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成长其实就是一个增效节能的过程,打破现有的自我限制模式,或许只用你现在四分之一的精力,却可以获得比以往更大的成功。
作者:罗近月
首发:美灵心生活(ID:meilingxinli)
成长其实就是一个增效节能的过程,打破现有的自我限制模式,或许只用你现在四分之一的精力,却可以获得比以往更大的成功。很多女性都有不自信的问题,很想知道如何找到自信。自信,是源自于对自己的了解,你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你知道用自己有限的资源可以达成怎样的目标。这样你就可以一次次实现自己的目标,不断体验到成功的感觉。心理学上把这称为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对自己能力和技能的主观信念和评价。简而言之,就是你觉得自己行不行,到底哪里行,这样的评价是由过去的体验堆积而成的。同时自我效能感并非是不变的,它可能随着我们体验的不同而发生改变。如果你有更多体验是正向的,你会觉得自己很不错;如果更多体验是负向的,你就会觉得自己很糟糕。我们可以把这样正向的体验模式定义为自我增效系统,同时把负向的体验模式定义为自我挫败系统。所以,女性如何从不自信到找到自己的自信呢?那就需要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自我增效系统去逐步修正过去的自我挫败系统。乐观看待的话,当这个自我增效系统逐渐建立起来,我们的自信会得到提升。同时,这个系统还会持续为我们的整个人生发展赋能。要如何重建自信人生,我分四个阶段来跟大家探讨:第一阶段 划地盘:独立思维因为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女性向来很少有自己的“地盘”。可一旦有了,你就发现这是一件特别爽的事。因为在你的“地盘”上,别人没有发言权。在这一点上,男性常常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对象,他们知道自己的工作、朋友重要,也会重视自己的前途和发展,而女性则会习惯把重心放在关系和家庭上,更希望通过额外的付出和做好,来获得他人正面的评价和肯定。不同在于,男性更多会想“什么对我重要”,而女性更多会想“我要如何做好获得认可”。这是两个不同的发展底基,前者由自己来决定和辨识,后者总想寻找他人的建议。一定需要他人的确认才可以前进,我们就失去了自己的“地盘”,就会被“卡脖子”。从发展自信角度出发,我们需要先有自己的“地盘”,独立承担责任,并拥有独立的选择权利。比如,你有一份工作,这就是你独立的“地盘”,哪怕你在公司做个普通的员工,你也会有自己的岗位职责,这就跟你的孩子、先生和父母区分开来了。只要你不主动跟他们提起工作,他们就很难可以干预你应该做什么,这样你就有了一个可以自己独立行使权利的空间。然后,无论你的工作做得怎样,你在工作中的酸甜苦辣,你是否准备进修或者换一份工作,都可以完全由你自己来做决定。独立感是根基,也是你自信建立的底盘。想想看,如果你做的每一件事,别人都可以随意参与评价,就根本没有自信可言。所以,总是喜欢询问别人意见的女性,可以尝试着自己独立来做决定,这对于建立自信大有帮助。第二阶段 定擅长:优势思维前几天看一个博主说,他上学时是一个篮球队的替补队员,大多数的比赛都轮不到他上场。他说很清楚自己的打球水平怎样,所以大多数时候都只是为球队做陪衬,他也不嫉妒,自得其乐。等偶尔上场时,他就一定会打得很过瘾。难得遇上那种凭球队实力根本不可能战胜的球队,教练就会派他上场,常常还会出其不意地扳回比分。原来他的擅长是“打混球”,他每次上场的目标,就是用各种歪路子去拦住对方的主力选手,甚至不惜多次犯规,就是不让对方得分。正直又认真的人,最受不了别人下三滥的手段,所以只要打破了对方的情绪防线,对方能力再强,最终都有可能落败。我们并非要推崇这种做法。举这个例子,是我非常佩服博主对自己能力边界的清楚。他知道自己只会“打混球”,这就是一种优势能力。当一个人可以很好地利用自己的优势,这就是优势思维。很显然,他和他的教练都具备优势思维。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能力,就看你能不能发现,以及是否把自己的优势用对地方。与优势思维敌对的是完美思维,就是总是习惯忽视那些自己能做好的地方,不断盯着自己没做好的地方来折腾自己。久而久之,就会觉得自己好像干什么都不行。这就中了完美思维的圈套。那我们来想一想,如果你清楚知道自己某一点优势之后,那会怎样呢?即便你是一颗“螺丝钉”,你也清楚知道自己是有价值的,怎么可能什么都不好呢?我曾经见过一位女性,她做了很多年的领导,老板很信任她,处理人情世故能力非常不错,。但她就是觉得自己像个“空架子”,认为自己工作能力还比不过自己的下属。她每天被强烈的危机感折磨,非常痛苦。我们在谈的过程中发现,其实她已经具备了非常好的管理能力,确认这就是她的优势能力。其实只要好好使用管理能力,她就有了结实的大底盘,根本不需要去跟别人竞争工作能力。至于她不擅长的部分,我们会换一个角度来用好它的局限,这就是下面的“局限思维”。第三阶段 做减法:局限思维很多时候,我们都避免去看到自己的局限。如果看到了,也会容易感到自卑,或者觉得不如别人就很羞耻。实际上,一个不清楚自己局限的人,是不会有长远发展的。四面出击,精力耗尽,走着走着就没了自己。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局限”跟“优势”是相对应的,如果你没有自己的局限,也就不可能有明显的优势。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你的欲望会让你什么都想干,总觉得什么都能干好,其实人的精力相当有限,根本不可能做到百花齐放,最终一定是失败告终,然后感觉什么都没有做好。直到你碰到你的局限,你就能比较安分了,知道要回避自己不擅长的坑,就可以专注擅长更多一点了。这时候,你有限的优势才会被进一步被放大利用起来。否则你有再多的优势,只要还能继续扩张,你都不会稀罕自己的。所以,局限是个好东西,让我们看到我们只是自己,而不是谁谁谁。就像齐天大圣如果没有头上的紧箍咒,那就只是一只能力超强的毛猴子而已。局限思维,会让人脚踏实地,不再沉迷于自恋和幻想,不会什么都要争强好胜,会承认有的地方就是不如别人,然后踏踏实实做好自己能做好的事。比如,有的人学习能力很强,但是很不擅长人际关系,那么她的大部分精力就应该放在如何通过学习去打开那些人生的重要壁垒,而不是渴望通过关系获得人生质的飞跃。拥有局限思维,就会知道做减法,超出你能力边界的事情,你都不想去碰、不想去听、不想去谈。懂得保护自己有限的精力,就不再是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去参与和竞争。这样,我们的人生就升级了一半的内存,你要做的任何事就会突然变简单了。所以,人为什么要自我成长呢?因为我们所有能遇到的阻碍,都跟我们对自己的认知有关系。不是任何事物挡了我们的道,也不是我们的能力不够,而是我们总把精力用在不适合的地方,就很难有收获。当认知改变了,路就通了。第四阶段 控节奏:收获思维今年,我们开始幸福力四季社群,到现在秋季时,很多伙伴都有不错的突破,这就是源自于收获思维。如果没有这个社群的结构,我也做不到能系统地跟大家讲荣格心理学,以及详细地探讨女性成长的各项议题。所有事物运行的规律,其实都是大差不差的,有非常类似的地方。但凡需要一些时间才能突破的事情,都需要靠规律去达成。就好比,我们看任何农作物的生长,都会经历一个播种、发芽、生长、收获的过程,每年春夏秋冬,到了某一个季节,农民就会做这个季节该做的事情。这里面其实有一个有序不变的节奏。同样,一个人的成长,也有相应的生命发展周期。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回到规律上来。收获思维,就是通过把握一个不变的规律节奏,确保我们用最少的精力,来获得最大的收获。不仅是我们的每一次努力对成长起作用,如果保持一个节律的话,那中间你没有可以刻意努力的时间,也是在不知不觉地向上生长的。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除了局限思维的加持,我们还要学会省力,把一些事情交给系统来完成,省下来的精力才能自在不匆忙。这就好比,你今天要去一个地方,你是选择走路还是坐车呢?走路是你走一步才能前进一步,因为太辛苦又看不见成果,很容易因为各种原因停下来,每次都只走几步,那就不会到达。但走路可以获得更多的自我成就感,远景和方向感就差了很多。而坐车呢,没有那么辛苦,你只是把自己放入一个确定的规律之中,不需要特别努力,你也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正在靠近目的地。虽然不是完全靠自己到达的,但你很确定这件事大概率不会出大问题。收获思维真正考验的是一个大局观,不是当下立刻收获什么,而是从长远来看你会有一种按部就班的笃定感。这种笃定,换来最珍贵最难得的东西,就是内心的平静和安稳。比如,我的一些中长程来访,都会习惯记录自己的梦,然后还会自己分析。梦也是一个规律,他们把自己放入这个规律之中,当下的问题都可以跟梦联系起来,对成长就会有持续推进的作用。越来越能从自己这里找到确定感,就越不会慌乱。我们一生中要面对和解决的80%的问题,其实都是在不断重复,所有重复的事情都可以用收获思维去应对,这样又可以省下来一半的精力。哪怕每天做一点,或者每周前进一点,保持节奏,一年下来也是不小的收获。找到你的节奏之后,你才能不慌不忙地享受你生活的空间,就像农民有了自己的节奏,不干农活的时候才能悠闲自在。找到你的节奏,再用最不费力的方式去遵循这个节奏。如果节奏被打乱了,那重新回到节奏中来就好。这是不费力的活法,这样我们人生的可控感会大幅提高,自信也会随之提升。再回到我们的主题上来:女性如何重建自信的人生?重点就在于这四个思维:独立思维、优势思维、局限思维、节奏思维。这也是一个人如何活出自己,并找到自己的道路,并持续精进的人生过程。总的来看,前两个思维是分重点,后两个思维是做减法。不自信的女性首先最需要突破的就是完美思维,尽早看清什么对自己重要,再逐渐找到自己的节奏,去持续获得想要的结果。方向和方法对了,路便不再遥远!愿大家都能更多重视自己,笃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活出自己的自信人生!来源:九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