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9年4月9日,也就是差不多正好5年前,雷军在小米9周年活动中表示,小米在过去的这些年里推动了国产手机的进步和发展,“最大的变化就是消灭了山寨手机”。
2019年4月9日,也就是差不多正好5年前,雷军在小米9周年活动中表示,小米在过去的这些年里推动了国产手机的进步和发展,“最大的变化就是消灭了山寨手机”。
平心而论,在雷军说出这句话的那个时间节点,或许我们的确已经不能在电脑城、手机市场里,看到那种有着“跑马灯”、“大喇叭”、运行非智能操作系统的“山寨功能机”了。
但或许就连雷军都没想到的是,就在他说出这番话的几年后,各种山寨智能手机、山寨平板电脑依然在线上市场大行其道。它们不只是活跃在各种“老铁”的带货直播里,甚至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一些通常被认为“正规”的电商平台。
为什么会这样呢?过去我们一直认为,问题可能是出于“正规机”还是不够便宜,或者是有一部分用户为了面子的需求而“知山寨买山寨”。但就在近日,我们在与一些朋友就“山寨机”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讨论和探究后,对这件事有了更多的一些认知。
正规品牌、“三摄”,还带背屏,这样的山寨机真能迷倒一批人
首先,虽然我们总说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极大地促进了配置的“透明化”。让手机厂商再也不能像以往的诺基亚那样,一款SoC用上两三年、“科技以换壳为本”了。但配置透明度的提升,并不意味着人人都能像我们(这种发烧友或专业人士)那样,将不同品牌、不同芯片型号的参数和特征熟记于心。
且不说部分年龄比较大的用户,就算是在许多玩家当中,对于芯片参数“似是而非”的人显然都绝对占据了大多数。
来自某头部电商平台的截图
比如,我们就曾遇到过有朋友来咨询一款“骁龙888十二核平板”在某头部电商平台售卖,由于总觉得哪里不对,所以就来“鉴定”一下。当然,发烧友们肯定都知道,骁龙888是一款8(CPU)核心的SoC。
或许只有关注山寨机的朋友才会明白,所谓的“骁龙888十核”、“骁龙888十二核”这种明显错误的产品信息,实际上就构成了一种对用户的的筛选。这样的表述可以确保那些懂技术、有精力折腾的用户主动远离,而真正会产生好奇、甚至会来购买的,自然便是更好忽悠的“冤种”。
在我们的记忆中,即便是在山寨机横行的年代,它们多半也都是混迹于线下市场,或是通过线上的独立站进行销售。前者因为各主流品牌都会有正规的销售网络,所以很快便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后者则是因为往往“假得过分”,再加上本身所能触及的消费者本就非常有限,所以“危害程度”也大不到哪里去。
截图来自某头部电商平台
但现在的情况m却已经截然不同。正如前面已经讲到的那样,如今的“山寨机”一方面不再呈现为过去那种单纯仿冒的产品形态,它们在某种程度来说也算是有自己的“原创造型”。有些产品甚至通过贴牌授权的形式,“摇身一变”用上了某些其实早已不再自己研发、生产手机的“前正规品牌”商标。
另一方面,通过似是而非、夸大其词的配置和功能描述,这些山寨机对于“想要买好产品、但并不了解技术”的用户,就产生了极大的迷惑性。特别是当它们大批量出现在“正规”电商平台上时,危害性更是不言而喻。
这是什么概念呢?举个例子,曾经一位朋友曾问了我们一个特别有意思的问题,“那些山寨手机、山寨平板明明那么假,一买到手就会发现与宣传完全对不上。既然如此,为什么产品评价里还会有那么多好评,是这些人发现被坑之后,破罐子破摔想要拉更多人下水嘛?”
面对这个问题我们也一时语塞,不得不向其解释道,这些“好得出奇”的评价本身很可能也是山寨机宣传策略的一部分。但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意识到Ta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正规电商平台”所带来的潜在信用背书,显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可能还有些朋友会认为,在如今的消费电子市场里,“正规大牌”的入门级产品其实价格往往也可以做到百元级,甚至很多时候会比现在的“山寨机”价格更低、配置更高。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还会有人去买山寨机呢?
不得不说这其实是个更有趣的话题,因为这就意味着,山寨机的“优势”其实并不一定就在于价格便宜。那么它们又是如何得到部分用户“青睐”的呢?
正规品牌的配置和价格“太透明”,所以有消费者觉得山寨机反而能“捡漏”
在与一些消费者进行沟通之后,我们得到了一个闻所未闻的结论,那就是他们之所以会选择“山寨机”,或许是源自一种“赌徒心理”。
简单来说,对于正规品牌而言,不同价位、不同定位的产品之间往往是非常“泾渭分明”的。正式因为它们的配置很透明,所以也就意味着对于一部分预算不足的消费者而言,反而会造成一种“预算不多的情况下,买知名品牌就注定只能买到比较差的产品,所以不如去买小众产品搏一搏”的思维。
老实说,这样的想法我们并非完全不能理解。但问题就在于,当这些消费者指望他们以为的“小众品牌”能比一线大牌更“良心”的时候,往往就反而掉进了山寨机的陷阱。
山寨平板“中间商”出示的各种不同外观设计,有没有感到眼熟的?
就拿前文中提到的山寨平板为例,这款“原价一千多、折后不到700元“的山寨平板,当我们联系到了源头的经销商时,对方表示只要批量订购,出货价格完全可以做到200多元一台。
换句话说,这款产品的实际利润率可能高达200%以上,就更不要说在这样的低成本下,厂商到底能做出怎样的产品体验了。所以尽管有一部分用户会以为Ta们可以在“小众品牌”这捡到便宜,但实际情况却往往是成为了冤大头而不自知。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来源:三易生活