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富同兴:准格尔旗92万亩小山杏为1.7万农户建起“绿色银行”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13 18:49 1

摘要:北疆新闻鄂尔多斯4月13日消息4月13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准格尔旗万亩杏林博览园迎来一年中的高光时刻,92万亩山杏迎春绽放,游客漫步其间,用镜头记录着这灿烂春景。

北疆新闻鄂尔多斯4月13日消息 4月13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准格尔旗万亩杏林博览园迎来一年中的高光时刻,92万亩山杏迎春绽放,游客漫步其间,用镜头记录着这灿烂春景。

游人在杏林中拍照打卡

当天,在沙圪堵镇福路村的杏林基地,一棵棵碗口粗的杏树,见证着当地生态经济的蝶变。“以前山杏熟透落地都没人捡,现在企业包技术包收购,15亩杏林年收入8万多元。”村民张老汉轻抚杏树感慨。

这一切,都得益于立足当地的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内蒙古高原杏仁露有限公司的全产业链帮扶。这家企业通过免费提供种苗、技术指导、保价收购等方式,将山杏示范基地打造成企业的“第一车间”,让农户变身“产业工人”。

从濒临倒闭的国营果品厂到国家级林业龙头企业,从无人问津的野生山杏到走向国际的有机饮品,四十年间,一场由小山杏带来的绿色革命正重塑着准格尔旗的生态经济。

栽植果树

2003年,退休干部刘战先顶着各种压力,接过了负债累累的国营果品厂。望着沟壑纵横的荒山,这位老党员立下“绿山头、富百姓”的军令状。次年,企业改制更名后,创造性推出“公司+基地+农户+经纪人”模式,公司免费提供百万株杏苗,手把手传授种植技术,保底价敞开收购果实。

二十载春秋流转,昔日光秃山梁已变身195万亩林果基地,其中92万亩杏林不仅将森林覆盖率从18%提升至35%,更成为1.7万农户的“绿色银行”。

演员在花间起舞

数据显示,企业通过订单农业,带动农户年均增收超3000元,百万亩山杏基地建成后,深加工产业链创造2万余个就业岗位。每年8月,满载杏核的运输车在厂区排成长龙,农户现场即可兑付现金,最高每公斤12元的杏干收购价,让曾经的“野果子”变身“金果果”。

依托原产地资源优势,企业联姻中国农大等科研机构,攻克山杏仁鲜榨温控、超声波快速脱苦技术难关,建成5万吨智能化生产线。从全国首款有机杏仁露认证,到杏皮茶、杏仁咖啡等20余款创新产品,企业手握24项国家专利,低温萃取技术更将产品附加值提升300%。

今天,这家已创建40年的企业,投资近亿元的现代产业园内,每小时6吨杏果生产线轰鸣不息。从上海世博园到“一带一路”展销会,从杏花节30万客流到亿元级旅游收入,这颗北疆山杏激起的产业涟漪已扩散至三产融合全域。望着漫山遍野的粉白花海,刘战先难掩激动,“我们将继续深耕林果经济,让每座荒山都变成富民金山。”

如今,准格尔旗的春日盛景已超越季节限定,“春赏杏花、夏研生态、秋采硕果、冬观雪林”的四季产业链,正书写着“绿富同兴”的发展模式。监测数据显示,万亩杏林项目区水土流失减少40%,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等衍生业态方兴未艾。

来源:新华融媒大三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