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达姆最后10年过得如何?03年美军打进伊拉克,清理其财产很撼动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9 17:53 1

摘要:那天,美军在提克里特城郊一处被炸塌的仓库里,发现了一张金光闪闪的床。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文章结尾

那天,美军在提克里特城郊一处被炸塌的仓库里,发现了一张金光闪闪的床。

床头嵌着萨达姆的姓名首字母,床尾是一对手工雕刻的金狮子,整张床重达半吨。

士兵们围着这张床拍照,新闻照片传回美国,立刻成了头版。

可这事儿的背后,并不只是一个独裁者的奢靡生活那么简单。

2003年,美军进入伊拉克,推翻了萨达姆政权。

可倒推十年,那时候的萨达姆,其实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垂死挣扎”。

恰恰相反,他活得挺体面,甚至比海湾战争前还风光。

这就奇怪了。1991年伊拉克刚在海湾战争里吃了个大亏,军队被打散,经济被封锁,国内也乱成一锅粥。

按常理说,这样的国家撑不了多久。

可伊拉克硬是靠着“石油换粮食”计划,又活了十年。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那会儿,战争刚结束。

南方什叶派、北方库尔德人纷纷起义。

街头巷尾,到处都是废墟、难民和士兵的尸体。

美军没进巴格达,留给萨达姆一个机会。

他很快调动共和国卫队,镇压骚乱,同时拉拢地方部族和宗教领袖,说白了就是给权、给钱、给地位,让他们别添乱。

他干得很快,很利索。

后来伊拉克军方的一位副官回忆说:“我们那时候几乎每天都在换将,今天这个省长是库尔德人,明天那个副部长是什叶派。

萨达姆只看一件事——你能不能保住地盘。”

可外部压力一点没少。

1991年之后,联合国划了两个禁飞区,北纬36度以上,南纬32度以下,伊拉克空军连起飞的权利都没了。

那会儿的军官调侃说:“我们是守机场的,不是飞行员。

再加上彻底的经济封锁,伊拉克的石油卖不出去,进口也被限制。

别说汽车、电视,就连婴儿奶粉和感冒药都成了奢侈品。1994年,一个普通白领一个月工资,买不了一瓶合格的儿童药。

但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萨达姆的政权没垮,反而继续强化。

他的办法并不复杂——内部搞团结,外部搞交易。

独裁不能靠一个人撑着。”这是后来一位流亡伊拉克政府官员说的。

他解释,萨达姆把整个国家资源集中在军队高层、党政干部和家族成员手里,谁要是忠诚,就让他过好日子。

于是,那些年伊拉克高层的生活,成了普通人无法想象的世界。

上千平米的庄园、私人动物园、法国红酒、古巴雪茄、瑞士手表,还有几十辆豪车——这些不是传说,是后来美军清点出来的实物。

萨达姆自己并不固定住哪儿。

他每周换一座宫殿,没人知道他下一站是北边的摩苏尔,还是南边的巴士拉。

他不信别人,只信亲信和家人。

每个宫殿都有一支来自老家的保安队,吃住都统一配备,连水都是从山区专门运来的。

这不光是防刺杀,更是一种统治技巧。

能服侍萨达姆,就是一种荣誉。

部下拿这当面子,家族也因此地位上升。

这套机制,维系了整个萨达姆统治团队的运转。

可伊拉克老百姓呢?

那会儿,巴格达街头经常能看到孩子在垃圾堆里翻找吃的。

医院里缺药,医生只能靠经验判断病情。1995年,伊拉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比1990年翻了八倍。

联合国人道主义官员公开警告:再不想办法,这个国家要崩溃。

于是,“石油换粮食”计划启动了。

表面上,这是联合国批准的临时政策,允许伊拉克卖一部分石油,用这些收入采购粮食和药品。

但操作起来,问题就多了。

伊拉克卖油的对象,都是熟人。

西方公司、联合国官员、甚至某些国家的外交人员,都成了买家。

后来联合国内部调查发现,这套系统里掺了水。

有的粮食公司故意虚报价格,有的能源公司直接用现金交易。

连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儿子,都牵扯在里头。

这笔钱,很多流进了萨达姆的账户。

据统计,仅在1996到2003年,“石油换粮食”计划运作期间,伊拉克共出口石油640亿美元,实际用于食品和药品的不到一半。

剩下的那部分,多数成了政权维稳的“活动资金”。

有意思的是,萨达姆还用这笔钱重建军队。2000年夏天,伊拉克在巴格达举行了一次大型阅兵,场面极其震撼。

坦克、导弹、共和国卫队整齐列队,许多阿拉伯国家代表都到场观礼。

这时候的伊拉克,看起来又回来了。

可底子早就变了。

军队里腐败严重,士兵没训练,武器靠拼凑。

美军2003年进攻时,用现金买通了不少伊拉克军官。

巴格达一名旅长后来被俘时说:“我们一开始就知道守不住。

战争开始不到一个月,政权垮了。

萨达姆逃进乡村,靠几个老部下支持,藏在地窖里。

最后被美军发现时,胡子拉碴、衣衫褴褛,和黄金马桶的照片形成巨大反差。

可就算到了那一步,他还是没认输。

被捕后接受审讯,他第一句话是:“我是伊拉克总统,你们无权审我。

这是2003年12月13日的事。

从那以后,再也没人叫他“总统”。

参考资料:

钱雪梅、何良,《海湾战争后伊拉克的困境》,《西亚非洲》杂志,2004年第5期

刘月琴,《海湾战争后的伊拉克政局》,《国际问题研究》2004年第3期

Charles Tripp, A History of Iraq,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United Nations, The Oil-for-Food Programme: A Chronology of Key Events, UN Archives, 2005

Toby Dodge, Iraq‘s Future: The Aftermath of Regime Change, Routledge, 2005

来源:三分淡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