖人心、讲人情。但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热酒能去除甲醇、杂醇油这些有害物质。直接喝凉的,容易上头难受,甚至影响健康。
《红楼梦》中有一段关于喝冷酒的经典描写,出现在第八回《贾宝玉奇缘识金锁 薛宝钗巧合认通灵》中。
当时宝玉在薛姨妈处喝酒,正要喝冷酒时,被薛宝劝止。宝钗说道:
“宝兄弟,亏你每日家杂学旁收的,难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热?要热吃下去,发散的就快;要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拿五脏去暖他,岂不受害?从此还不改了呢。快别吃那冷的了。”
这段话点明了古人反对喝冷酒的核心原因:
1. 酒性热,需热饮:中医认为酒性大热,热饮能帮助酒气迅速发散,促进血液循环。
2. 冷酒伤身:如果喝冷酒,冰冷的酒液需要靠身体的五脏六腑来“暖”它,这会给身体带来沉重的负担,容易导致寒气凝结在内,从而损害健康。
这一细节反映了古代饮食养生中的哲学思想。所以,《红楼梦》中这个情节也常被后人引用,作为“酒宜热饮”的经典例证。
另外过去酿酒技术有限,酒里杂质多,加热之后,低沸点的甲醇等就能挥发掉,口感更好,也不容易醉。
温酒温度最好在20–30℃之间,不要太烫,否则酒香也会散失,味道就差了。
如今酿酒工艺进步,纯粮食酒杂质少,一般不用热着喝。但市场上有些酒精勾兑酒,含添加剂,喝了还是容易上头。所以如果不确定酒的好坏,或者想喝得更舒服,温一下再喝仍然是个好办法。
温酒时控制温度是重中之重!
最佳温度范围:30-35°C即“不烫手”的程度。这个温度下,酒液入口最舒适,能有效挥发掉部分低沸点的杂味物质,同时让酒中的香气更好地释放出来。切忌过热,绝对不要超过40°C。温度过高会导致酒精快速挥发,酒味会变淡,喝起来“没劲”。香气物质流失,白酒中珍贵的复合香气会随蒸汽跑掉,导致口感大打折扣。喝起来会有明显的“燥辣”感,反而更刺激。
1. 风格浓郁的纯粮酒:酱香型、浓香型白酒因其香气成分复杂,经过适度加温后,香气会更奔放,口感更醇和柔顺,能更好地体现其风味层次。
2. 老酒:一些有年份的陈年老酒,有时会带有一些“陈味”或“窖藏气息”,微微加温可以帮助这些气味消散,让老酒喝起来更纯正。
3. 冬季驱寒:在寒冷天气里,温一壶酒小酌,确实有暖身舒筋的效果,增添饮酒的乐趣。
1. 清香型/米香型白酒:这类酒追求的是清爽、纯净的口感特征。加热会破坏其香气,反而会放大酒精感,变得不好喝。
2. 低品质的酒:如果是食用酒精勾兑的“酒精酒”,加热后可能只会挥发掉酒精,留下更明显的水味和添加剂的不愉悦味道,得不偿失。
3. 夏季或常温下已表现很好的酒:在适宜的环境温度下20-25°C,优质白酒本身的风味就已经达到了最佳状态,无需画蛇添足。
除了直接喝,白酒还可以和水果搭配,中秋之夜为餐桌增添一道美味。
一、白酒懒柿子
这个方法是利用酒精催熟的原理,让又涩又硬的生柿子能在短时间内变得清脆香甜,去除涩味。
白酒中的酒精能溶解柿子果肉中可溶性单宁,同时促进柿子释放乙烯气体,加速其自身成熟脱涩。
将柿子用清水彻底洗净,用干净的布完全擦干表面水分务必完全擦干,不能有水。在一个碗中倒入白酒。拿起一个柿子,让其全身特别是蒂的部位都在酒里均匀地蘸一下,确保整个柿子表面都裹上一层薄薄的白酒。
将处理好的柿子轻轻放入干净的密封罐或密封食品袋中。将容器完全密封起来,在常温下放置避免阳光直射。一般等待3-5天左右,柿子就会脱涩变甜。
用手轻轻捏一下,感觉柿子整体变软了,且闻起来有清甜的果香,就说明成功了。取出后洗干净表面,削皮即可享用。此时的柿子口感清脆、香甜多汁,完全没有涩味。
温馨提示:
成功率关键:柿子必须无水,容器必须密封。
白酒选择:不必用很贵的酒,但度数一定要高,效果才好。
懒柿子 vs 软柿:这个方法做出的是“脆柿”。如果你喜欢吃软糯的柿子,可以再多放几天,它会继续变软。
二、白酒醉枣
这个方法是利用白酒杀菌、防腐并激发枣香的原理,让鲜枣在保持脆嫩的同时,融入酒香,并能长期保存。
白酒对枣表面的微生物有杀菌作用,防止其腐败。枣子在密封环境下吸收少量酒液,轻微发酵,从而产生独特的风味和香气。
将鲜枣用清水洗净,摊放在阴凉通风处完全晾干表面水分。这是成败的关键,绝对不能带水
,在一个大碗中倒入白酒。将晾干的枣子分批倒入碗中,轻轻翻动,让每一颗枣子都均匀地沾上一层白酒。
用干净的筷子将蘸好酒的枣子夹出,放入彻底洗净并擦干的玻璃密封罐中。枣子不要装得太满,约八分满即可。将罐盖拧紧,确保完全密封。存放在阴凉避光的地方。至少等待7-10天之后就可以打开食用。
如果能浸泡1个月以上,酒香和枣味融合得会更加醇厚,风味更上一层楼。开盖后,会闻到一股混合着枣香和酒香的浓郁香气。醉枣吃起来口感依旧脆嫩,但甜味更加集中,并带有迷人的酒香,非常独特。
温馨提示:
选枣:一定要选完好无损的枣,有一颗坏枣可能会污染一整罐。
容器:强烈推荐使用玻璃罐,便于观察且无毒无害。
保存:制作得当的醉枣可以保存好几个月。取用时一定要用干净无水的筷子,取完后立即盖紧盖子,防止细菌进入。
三、青梅酒
泡一壶青梅酒,是迎接中秋最美好的仪式。
选择青绿饱满、完好无损的新鲜青梅是成功的第一步。轻轻洗净后,必须彻底晾干,任何水分都可能影响风味。别忘记用牙签细心剔除每颗梅子的果蒂,这是保证酒体纯净的关键。
家常泡制的经典比例是:1份青梅、0.5-0.7份黄冰糖、1-1.2份酒。黄冰糖能让酒色更显琥珀流光,而30-50度的清香型白酒或米酒最为适合,因其酒味纯净,不会掩盖梅子的自然果香。
在消毒晾干的玻璃罐中,一层青梅一层冰糖交错铺叠,最后缓缓注入白酒,完全没过食材。密封前记得留下约两成空间,让梅子与酒能够自由呼吸。
将罐子存放在阴凉避光处,剩下的就交给时间。三个月后可初尝其味,而真正的醇香往往需要等待半年。梅香与酒香慢慢交融,化青涩为甘醇。开封时,琥珀色的酒液清亮诱人。中秋佳节饮用酸甜开胃,清爽解腻。
来源:湖北台美食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