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台湾政坛又到了一道重要关卡,郑丽文以68%的高票遥遥领先,把提倡“两岸一家人”的张亚中甩得远远的。
台湾政坛又到了一道重要关卡,郑丽文以68%的高票遥遥领先,把提倡“两岸一家人”的张亚中甩得远远的。
这也引起了不少人的猜测,是不是国民党的新主席已经基本确定了呢?
国民党选情
朱立伦担任台湾地区国民党主席的任期快到头了,党里也马上要推出新一任的领头羊了。
按照安排,候选人得在2025年9月15号到19号这几天去登记,而真正的投票时间要等到10月18号才开始。
想要竞争这个职位的话,门槛确实挺高的,首先得交20万新台币的报名费。
正式拿到候选人资格以后,还得再缴交300万的选举工作费和1000万保证金。
这么高的门槛,很多人一开始就打了退缩的主意。
原以为门槛那么高能挑出真正有实力的对手,没想到事实却不如预料,党里的大佬大多都在观望着。
大家都在关注的台中市长卢秀燕,早就表态不打算参选了,打算全心投入下一次岛内的选举准备。
朱立伦和党里的大老板们还在拼命做最后的努力,想劝她换个主意,可到现在为止,似乎希望不大啦。
虽然那些大人物们没啥动作,但还是有人出来表态要加入选战,只是能真正拼得过的人不多见。
据说现在宣布参选的有八个人,不过岛内的媒体人普遍认为,最后能坚持到最后角逐的,大概就十个左右。
他们分别是孙文学校的总校长张亚中、立法委员郑丽文、罗智强,以及前台北市长郝龙斌。
正当大家还在猜测谁会赢的时候,一份网络民意调查的结果把所有人都震住了。
这次由岛内媒体搞的投票,搞得挺火,参与的人数超过了4.6万。
罗智强拿到了19%的支持率,郝龙斌只有7%,张亚中就排在最后,只有6%。
郑丽文拿到68%的支持,遥遥领先,超过其他三位候选人支持率的总和还多一倍多。
不过,网络投票也不能百分之百反映党员们的真实心声。
网络投票的参与者大多是年轻一些的群体,还挺多元化的,但是真正拥有投票资格的党员结构可能完全不一样。
郑丽文参政轨迹
郑丽文能在民调里拔得头筹,可不是一夕之间的事,她的政治道路可说遇过不少波折。
她在1969年出生在台北,大学是念台湾大学法律系,之后又到美国费城坦普大学攻读法学硕士,拿到了学位。
挺有趣的事是,她一开始可是从民进党起步的。
1996年,郑丽文凭借民进党的身份成功当选“国大代表”,算是正式迈入了政坛。
那几年来,在民进党的日子里,她口才了得,说话也挺犀利,很快就在党内打出了名气。
1999年,她还担任民进党“国大”党团的副总召,感觉前途一片光明。
谁知道好日子没维持多久,到了2002年10月,她在一档政论节目里说的话惹恼了民进党的高层,结果就被开除了党籍。
不过,这个看起来挺挫的转折,反倒给她打开了政治生涯的新大门。
挡不住的事情啊,郑丽文在2005年1月,经连战和林丰正的引荐,正式加入了国民党,走出了民进党的阵营。
就在2005年2月1日,郑丽文正式担任了文化传播委员会副主委,同时也是发言人。
一到了国民党,郑丽文立马就找到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她搞了不少新招,结果让台湾地区的人对国民党的印象也变了不少。
在2005年纪念二二八的时候,她用自己的方式澄清了民进党那些扭曲事实的说法。
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她还穿着超短裙,模仿电影里的样子,给连战跳舞。这种胆子挺大的动作,也让国民党看起来没有那么死板了。
在国民党里面,郑丽文不仅在宣传方面表现得挺出彩,到了立法机构里也是以那种硬气的风格挺有名。
每次质询民进党的高官,她都不留情面。有一次,甚至把苏贞昌逼得当场爆了一句粗话。
这种勇于直面对抗的风格,让她赢得了“蓝营女战将”的称号。
这次参选,郑丽文许下了三项承诺:一是帮助国民党赢得2028年的选战,再次掌权;二是在立法院拿下过半席次;三是让支持度超过民进党。
这些具体的目标,正正戳中了国民党支持者的心坎。
可是,并不是每个参选人都能像郑丽文一样,准确把握支持者的心思,其他几位候选人的情况就各不相同啦。
三参选者状况及党选择
相较于郑丽文,张亚中的处境就显得有点难堪啦。
作为孙文学校的校长,张亚中算得上是个典型的学者型政治人物啦。
他一直专注于两岸关系的研究,坚守一个中国的原则,明确指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绝对不会允许任何人拆散中国。
民进党多年来一直倡导“抗中保台”,把所有支持两岸统一的声音都说成是“亲中”。
在这样的氛围中,张亚中的坚持更像是在逆水行舟。
除了想法上的难题,张亚中的个人特色也变成了麻烦。
他那学者气十足的风格,搞得他太过理性和严肃,缺了点政治人物应有的那份机灵和应变能力。
更让人头疼的是,他讲话太坦率,不光批评民进党,连国民党的高官也不手软。
他之前就怀疑朱立伦是美国的走线员,说他只强调和平,偏偏又故意回避统一这事儿。
这种直截了当的批评,在讲究人情世故的政坛上,迟早会得罪不少人。
跟张亚中那种学者气质不太一样,郝龙斌更像是国民党那一派的传统代表。
作为曾经的台北市长,他在行政方面累积了不少经验,人脉关系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有39位退役将领联名站台,盛赞他是“中华民族的守护者”。
不过,说到他那种中庸的做事风格,在现在的政治局势里,好像有点跟不上潮流了。
这次网上的民意调查显示支持率只有7%,也就说明他跟基层的关系挺疏远的。
另外一位候选人罗智强走的可完全是另外一条路子。
他拿手的就是媒体操作,常常在各种平台上发言,曝光率那可是挺高的。
19%的支持率说明他还算有人气,支持他的民众也不少,不过跟郑丽文比起来,还差得老远。
即使几个人的风格都不一样,这场选举其实体现出来的,不只是谁能当上主席那么简单,更关乎国民党未来走什么路的问题。
党选局势与未来影响
以前,马英九和朱立伦当政的时候,国民党基本上走的都是温和中庸的道路。
他们想着靠理性沟通去解决难题,想保持政党形象得体、正面。
可是在遇到民进党的强势围攻时,这招就显得没啥底气,软弱得很。
特别是在这段时间里,民进党对在野党的打压又一次升级,明显比以前更严厉了。
从柯文哲被羁押再到那场“大罢免”风波,蓝营支持者们的怒火,已经快到爆点了。
他们不再满足于只搞点温和的抗议,而是渴望有个能够正面应对的领头羊。
郑丽文之所以能在网络民调里脱颖而出,正是因为她和支持者的这种心愿不谋而合。
她那“女战将”般的形象,加上在立法机关里强硬的作为,让粉丝们看到了盼头。
他们觉得只有这样的领头人物,才能带领国民党摆脱眼前的难关。
不过呀,事情总有两面,说的就是这样。
国民党走上对抗的路子,确实能让一些支持者心安,但同时也可能会让中间选民觉得不太靠谱,掉了腿。
更关键的是,在两岸关系这个关键问题上,怎么在坚守底线和顺应实际之间找到那个平衡点,可真算得上一个大难题。
这次选举可不只是国民党自己家的事,全球的目光也都紧盯着呢。
美国方面会密切留意国民党路线的转变,评估这对地区局势可能带来的影响。
邻近国家都挺关注台海的和平稳定。大陆那边虽然不会直接插手,但对于国民党的政策走向,肯定也是有一些期待的。
眼看10月18日投票日快到了,候选人们都在趁着这个时候奋力争取,可到底选出谁,还得看党员们怎么琢磨。
实际上,这次投票的意义可不仅仅是选个新主席那么简单。
这事儿对国民党、台湾地区的政局,甚至两岸关系,都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
不管最终谁胜出,新任主席面前都不是好走的路,还有一堆棘手的问题得去应对。
想要把党内各种派系团结得紧紧的,怎么赢得选民的信赖,以及在这复杂的政治格局中找到立足和发展的空间,这些可都是新一届主席得考虑清楚的问题。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需求其实挺直白的,就是盼望有个能够带来变化的领头人。
无论是坚持强硬立场的,还是偏向温和的人,关键还是要能让台湾地区实现和平稳定和不断发展。
结语
来源:小熊娱乐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