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48年5月14日下午4点,特拉维夫现代艺术博物馆,戴维·本·古里安用木槌敲响桌子,随后宣读了《以色列建国宣言》:“在这片以色列的土地上诞生了犹太民族,在这片土地上,塑造出了他们的精神、宗教和民族特性...”。
1948年5月14日下午4点,特拉维夫现代艺术博物馆,戴维·本·古里安用木槌敲响桌子,随后宣读了《以色列建国宣言》:“在这片以色列的土地上诞生了犹太民族,在这片土地上,塑造出了他们的精神、宗教和民族特性...”。
在场人群欢呼雀跃,但本·古里安内心却异常冷静。他在日记中写道:“正如在11月29日,我在快乐的人群中哀恸”,因为他知道——“我们面临着战争。在战争中,我们将失去最优秀的青年”。
1886年,本·古里安出生在波兰普朗斯克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原名戴维·格鲁恩。他的父亲阿维多·格鲁恩是犹太复国主义组织“锡安热爱者”的成员,家中充满了犹太复国主义氛围。
本·古里安自幼体弱多病,脑袋大得不合比例,性格孤僻。一位相术家曾摸着他的头向他父亲保证:“你的儿子将成为一名伟人”。
14岁时,本·古里安就与朋友们组建了“埃兹拉协会”,推广希伯来语。不到半年,他们成功召集了150名儿童,这些孩子大多能笨拙地用希伯来语交流。
1903年,犹太复国主义代表大会提出“乌干达计划”,准备在非洲建立犹太国。本·古里安对此大为愤怒,他认为:“定居以色列才是真正的犹太复国主义,其它的一切想法都是自欺欺人!”
1906年夏,20岁的本·古里安和一批先驱者从波兰乘船前往巴勒斯坦。当看到巴勒斯坦海岸时,他记述道:“穿过晨曦,我们的船逐渐靠近雅法海岸...清风拂面,鸟鸣婉转...我默然伫立,凝视雅法,内心狂跳不已。我们终于到了”。
当时的巴勒斯坦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下一个荒凉的行省,生存环境极为恶劣。本·古里安在给父亲的信中描述了工作的艰辛:“顶着炎炎烈日翻耕红色的泥土,汗如雨下,双手磨起了糨子,肋骨就像是散了架”。
当父亲寄来10个卢布时,他立即将汇票寄回,并附言:“钱对我绝对没有用”。这段早期经历奠定了他务实苦干的作风。
1910年,本·古里安被调到耶路撒冷,担任锡安工人党刊物《团结》杂志的编辑。在这期间,他鼓起勇气在自己的文章上署上新起的希伯来语名字——本·古里安,这个名字很可能得自反抗罗马统治的犹太起义军首领尤瑟夫·本·古里安。
1921年夏,他当选为犹太工人总工会的书记,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14年。他对知识如饥似渴,到1922年,他的藏书已达775册,包括希伯来文、英文、德文、阿拉伯文等多种语言。
1935年,本·古里安当选为犹太复国主义执委会主席和犹太代办处执委会主席,成为世界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两巨头之一,与哈伊姆·魏兹曼共同支配了犹太复国主义运动。
二战结束后,本·古里安敏锐地抓住历史机遇,强硬推动犹太建国运动。面对英国结束委任统治后的权力真空,他组织建立了全国行政委员会,为以色列国家机器的迅速建立做好准备。
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世界各地犹太人都在狂欢,但本·古里安却格外冷静。他派果尔达·梅厄去美国筹款,同时通过秘密渠道从捷克斯洛伐克购买军火,为预计中的战争做准备。
1948年5月14日,他不顾美国的反对,强硬地在内部通过了建国决议,并于当日下午宣告以色列国成立,担任临时政府总理。
正如本·古里安所料,在以色列建国第二天凌晨,阿拉伯国家联盟出动了4万多军队向以色列发起进攻。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
战争初期,阿拉伯联军占据主动,以色列军队节节败退。本·古里安充分利用停火时间整军备战,从世界各地采购武器装备。
战争再次爆发后,以色列军队实现反攻,一口气夺取约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本·古里安的军事战略是占领尽可能多的土地,造成既成事实。
在他的领导下,以色列打赢了立国之战,占领了巴勒斯坦总面积的80%,但同时也导致96万巴勒斯坦人被赶出家园,沦为难民。
本·古里安是一个矛盾结合体。一方面他热情友好,另一方面又尖刻激烈、好战和爱走极端。他曾在1930年因英国发布限制犹太移民的白皮书而怒吼:“颤抖吧,大英帝国!”
他有着惊人的工作热情,但同时也身体状况不佳。44岁时,一位巴黎医生诊断他的神经系统“不堪重负”、“濒临崩溃”,将此归因于紧张和劳累。
本·古里安曾表示:“如果我可以利用恶魔之力,我们也会用的”。这反映了他为达到目的不惜一切的实用主义哲学。
本·古里安于1973年去世,以色列看作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他领导创建的以色列国如今已是中东地区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经济繁荣、科技先进。但这片土地上也持续着数十年的兵荒马乱。
本·古里安曾断言:“攻击我们是帮我们的忙,好让我们取得无法用其他手段取得的重大成就。”这种将挑战视为机遇的现实主义态度,正是他一生政治生涯的写照。
来源:史语兴澜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