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辛酸 秀丽博雅——启功先生自撰《墓志铭》及其书法欣赏(图)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9 17:12 3

摘要:启功先生的自撰《墓志铭》是他66岁那年(1978年)写下的。这篇铭文不仅内容上充满了自嘲与超脱的智慧,其书法本身也被许多人视为先生艺术生涯中的“巅峰之作”。

启功先生的自撰《墓志铭》是他66岁那年(1978年)写下的。这篇铭文不仅内容上充满了自嘲与超脱的智慧,其书法本身也被许多人视为先生艺术生涯中的“巅峰之作”。

启功先生用“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这样幽默又略带辛酸的文字,总结了自己的人生。

启功先生这份手稿的书法,也极具魅力:

线条瘦劲,力透纸背,作品中的线条纤细却异常刚劲,每一笔都充满了弹性和韧性,可谓“字字瘦劲,笔笔干练”。这种“瘦硬”的书风,是“启功体”的典型特征之一。

布局舒朗,别具一格:与此前一些作品相比,这篇墓志铭的行距更为宽敞,整体布局开阔舒朗,给人以从容淡定之感。

字形多变,富有节奏:打破了“启功体”通常以瘦长形态为主的印象,字形或高或低,或方或扁,呈现出多样化的造型,赋予了作品一种跌宕起伏的节奏感。

书卷之气,文人风骨:通篇笔墨秀丽、博雅,透着浓浓的书卷气,是文人书法的典范,展现了启功先生深厚的学养和超凡脱俗的气质。

启功先生写下这篇《墓志铭》时(1978年),他的妻子、母亲和恩师已经先后离他而去。先生在悲痛之余以这种诙谐、精炼的方式总结人生,透露出一种超脱、从容与淡定,以及对生死、名利的豁达洞悉。先生一生谦和,淡泊名利。他虽为雍正皇帝第九代孙,却从不以“爱新觉罗”为姓自矜。这篇《墓志铭》中“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的自嘲,正是他谦虚自抑、低调为人的品格写照。

2005年6月30日,启功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翌年,其骨灰与夫人章宝琛合葬于北京香山万安公墓。先生墓地简朴,墓碑为一方浓黑光洁的大理石砚状造型,上镌先生签名及生卒年月,并刻有“夫人章宝琛”字样。其墓碑基座为舒展的莲瓣,体现先生与佛教的渊源及悲悯博爱的情怀。这份《自撰墓志铭》也篆刻于墓前,成为其人生境界与书法艺术的永恒见证。

启功先生的《自撰墓志铭》是其人生态度、学问修养与书法技艺的集中体现,既风趣豁达,又深邃感人,令人回味无穷。

幽默辛酸 秀丽博雅——启功先生自撰《墓志铭》及其书法欣赏:

来源:四月漫游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